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选”之外的台湾经济
2015-09-10王建民陈丽
王建民 陈丽
在台湾岛内朝野上下热议洪秀柱带给台湾政坛一股“洪流”及观战大选好戏之际,却少有人关注台湾产业、经济领域发生的HTC手机知名厂商宏达电股价暴跌风暴、大陆“红色供应链”冲击波以及阿里巴巴在台投资屡受处罚风波等经济重大事件。然而,这三件与大选不相关的事,却比大选本身重要得多,直接关系到台湾经济发展。这种“政热经冷”现象,深刻提示了台湾经济发展的困境与两岸经济合作的困局。
台湾岛内曾经的股王、最耀眼的电子明星企业宏达电股价因接连重挫,让这家台湾品牌知名企业陷入困境,甚至传出可能被迫被并购的命运。一个在台湾诞生、在大陆崛起、曾创造电子业辉煌的宏达电的命运,一个知名手机品牌企业的衰落,十分可惜,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台湾经济与政治发展的一个缩影。
以生产HTC手机著名的宏达电是王永庆女儿王雪红创建的一个以生产高端手机为主的高科技型企业,曾一度在大陆与世界手机市场占有重要地位。在智能手机发展之初的几年,HTC手机品质优良,销量相当好。当时笔者的同事多人购买HTC,笔者自己首个智能手机也是HTC,而不是三星与苹果。HTC曾位居全球品牌价值排行榜第98名,并以超过15%的全球市场占有率称霸 Android操作系统市场,甚至曾是美国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品牌。产品的良好销售与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自然受到投资人的青睐。2011年4月,宏达电创下1300元(新台币)的股价,在还未被大立光公司超越前创造了台湾电子股最高价纪录。
在全球智慧型手机市场中,只有IOS与Android两种操作系统,而IOS主要为苹果所垄断甚至独有独用,其他几乎全是Android系统,从而展开激烈竞争,这也是为何苹果一枝独秀,其他品牌手机起伏、竞争激烈的原因所在。台湾在产业发展策略上,唯独没有手机产业发展策略,手机生产企业少,品牌企业更少,无法形成产业链与产业集群效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市场定位与销售策略失误等原因,HTC既不能与高端更具独特性的苹果竞争,又不能与同等水平超大企业、有完整产业链的集团三星竞争,也不能与以价格取胜的大陆联想、华为、小米等竞争,终于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陷入经营困境。特别是在电子产业领域,跨国公司的专权争夺与相互诉讼非常普遍,是导致许多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宏达电也未能幸免,不仅曾被苹果诉讼专利侵权,而且美国政府还对宏达电曾采取“临时禁运”惩罚,造成宏达电逐渐失去曾经的最大市场—美国市场,从此走上衰落之路。可见高科技企业背后的另一种实力较量与政治较量。
宏达电今日之困境与衰落,除了企业发展策略、市场定位、投资布局、财务操作等因素之外,台湾政治社会环境以及两岸特殊关系也是造成宏达电发展困境的原因之一。2010年7月,王雪红在大陆的一次演讲中表示,“宏达电是中国品牌,要为中国人打造一个世界级的品牌”,这是走“威盛中国芯路线”。然而,在政治敏感的台湾,却是负面看待王雪红的中国大陆市场定位,而且被称为宏达电由盛转衰的关键点。2012年初台湾大选,王雪红旗帜鲜明地支持“九二共识”,支持马英九,于是绿营强烈不满,呼吁公开抵制HTC。这对宏达电在台湾的发展造成新的伤害,衰落也正是始于2012年。一个知名企业如果与政治有了关系,尤其是在敏感的海峡两岸,对企业的发展影响更大。可以说,HTC衰落原因虽然众多,但岛内政治社会环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如今宏达电面临可能被收购的命运,预示着台湾又一个知名品牌的电子企业在短暂的辉煌之后走向衰落,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台湾电子业发展的困境与无奈,个中原因值得深入探讨。
如今,台湾产业界、学界与媒体正在热议大陆“红色供应链”的发展及对台湾经济的影响,有人甚至将大陆“红色供应链”的形成与冲击效应称为“红潮”。那么,什么是“红色供应链”?如何看“红色供应链”?它对台湾经济产业是威胁、是竞争,还是机会?这需要进行客观的评价与分析。
所谓大陆“红色供应链”主要是指在电子产业领域或两岸电子产业分工过程中,台湾过去一直扮演着大陆电子产品的主要供应者角色,带动了台湾电子业及整体经济发展尤其是对大陆出口。如今大陆电子产业上中下游供应链本土化发展与产业体系的形成,使大陆本地企业生产的电子零组件可基本满足中上游电子产业及相关行业的市场需求,相应减少了从台湾进口电子零组件的数量,自然引起台湾业界的担忧。台湾“经济部工业局”官员表示,“红色供应链”其实就是大陆自己的“进口替代”,用本土产品取代进口产品,台湾早年也采取过相同的政策,可以说这是“一定会看到的情况”,意即这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无法避免。岛内企业界与学界则普遍认为,大陆电子厂商所组成的“红色供应链”正在迅速崛起,这将是比“断链”更可怕的“红色风暴”,其冲击程度远大于各类国际经贸协议对台湾电子零组件发展的影响。同时认为,大陆电子产品终端市场改向当地采购零组件,已给台湾电子零组件企业带来强大竞争压力,影响台湾出口。台湾“国发会”在分析当前台湾经济形势时指出,“红色供应链”的形成,两岸产业分工的改变,国际竞争加剧,可能冲击出口。2015年以来,台湾外贸出口显著下降,于是台湾业界将其归咎于大陆“红色供应链”的冲击与影响。尤其是台湾最具竞争优势的半导体与面板两大产业也开始评估大陆“红色供应链”的可能影响。台湾“工业局”负责人强调,“红色供应链”早已出现,但大陆面板与半导体产业在技术上仍赶不上台湾,还差几代技术,必须在既有产能中不断技术升级,才能对抗“红潮”。台湾知名半导体封测企业矽品公司董事长林文伯认为,目前台湾半导体产业仅领先大陆3至5年时间。台湾“经济部”则强调,“红色供应链”崛起,未来台湾要往更高技术发展,与大陆进行水平分工,也要让不适合在台湾投资的产业到海外复制新的生产聚落。不过,台湾经济主管部门对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尤其是对台湾半导体与面板产业对大陆投资立场仍然保守,持续强调“目前没有开放台湾业者去大陆设12英寸晶圆厂”的规划。这样的思维,不仅不能阻碍大陆半导体与面板等高科技产业供应链的形成,反而可能让台湾再次错失与大陆合作发展的机会。
新的产业链或是供应链的形成,本身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随着大陆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大陆电子产业,经多年发展,技术日益精进,产品供应日益丰富,已形成完整的电子产业供应链。其所带来的重要结果是大陆电子零组件业取代台湾电子产业的生产与供应,影响台湾最大出口项目电子产业对大陆的出口。大陆作为一大型经济体,产业门类齐全,不可能只发展中上游电子产业而放弃下游电子零组件产业,必然会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或供应链,这样才不会受制于人。事实上,大陆电子产业零组件产业一直在发展,只是过去较台湾同业落后而已,同时产品无法充足供应中上游或其他产业对电子零组件的庞大需求。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庞大需求正好为台湾电子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带动了台湾电子产业向大陆大量出口,并形成两岸电子产业供应链或分工体系。今天大陆电子业供应链的形成与完善,并没有完全排挤台湾电子产业,只是有相当大部分的台湾电子企业将生产基地由岛内转移到大陆,由原本岛内供应变为大陆当地就近供应。由于大陆及全球市场需求庞大,电子产品仍是台湾最大出口类产品。2014年,台湾电子零组件出口额占了出口总额的近30%(29 .9 2%),其中又以对大陆出口为主。2015年以来,台湾外贸出口下降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不能归咎于大陆“红色供应链”的形成。因为2015年以来,大陆出口与进口均出现下降,显然主要是内外市场需求变化造成的,与产业供应链关系不大。
台湾业界与学界对大陆“红色供应链”的恐慌与担忧,显然是不适应大陆本土电子业的发展,不习惯大陆同行的竞争,害怕竞争,还希望保持过去的竞争优势与旧有的两岸产业分工模式。这是不现实的。台湾必须正视大陆电子产业的发展,正视大陆电子产业供应链的形成以及给台湾同业的竞争压力,开创新的合作与共赢模式。台湾一些理性学者与业者表达了中肯的建设性意见。台湾经济研究院中国产经研究中心副主任吴福成在《正视大陆布局全球价值链对台湾的影响》一文中表示:“目前除有‘红色恐惧’外,大陆正在布局全球价值链,并与‘一带一路’大战略挂钩,此举势必影响现行两岸产业分工格局,以及未来两岸经贸投资关系发展”,所以台湾“必须掌握大陆布局全球价值链式反应的思维和发展动向,提前未雨绸缪,才能趋吉避凶”,尤其是强调“尽快落实两岸经济合作协议(ECFA)是可行之道,可有效利用两岸产业结构互补性,加大两岸在特定工序和业别的分工性贸易,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更多销售和出口,以及提供双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扩大零组件、关键中间投入品的更多选择,进而促使产业网络升级,才是提高两岸共同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和创造互利共赢之道。”这一论述非常深刻。台湾商业顾问戴肇洋也提出“借力‘红潮’打造台湾产业蓝海”,即视大陆“红色供应链”为台湾产业发展的新机遇。被称为台湾“平板电脑晶片之王”(昔日为王雪红的威盛公司)的联发电公司董事长蔡明介表示,“大陆转型升级,台湾不能只有恐惧”,全球大企业都在积极登陆投资,台湾不能忽略大陆市场,对立只会失去双赢机会,而且强调“不管是两岸或国际市场的投资、并购限制,都应进一步松绑”。这是非常正确的认识,是台湾电子业同行所应认真思考的方向。特别是美国半导体大厂英特尔、高通等因不惧大陆“红色供应链”,反而因积极参与大陆半导体业的投资而受惠、受益。面对大陆产业的崛起与“红色供应链”的形成,不同的态度与做法会有不同的结果,这对台湾电子业与半导体产业具有重要参考与启迪价值,不应抱怨与恐惧,不必哀愁,而应理性正视,积极进取,开阔心胸,扩大合作,实现共赢与共同发展。
台湾经济发展陷入困境是不争的事实,经济增长显著放慢,经济竞争力下滑,薪资停滞,其原因众多。其中,投资不足是关键因素之一。没有投资,就没有建设,就没有发展;没有投资或投资不足,无法单纯靠消费与出口带动经济增长,尤其是在外部环境不佳、出口难以持续增长情况下,投资对经济增长、发展以及增加就业尤其重要。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台湾经济主管部门,一方面鼓励投资,对大陆招商,鼓励台商返台投资,另一方面却纵容岛内“反商仇富”与“恐中仇中”恶流,甚至对阿里巴巴等“陆资”极尽歧视与打压,让岛内投资的社会政治环境严重恶化,严重阻碍投资。这才是台湾经济持续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其中,台湾一批政客与官员对大陆的“冷战”与“敌对”思维,对“陆资”的无端歧视与打压,则是台湾经济走上衰落之路的主要帮凶。
中国大陆是当今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成为新的重要对外资本输出或投资者,一年的对外直接投资金额超过1200亿美元,甚至成为英国等发达国家的重要投资者。然而,海峡对岸的台湾于2009年才开放大陆企业赴台投资,而且还是象征性的,对大陆企业在台投资设置了严格的条条框框,甚至不时进行种种警告与打压。更令人意外的是,本来鼓励招商与投资以促进经济发展的台湾经济主管部门,反而将投资与经济发展高度政治化,在开放大陆企业赴台投资问题上将台湾“政治安全”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两岸经济政策决策永远是“政治第一,经济第二”,因此成为“歧视陆资”政策的主导者。
2015年初以来,台湾“经济部”率先拿大陆知名的阿里巴巴公司开刀,认为该公司通过新加坡名义在台投资违规,进行处罚;接着,又对阿里旗下的淘宝网下手,认为在台湾正式开放陆企对台投资政策后仍以港资名义在台投资,同样进行处罚。前不久,又对腾讯在台资公司以经营范围未包括“微信”为由要进行处罚。在当今全球范围内,一个企业对外投资,经常会采用第三地转投资方式进行,这也是台商对大陆投资的普遍做法。同样,大陆企业以第三地名义依规定在台投资是合法的,正当的,在开曼群岛注册的阿里巴巴于2008年以新加坡企业名义在台投资是正常的,并营运多年,为何选择6年后才认定违规并进行处罚?类似的投资行为与方式,在台湾地区,在全球,非常普遍,并不是个案。显然,这是政治问题,是心态问题。
台湾经济主管部门对“陆资”态度的转变与强势处罚做法,是台湾“太阳花学运”之后岛内政治气氛与两岸关系步入深水区背景下的直接表现与反应,是台有关部门官员对大陆“敌对”与“冷战”思维重新升温的表现,是对大陆非常不友善的举动,对两岸经济合作与两岸关系发展将会造成严重伤害。
日益恶劣的政治环境与政治打压,已影响台湾的投资环境与大陆企业对台投资发展。6年来,大陆企业对台投资总额只有12亿美元。2015年6月22日,台湾“经济部投资审查委员会”公布最新投资统计,2015年1至5月台湾批准大陆企业对台投资件数为58件,较上年同期增加16%,但投资金额仅4592万美元,同比下降67.6%,显示大陆企业对台投资趋于谨慎,而且多是象征性布局,而不是真正的投资,因为平均投资规模甚小,平均每项投资规模不足80万美元。
台新银行文化艺术基金会董事长郑家钟在《台湾怎样崛起?》一文中直接指出,“台湾的困境,是来自于怕”,“台湾经济坐困愁城的原因,就是政策体系只反映了怕,心理性的保护主义,是所有机遇无法掌握的原因。”
如果台湾经济主管部门不调整两岸经济合作思维,而是向“反中”的绿营与民粹主义妥协,依然延续对大陆的“敌对”与“冷战”思维,严重歧视陆资,持续打压陆资,只会阻碍投资,加速台湾经济的衰落,并使低薪现象固化与长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