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啃的骨头:公考哲理题如何破解
2015-09-10曾日新
曾日新
哲理类题目历年来都是公考面试的重要考点之一,也让很多考生束手无策。但事实上哲理题也是最好准备、最容易答好的题目。想要突破哲理类题目,需要方法与勤勉的结合,缺一不可。
理解题目是第一步
面对哲理类题目,很多考生首先会觉得,题干字面意思清楚,就是蕴含的哲理,难读懂。理解题目是面试作答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
在众多的公务员面试中,有的是听题,有的是自主看题,各种形式很多。如果是听题,就会出现考生在考官读题过程中,由于思想不集中、过度紧张等,在考官念完题目之后跟考官说自己没有听清,请求再念一遍。这种情况虽是允许的,但却给考官留下一些负面印象,那就是连话都听不清楚的人,是很难处理好身边事情的,更别谈处理好公务了。
如果是看题,考生大多由于过于紧张,在答题过程中还时不时地看题目,给考官留下不认真稳重的印象。因此,一定要聚精会神,耐心、细心,在听题或者看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理解题目,把握好题目隐含的各种信息才能够给出让人满意的回答。
哲理类的题目有名言名句、哲理故事、原理效应三部分。大家在理解题目的时候,要认真去听,认真总结这个题目给你的启示,即听完或者看完这个题目后的感悟。
例:有个小男孩,有一天妈妈带着他到杂货店去买东西,老板看到这个可爱的小孩,就打开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拿一把糖果。但是这个男孩却没有任何动作。几次邀请之后,老板亲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进他的口袋中。回到家中,母亲好奇地问小男孩,为什么没有自己去抓糖果而要老板抓呢?小男孩回答很妙:“因为我的手比较小呀!而老板的手比较大,所以他拿的一定比我拿的多很多!”
对于这道题目的理解,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启示。但更多的是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知道自己的有限,他也知道别人比自己强。凡事不只靠自己的力量,学会适时地依靠他人,是一种谦卑,更是一种聪明。
获得这个启示的来源在原文中有三点:第一点是“老板看到这个可爱的小孩”说明老板很喜爱这个小孩,糖果肯定会给小孩,而不是小孩不拿就不给;第二点,“我的手比较小”说明小孩很聪明,对自己了解得很清楚;第三点,“老板的手比较大,他拿的一定比我拿得多”,说明小男孩能够很快地了解他人的优势是自己不具备的。
那么,在听完这篇哲理故事后,我们就能够顺着故事的情节,找到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在答题的时候,就会找到核心,使自己的内容有主心骨。
“见招拆招”
有些考生面对哲理类题目,道理倒是能分析出来,就是想法很多,几个哲理泛泛而谈还是围绕一个哲理论述,难选择;好不容易分析出哲理,但是,肚子里没有素材,作答空洞甚至出现尴尬冷场,难答好。
针对上述难点,要“见招拆招”。首先,需要学。巧用因果分析方法归纳核心哲理。归纳哲理要点是哲理类题目的难点,也是重点,很多考生正是由于得出的哲理“怪”“偏”“难”导致接下来无法展开作答,所以掌握好这门基础性的技巧很重要。因果分析方法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如:泡菜在一起泡过后,再拿出来分别煮,味道保留了原味,就是“泡菜理论”,结合自己说说感想。
题干中之所以会产生“味道保留了原味”这个果,是因为“泡菜在一起”泡过这个因,然后分别展开联想,就可以得出环境造就人,人是环境的产物的哲理。
其次,需要思。哲理类题目主要考察考生是否能够将一些哲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若只是空谈理论,则偏离了题目设置的要求。公务员是国家公职人员,需要具备政府的视野和思维角度,对社会热点和公众事件的关注度是必不可少的。本题可将“环境造就人,人是环境的产物”的论点和社会热点中的教育问题联系起来看,这就正好能够彰显考生的社会关怀度了。
再次,需要论。哲理类的题目最忌讳蜻蜓点水式的泛泛而谈,有的考生则想法很多,将一个哲理题目归纳三四个论点,而公务员面试的时限性就决定了难以全部论证充分,这就难脱离泛泛而谈的窠臼了。解决方法便是抓住最核心的论点深入论证,宁精毋宽,做到核心论证有理有据。
常言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真正想要答好哲理类题目,既要讲究方法,又要注重积累。建议考生多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将“学”和“思”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在哲理类题目面前游刃有余,避免“无话可谈”的尴尬。
如何答出彩
在答面试哲理题时要拒绝老生常谈的事例,没有亮点可言,就无出彩之处。针对事例,我们不仅要记住以前的例子,更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事例库,在需要用时能够信手拈来,做“出彩答题人”。
例题:台塑老总说,如果你在冬天这种逆境中卖冰淇淋能成功,那就不怕夏天的竞争,谈谈你的看法。
提出观点:台塑老总的这句话强调的是逆境对于成功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冬天卖冰淇淋是处在逆境,销量没有夏天多,但如果在这种状况下,我们能降低成本,改善服务,能够在冬天生存下去,就不会害怕夏天的竞争。
论证观点:逆境使人才成长备受挫折,从而激励人的成长。“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著《春秋》”,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经历了上千次的失败才成功,贝多芬克服聋的逆境创造出了《命运交响曲》,这些都是克服逆境而成功的事例。
落实观点:所以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正确面对逆境,练就坚强的内心,寻找合适的方法,迎难而上,才能够成功,有一番作为。
以上的答题思路中规中矩,从提出观点、论证观点、落实观点三个角度来答,但是不够“出彩”,怎么答出彩呢?主要部分在论证观点部分。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著《春秋》”,爱迪生和贝多芬的例子都是以前上中学时学到的,老生常谈的老例子。在考官眼里,你说出第一个字,就会知道后面一段话是什么内容,怎么能给考官眼前一亮的感觉呢?
所以我们得换一些与时俱进的例子,比如近几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有很多例子就能用上。2013年的感动人物之一,先天性小儿麻痹症的周月华,左腿残疾。20多年来,她硬是靠着拐杖和丈夫的后背,“爬”遍了方圆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岭,为近5000村民带去医疗服务,她在逆境前没有懦弱,反而成就了自我,造福百姓。
再为大家举三个例子:当说到“母爱”时,我们儿时的例子是孟母三迁、岳母刺字,今天除了记住这些传统的例子,我们新时代的例子可以换成,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绝症母亲为孩子留学费,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
当说到“孝敬”时,我们儿时的记忆是“香九龄,能温席”,我们新时代的例子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陈斌强,他9岁时父亲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07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连续五年,风雨无阻带着妈妈上班。
当说到“敬业”时,我们儿时的例子是公交售票阿姨李素丽,新时代的例子是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和在生命最后一刻仍在工作的林俊德,他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考生要举一反三,多关注时事,用心去发掘一些比较好的事例,只有不断更新才能出奇制胜。
(作者为中公教育培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