中餐申遗急不得
2015-09-10袁亚楠
袁亚楠
要想成功申遗,中餐必须得换个思路,“要多讲美食背后人与人的故事”。
中餐又要申遗了?
在我们这个热爱并关注饮食的国度里,这绝对算得上备受关注的话题。上网搜搜新闻,会发现早就有媒体按照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程为此做了倒推:2015年3月15日,中国烹饪协会向文化部提交申报项目,6月份文化部报送联合国,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60名评委投票,当场就能出结果……
如果真是这样,现在这份申遗报告就应该“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委们的办公桌上了。
然而,这边各路媒体传得沸沸扬扬,那边中国烹饪协会就辟谣了,协会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还处在项目论证阶段,中餐今年申遗的消息并不真实。”
但“谣言”并非空穴来风。早在2011年,中餐就曾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发起过冲击,但最终败下阵来。
提到四年前的那次申遗尝试,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冯恩援回忆道:“当时准备报送资料的时间只有22天,我们对于申报规则也并不熟悉。”这家餐饮业的行业协会被文化部指定为中餐申遗的主体,一切申报经费自筹。
“按照教科文组织的申报要求,申请方需要报送一段8至15分钟的陈述短片,由于时间紧张,青岛电视台帮我们剪辑了一部资料片就提交了,连版权都没有,这并不符合教科文组织规定的文本规范,直接从程序上就被否了。”冯恩援回忆道。
评委们也表示内容“看不懂”。当时申报的项目是中国烹饪技法,题材过于庞大。“按教学文本来说,中国烹饪技艺分为35类和133种,单说炸就有七八种,中国人自己都不一定明白。”冯恩援说。
要想成功申遗,中餐必须得换个思路。
要文化,不要“厨艺争霸”
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访华期间,曾就中餐申遗向烹饪协会负责人“面授机宜”:要多讲美食背后人与人的故事。
可见,要想申请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怎样把饮食背后的社会习俗、人文风貌挖掘并呈现出来才是重点。
中餐和法餐被公认为世界饮食史上的两朵奇葩。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里,法餐2010年就成为第一个入选的饮食类项目。教科文组织对法餐的评价是“一种社会习俗,用于庆祝个人或团体生活中最重要的时刻”,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感受法式美食带来的快乐。在食物取材、美酒美食搭配、餐桌布置等方面,法餐都给人一种优雅精致的仪式感,这一切使法式餐饮上升为艺术。
随后,地中海饮食、土耳其传统美食、墨西哥传统饮食也先后入选非遗名录。让国人着急上火的是,2013年日本的和食、韓国的越冬泡菜也申遗成功。中国不是最讲究“吃”的国家吗?中国的饮食文化不是有几千年的积淀吗?中华饮食不是有八大菜系吗?
先不急埋怨,看看人家是怎么准备的吧。
以泡菜为例,其入选非遗名录绝非运气。韩国对泡菜背后的文化内涵做了充分的挖掘,“首先泡菜是韩国饮食中的重要元素,超越了社会阶层和地区的界限”,“腌制泡菜的过程也体现了邻里间分享、合作的精神,强化了社会关系纽带和民族的认同感”。总统朴槿惠还在2014年的韩国泡菜节“披挂上阵”,与家庭主妇们一道做起了泡菜……
在韩国,不仅有泡菜节,还有泡菜博物馆,展示泡菜的历史、制作方法、功效等。2013年,更是有3000多人聚集在首尔,在欢乐的氛围中共同腌制了100多吨泡菜,打破了最多人一起腌制泡菜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饮食无国界,这意味着同样一种美食,不同的国家都可以拿去申遗,就看谁的行动更快。中餐如果不赶快行动起来,就可能面临被“抢注”的风险。
由于中国饮食文化内容浩瀚,想要挑选出合适的项目也实属不易。“目前呼声较高的项目有以饺子为主的春节年夜饭、主打养生理念的豆腐以及受到普遍欢迎的拉面、炒饭。”冯恩援说。
按照规定,在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前,还需要通过文化部的专家评审,先进入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整个申报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饮食比文字更为本原”
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是中国饮食文化走出国门的绝好机会。当下,尽管中餐馆已经遍布全球,但却难以跻身高端餐饮行列,地位远远不及法餐、日餐等。
在英国,中餐是廉价午餐的代名词。法国的“美食圣经”《米其林美食指南》显示,在法国数以千计的中餐馆中,能入选高档餐厅的只有两家。海外的中餐馆往往与价格低廉、油腻不健康、环境嘈杂等负面形象联系在一起。
究其原因,多半是因为海外的中餐馆“势单力薄”,华人为谋求生计、养家糊口,但求卖一份赚一份的钱,能否让顾客闻到“灶台上中餐文化的香味”并不在关心的范围内。与法国、日本、韩国等将餐饮上升为国家海外战略相比,中国政府提供的扶持几乎为零。
然而,中餐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作家王蒙曾说过,中华文化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汉字和中餐。如果二者再选其一,那么饮食又比文字更为本原。《礼记》中就有“夫礼之初,始于饮食”的说法。
外国人倘若想了解中华文化,语言文字的艰涩也许会令他们觉得枯燥乏味,但中餐中蕴含的道理却可以通过味蕾有滋有味地传递出来。
意大利学者弗朗西斯科·西希曾撰文说,虽然音乐、影视、体育竞赛是许多国家试图营造的软实力的组成部分,但比起通向灵魂深处、直达人体肠胃的古老而又坚实的渠道—— 食物,所有这些都不值一提。相信在对中国美食心驰神往的老外心里,中国的形象也不会可怕、可憎到哪里去。
冯恩援告诉本刊记者他的一段经历:2013年,在联合国的一次饮食文化交流中,一位英国外交官找到他,想要打包一些中国美食。在这位外交官驻华期间,他的儿子在中国读小学。现在他们回英国已近十年,还一直想念地道的中国美食。
责编:刘梦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