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史诗 英雄赞歌
2015-09-10邓克谋
邓克谋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对我发动全面进攻。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南京沦陷。武汉失守。长沙危急。电视剧《长沙保卫战》,反映了长沙军民奋起保卫长沙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一部抗战史诗,是一曲英雄赞歌。
这是一部抗战史诗——
它深刻地揭示,长沙保卫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的转折点。日寇进攻长沙,企图以军事压力,迫使重庆政府投降;企图夺取长沙,顺势南下,进而占领整个中国。长沙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日寇的图谋。自此,中国抗战迈开了走向最终胜利的步伐。
它真实地记录,长沙保卫战是坚持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团结抗日的典范。主持这场会战的指挥官薛岳,对中共一方的代表,八路军办事处主任彭中华,由冷眼相看、心存戒备、处处设防,到听取建言、互通情报、共抓内鬼,继而委以运输援华武器的重任,授以指挥警察局的手令。从战略到战术,从前方到后方,种种事实证明,长沙保卫战的胜利,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的胜利。
它清楚地表明,远东战场上的长沙保卫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斗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和日本两个法西斯国齐头并进,企图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世界何去何从?长沙保卫战的胜利,沉重地挫败了国际上以法国为首的贝当路线和国内以汪精卫为首的投降派,从而极大地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的信心和决心。蒋介石又是连夜召集驻华大使,表明抗战态度;又是向全国发表抗日宣言。
历史从来都未有终结。当年策动和指挥侵华战争的东条英机、冈村宁次之流去了哪里?他们躺在靖国神社,阴魂未散。一小撮日本右翼分子,无时无刻不在企图复活军国主义。这是《长沙保卫战》给世人提供的当代警示。
这是一首英雄赞歌——
薛岳,可以说是抗战中国民党将军的正面形象代表。这一形象的塑造,是创作思想的突破,是严肃历史观的展示。长沙大火后,薛岳临危受命。受命后的第一件事,电令妻儿回军部,决心举家与国共存亡;第二件事,整肃军纪,令擅离职守的师长在参加军事会议的众将面前自决,他严戒:“再言弃者以此为例”;第三件事,接受彭中华建议,通电声讨汪逆,以振军威士气。在塑造这一形象中,剧作者既以平实的镜头语言描述人物的常态,又以充沛的激情展示人物非常态下的“爆发”。委座电话要求他退出长沙。他说“此言谬矣!”愤怒地挂了委座电话;有人警告他:“军人以执行命令为天职”。他咆哮:“军人以保国为天职!”他移孝作忠、国事为重。他既研究敌人,也反省自己。在第三次会战下达总攻令时,他给委座发出公开电报,使蒋介石亦不胜感慨:“这才是我中华民国军人之气概,这才是我军中之脊梁,这才是战胜日寇之希望。”多层次、多角度,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具有民族气节和民族大义的铁血将军形象。
彭中华,薛岳初见,认为他是连军衔都没有的小人物,“只会耍嘴皮子”。他们曾有过交手,薛认为彭是“手下败将”。随着彭的几次求见,诸多高屋建瓴建议的提出和一些重要情报的送达,以及出色的群众工作,薛岳开始改变看法,认为彭是实干家,有勇有谋,“鬼点子不少”。接着,协助抓出内鬼和日本间谍,利用“蒋干盗书”之计,战场局势改变。特别是彭中华以生命立下军令状,成功地避开敌人视线,将一批苏联援华军火物资运抵长沙,使这一人物形象更加高大和丰满。
李本忠,一个小警察,瘦猴子,嗜好槟榔。新婚不久,为运送子弹卷入战场。他不怕死,敢打敢拼,被突击升为连长,而后营长。妻子被炸死,国恨家仇于一身。他带领尖刀营,出奇制胜,先后捣毁敌106师指挥部,炸掉敌人营田物资基地。他假戏真做,制造部队“哗变”。他受命协助彭中华出国运回援华军火物资。既表现勇敢、智慧的一面,又表现了愚忠固执、死板的一面。他主办游击战培训班,请“师傅”彭中华任教官。他日益成熟起来,后又升为团长。
吴慧,八路军办事处《三湘抗战报》记者。这个年轻的姑娘,热情、活泼,看似大大咧咧,实际处事细致。军中内鬼,首先就是她发现可疑之迹。最后,她跟踪潜逃间谍,用生命阻挡了敌人发出情报。张继春,长沙市民商会会长,一位儒雅老迈之人,是他把敌人引入我雷区和枪口,然后高呼“开枪呀!打呀!”与敌人同归于尽。新兵李大力,原来连姓名都没有,人称李大傻。他要求参军的特长就是手榴弹扔得远。在一次与敌人短兵搏斗中,他冲入敌群,引爆周身捆绑的手榴弹,为炸死敌人而牺牲自己。
长沙保卫战,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为这场胜利而献出了生命,让人久久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