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民族的创世史诗—《诗经》

2015-09-10李荣胜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大雅国风小雅

李荣胜

“附庸风雅”这个成语已经成了今人的常用口头语。在《现代汉语辞典》里,“附庸风雅”是这样解释的:“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的文化活动。”显然,这个成语具有强烈的嘲讽和贬意。但这样的解释仅仅告诉人们这个成语的意义,如果有人刨根问底,“附庸风雅”这4个字到底都指的是什么?那就不得不从中国最古老的一本诗集—《诗经》谈起。

《诗经》中收录的诗歌,大约是从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期)到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叶)的500年间留存下来的。

我们从《汉书》中发现,上古时代天子和各诸侯国都设有采诗官(这一设置延续了几千年之久),专门负责从乡间街邑乃至王公大臣处采集人们口口相传的诗歌,然后层层上送直至朝廷。目的何在呢?目的有三个:

一则经朝廷专门的乐师整理后,由周天子批准给各诸侯国,可以演唱供人娱乐,教化人心;

二则天子、诸侯通过这些诗歌的内容“观民风”、“知天下”,可以了解民情,巩固统治;

三则通过诗的收集、整理,尔后传唱四方,可以上下沟通,教化天下。

这似乎能让我们想象到:《诗》很像最古老的社会媒体,在发挥着某种作用。正是由于这三个目的或者叫三种需求,使流传于民间和王公贵族中的诗歌汇集起来。反过来,这种汇集又推动了语言文字的完善和诗歌的教化普及。

这样汇集起来的诗歌应该是大量的,可是我们今天见到的《诗经》为什么只保存了305篇诗歌呢?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传至孔子之时,尚有3000余篇诗歌。按照孔子认定的取舍标准,选取了305篇,并且逐一弹奏吟唱,以统一音律。孔子以这305篇诗歌来教授自己儿子和3000弟子。从此,这些上古诗歌便得以在民间传播开来。

孔子汇集的这305篇诗歌,在当时就叫《诗》,或称《诗三百》,并没有人叫《诗经》。真正获得经典地位,是经历了秦代焚书、汉代独尊儒术之后,才有了《诗经》这个名字,成为官学的必读书。

尽管《诗经》被奉为儒家经典,但是我们注意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庄子、晏子等诸子百家的著作中,都数量不同地引用了《诗经》的词句。这充分说明,作为中国文化源头之一的《诗经》,不仅深深影响了儒家思想的形成,而且也滋润了诸子百家的思想。这是《诗经》的又一伟大之处。

《诗经》一书按收入的305篇诗歌内容分类,分成了《风》、《雅》、《颂》三部分。

《风》:也称为《国风》,是《诗经》中诗歌的第一部分。“国风”的含意是什么呢?宋代理学家朱熹有一个很精辟的解释:所谓国,就是周天子封给各位诸侯的疆域;所谓风,就是民间传唱的诗歌。按今天的话说,《国风》就是各地的地方民歌。

《国风》共有160篇诗歌,占《诗经》总诗歌数的一半还多,可见删修《诗经》的孔子是十分重视民间诗歌的。

《国风》中的诗歌来自15个不同的地域,这些地域大多是诸侯国,因此也称“十五国风”,包括了西起甘肃东部,东到山东,北达河北,南至湖北的整个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因此,我们说黄河流域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成书于春秋末期的《诗经》就是例证之一。

《雅》:是《诗经》中诗歌的第二部分。“雅”是什么含意呢?雅是周天子地域的音乐,是正统乐声,其所配的诗,大都是讲国政兴衰的。用今天的话讲,就是严肃、正统的诗歌。

《雅》共有105篇诗歌,又分为《小雅》、《大雅》。《小雅》诗歌74篇,《大雅》诗歌31篇。诗歌中描述的政事有大事、小事,描述一般政事的诗歌为《小雅》,描述国家大事的为《大雅》。《小雅》为“燕飨之乐”,就是赏赐、宴会时使用的音乐;《大雅》为“会朝之乐”,就是会见贵宾、上朝议事时使用的音乐。一般地说,《小雅》诗歌演奏起来欢快愉悦,而《大雅》诗歌演奏起来肃穆庄重。

《颂》:是《诗经》中诗歌的第三部分。“颂”是什么含意呢?颂就是在祖宗庙堂祭祀时奏唱的诗歌。奏唱这些诗歌时,大都伴有音乐和舞蹈。《颂》共有40篇诗歌。

另外,《诗经》的每篇诗歌前面,都有几十个字解释诗歌的主题,被后人称为《小序》。在全书前,有一篇几百字的长序,对诗的性质、作用进行了论述,后人称之为《大序》。

讲到这里,我们可以回答本节开始提到的“附庸风雅”刨根问底的解释了。“附庸”原指春秋时期依附于诸侯大国的小国,有依傍、追随的意思;“风雅”则是指《诗经》中的《国风》、《大雅》、《小雅》等诗篇,也泛指诗文方面的事。所以“附庸风雅”可以具体地解释为:依靠能说上几句高雅的诗篇来抬高自己、表现自己。这样当然就具有很强的嘲讽和贬意了。

《诗经》涵盖了自周初至春秋五、六百年间的史实和社会各阶层的生活面貌、自然风貌,以及各阶层人士的喜怒哀乐,内容极为丰富。首先,《诗经》反映了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情态和悲喜人生。其次,《诗经》讽刺了昏暗不公的社会现状。同时,《诗经》记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

特别应该指出,《诗经》蕴涵了“大一统”思想。“溥(音:pǔ)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诗句,出自《诗经·小雅·北山》,表达了普天下的土地和人民都统一于周王朝,尽管分封的诸侯国各据一方土地,但都是周天子的臣民。这种“大一统”的思想,就是后来儒家学说中“大一统”观念的源头,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成为了我们爱国主义的思想基础。对于今天的中国,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当然,《诗经》中还有不少描绘上古社会各个阶层纯真爱情诗篇。这些爱情诗歌,大都在《国风》中。其内容几乎涉及到爱情婚姻中的所有问题。有描写女子盼望男子求婚的,如《国风·召南·摽(音:biào)有梅》等;有描写男女相会的,如《国风·邶风·静女》、《召南·野有死麇(音:jūn)》等;有描写男女相思的,如《国风·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的成语就出自这首诗;有描写女子被遗弃后身心痛苦的,如《国风·邶风·谷风》、《国风·卫风·氓》等等。可以说,《国风》是周代社会爱情婚姻的全景画卷。

孔子对《诗经》有一个著名的论断:“《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出自《论语·为政》)孔子说:“《诗》这本书有300多篇,用一句话概括起来说,就是思想纯正而没有邪念。”应该说,“思无邪”是孔子在2500多年前提出的一个人类文明观念。如果人们真的做到了“思想纯正而没有邪念”的“思无邪”,那么男女之间的爱情与婚姻关系将会多么和谐、幸福与美满。但是,看看今天我们周围的现实吧—“房子、车子、票子”成为一些男女恋爱中最看重的当代“三大件”,把爱情物质化,不能叫“思无邪”;还有一些青年男女喊出:“不求天长地久,只要今天拥有”,把爱情变成了“一夜情”,也不能叫“思无邪”;有家室的男人在外面寻花问柳,甚至“包二奶”,把婚姻当围城去突破,更不能叫“思无邪”;如此等等。

今天的社会现实告诉我们,2500多年前孔子“思无邪”的观念并没有过时,特别是对于男女爱情婚姻关系,仍然具有常青的意义。正是由于儒学具有导引中国先民走向文明的作用,因而2000多年的中国社会才如此重视儒学。

猜你喜欢

大雅国风小雅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大雅之堂与大雅
国风时尚关键词
首届晋祠国风文化节举行
横竖之间
梦回唐宋,大雅遗风光耀古今
小心翼翼
小雅
Grammar Teaching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新疆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