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的核心内涵与社会价值

2015-09-10王军

中国报道 2015年7期
关键词:万众经济社会双创

王军

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国家战略,可谓任重道远。

“大众创业”这一概念的提出,极大地拓展了创新的内涵。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科学技术层面的狭义创新,而是包含了理论观念、体制机制、发展方式、科学技术和社会管理等多方面、多层次的战略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广义创新。同时,大众创业摒弃了单纯以企业为主体的狭义创新,把全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看成是活跃的创新主体,既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更着力激发包括企业、个人、社会组织和各类民间团体的创新、创业和创意热情,致力于培育整个国家的创新精神、全面提升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的创新实践。

国务院6月16日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必将进一步点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然而,阻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前行的难点不容忽视:全社会特别是政府对创新领域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科技创新质量和效率不高;科技创新能力难以满足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迫切要求,难以支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国家鼓励创业、创新的管理体制尚待完善;科技教育与科研管理体制與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转化困难,产学研脱离严重;创业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缺失,高新技术领域科技人才奇缺,创新动力不足等。

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国家战略,可谓任重道远。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科研领域和各层次教育的投入,保证必要的比例用于基础研究和公益性研究;加大科技教育与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力度,破除科研、教育领域的行政化痼疾和各种影响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等。另一方面,要真正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需要解决科研与经济“两张皮”问题,政府不直接参与竞争性技术创新活动领域,而主要为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和环境,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在整合创新资源基础上改善创新管理体系并大力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面对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的重大挑战和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处于孕育期的重大机遇,我们只有选择科技创新的道路义无反顾地前进,才能解决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等问题。因此,未来“十三五”时期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我们都要把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作为全部工作的“牛鼻子”,把创新范畴真正拓展到理论观念、体制机制、发展方式、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管理创新等各个方面;把创新的层次深入到创新主体激励、创新环境培育、创新人力开发、创新环境营造、创新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真正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推动。

简而言之,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动力和持久动能,就蕴含在大众创业的巨大潜力和万众创新的无尽激情之中。没有这一切,无论是两个“翻一番”,还是“中国梦”的实现,都将是“空中楼阁”。

责编:张利娟

猜你喜欢

万众经济社会双创
万众期待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万众抗疫颂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万众归心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2013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思考
推进实现“两个率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