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商安全合作 共话世界和平

2015-09-10李媛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和平

李媛

前不久,第四届世界和平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作为中国首个高级别、非官方的国际安全论坛,历届论坛都吸引了众多国际战略界人士参与。“中国成为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负责任的世界事务的利益攸关方。”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解释他四次参会的原因时说。

和德维尔潘一样,国际战略界越来越渴望了解中国看待国际安全问题的观点和立场。印度尼西亚前总统苏西洛、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俄罗斯前国家安全会议秘书伊万诺夫、巴基斯坦前总理阿齐兹等外国前政要,45位驻华大使,近500名国内外国际安全问题专家出席此次论坛。

两天时间里,5场大会,22场小组讨论,与会专家围绕“同舟共济:理解、协商、互助”这一主题,就国际秩序变革、中美安全合作、亚太安全合作等国际安全领域的热点问题和重大议题进行坦诚交流,探讨超越传统的安全管控方法。

在本届论坛上,不少中外嘉宾、专家学者都多次提到了“一带一路”倡议,并表示赞赏、支持和期待,认为这一经济性质的倡议与国际、地区的和平、安全、稳定也密切相关。

孟加拉国前外交部长、孟加拉国东南亚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伊夫特哈尔·艾哈迈德·乔杜里说:“不仅是中巴经济走廊,‘一带一路’也涉及其他国家,比方说孟加拉国,是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项目,可以切实把我们这些国家联系到一块。‘一带一路’将给南亚、东南亚国家带来巨大机遇。”

哈萨克斯坦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主任苏丹·阿基别科夫看好“一带一路”对稳定中亚地区安全的作用。他说:“除非有良好的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安全合作,否则就很难阻挡恐怖主义的蔓延。跨境运输通道被视作能够通过解决经济问题从而减少恐怖主义威胁的办法,我们如果能够加强油气管道的建造,可以加强我们应对安全问题的能力。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有助于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

法国前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呼吁国际社会制定政策解决无政府主义的问题,解决暴力、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问题。他认为,“一带一路”涵盖欧亚大陆、中东甚至东非很大一部分地区。“它不以意识形态或者干预为基础,它的基础是在这些地区,在今后几十年里建设8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为过度贫穷人口、也就是人均GDP只占世界平均水平60%的这些人口,提供一个避免陷入极端化的机会”。德维尔潘认为,法国、德国等欧洲大国也可以成为“一带一路”重要的政治支持者。

而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斯蒂芬·哈德利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成为推动阿富汗及其周边地区经济繁荣和稳定的一个重要工具,希望中美在这个领域进行合作。

然而,也有人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际反恐,但反过来说,国际恐怖主义会不会在某种程度上对“一带一路”,尤其是对基础设施构成威胁?对此,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罗援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出发点是谋求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总体来看有利于周边和平与稳定。至于合作过程中间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防范预案。比如,我们可以借鉴俄罗斯在保护跨国输油管道方面的成功经验,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加强反恐方面的安全合作、国际合作。但是,不能因为有这样的风险存在就裹足不前。这不符合双方共同的利益。

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关系不仅关系双方利益,更关系全球的和平与发展,是未来国际秩序的重要基石。然而,当前中美关系正处于深刻调整之中,相互不信任和误解有上升迹象。

苏西洛在论坛首场大会的主旨发言中即谈到了对中美关系的关切。“中美不应该被两国之间的分歧干扰。”苏西洛表示,如果两国出现战略误判,其风险之巨将无法承受。中美两国经济总量占世界1/3,贸易总量占世界1/5,人口占全世界的1/4。中美对抗不仅会导致两国“双输”,整个世界也会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苏西洛认为,中美应进一步发展合作关系,以此驳斥“中美注定走向战略对抗和冲突”的说法。他期待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能早日取得积极成果。如果达成一致,将传递“北京没有被经济遏制”的信息。同时,它能够发出一个相当积极的信号—“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的战略互信在迅速发展”。

“接下来10年的挑战是要管控好我们的地缘竞争,确保其不会干扰我们之间的关系。”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哈德利说,当前美国政策界掀起了新一轮对华政策的讨论,有人认为中国希望主导亚太地区并且排除削减美国的力量,有人说美国不应协助中国实现崛起而应寻求遏制中国。哈德利认为,美国政府不应当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美国人民也从中国的经济进步当中获益。”

哈德利提出了管控双方分歧的三条建议:加强中美两军交往,甚至可以共同行动,应对人道主义灾难、自然灾害、恐怖主义事件等;共同应对网络安全问题,在双方都关切的领域制定规则;管控东海、南海问题分歧,防止出现海空冲突。哈德利强调,美国要避免和中国的地缘政治冲突,就应该在上述三个领域照顾好中国的关切。

而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论坛上指出,中美之间更重要的是进一步解决好战略互信问题。“有了真正的战略互信,相互对彼此有积极预期,大问题可以变成小问题;而如果缺乏互信,没有问题也会制造出问题。良好的沟通机制有助于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避免冲突。”

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总裁伯恩斯的观点与王毅外长相同,他认为中美双方应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通过合作来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避免形成战略误判。

亚太地区安全合作是论坛的一个热门议题。亚太地区尽管已有一些组织、机构、论坛,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覆盖整个地区的安全架构。

印度前外长希亚姆·萨兰表示,南亚地区内国家有非常强的安全关切。目前地区国家在安全问题上没有达成共识,应该考虑采取一些新的措施促进地区团结。

“亚太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先行区。”外交部部长王毅在此次论坛上强调,我们不寻求在亚太一家独大,不谋求势力范围,不搞军事结盟,也无意把任何国家排挤出这一地区,而是致力于同各国团结合作,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共护的亚太安全新路。

“共同安全的理念需要时间才能形成或者成熟,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出现,也需要真正有效的机制去发展这些理念。”陆克文提出了构建亚太共同体的机制构想。他认为,建构亚太共同体不需要“另起炉灶”,现有的东亚峰会可以发展成为一个更加全面的泛区域机构。“我们现在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方式使东亚峰会成为一个更加全面的泛区域的机构,来培养大家政治、安全和经济合作的习惯。”这位资深外交官反复强调这一点。

对于亚太地区的未来,印度尼西亚前总统苏西洛充满信心。他坚信,一个更加和平、稳定、繁荣的亚太是可能实现的。“21世纪的亚太地区足够大,可以容纳下传统大国和新兴大国。”“我们必须坚信,我们能够为我们的时代,为子孙后代创造和平。”

当前世界格局正在发生结构性的转变。而未来的格局应该怎样维持,用一句美国人耳熟能详的名言来描述,“全世界都想知道”。

在过去的一年当中,世界的变化来得比往年更加迅速和猛烈。乌克兰危机深化,伊斯兰国在中东崛起,南海岛礁问题引发全世界关注。有很多场旷日持久但足够改变世界格局的谈判正在接近尾声……

在本届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论坛秘书长阎学通也透露由于在过去一年里,传统安全问题比非传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组委会在设置论坛议题时不得不考虑将话题涵盖了东亚、南亚、欧亚大陆、中东以及非洲。这也使得本届论坛变得更加像一个区域安全论坛。

未来的世界将会怎样?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开幕式发言中重申了中国倡导、构建和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李源潮指出:“和平安全是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我们应发扬理解、协商、互助的精神,携手构建人类和平安全命运共同体。通过理解达到友好、尊重、平等,通过协商达到和平、和睦、和解;通过互助达到共同发展、共克时艰、合作共赢。”

“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中国对未来世界秩序的构想。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后,中国领导人多次在不同场合阐释命运共同体理念。

人类和平安全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引发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强烈共鸣。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解决当今世界的安全问题,大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手段应该是政治,而非武力。

“我不相信无所作为地维持现状,也不相信强权即公理的谬论,更不相信恐惧能带来安全。”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说,“我相信的是合作、对话与倡议。”集体安全的理念在过去20年中由于强制的民主化运动和军事干涉而被抛弃。他呼吁,国际社会应重新高举集体安全的旗帜。

无独有偶,著名外交家、国际关系大师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一书中也写道:“欧洲在经过多年混战之后因为无法消灭对方而不得不构建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以谋求共存与平衡的做法已经不适应当今的世界秩序,因为当今世界既有普世的道德观念,也有各个层面的多样性……必须采取一种既尊重人类社会异彩纷呈的特点,又尊重人与生俱来对自由的渴望的做法。建立此种意义的秩序必须靠长期培育,而不能强加于人。”

几千年以来,人们一直在为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共同的富裕、繁荣以及自由做出不懈的努力。现在如此,将来也必然如此。

猜你喜欢

和平
爱的长城
我的国,我的家
和平分手
博弈·和平
期盼和平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
“和平使命”-2009中、俄联合反恐军演精彩瞬间集萃
傅作义与北平和平解放
战争与和平
Five Hundred Times五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