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剧在社会文明构建中的功能研究

2015-09-10刘晓宁陈波

新闻世界 2015年9期
关键词:受众文明历史

刘晓宁 陈波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五个文明”的具体内涵,电视剧作为我国影响力最大、覆盖面最广、收视份额最高、最受欢迎的节目类型,具有强大的社会教化功能,是构建社会文明、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认为电视剧具有历史再现与民族认同、文化传承与审美导向、文化外交与塑造国家形象等正功能,同时也具有戏说历史与颠倒是非、沉溺历史与脱离现实、雷剧频现与充满腥性等负功能,只有高质量、有文化内涵,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精品电视剧才能发挥文化传播的最大功效。

【关键词】电视剧社会文明文化传播媒介与文化

社会文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文明是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狭义社会文明的有机统一①;狭义的社会文明是指社会领域的进步程度和社会建设的积极成果,是社会主体文明、社会关系文明、社会观念文明、社会制度文明、社会行为文明等方面的总和②。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发展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高,英尼斯更是把传播媒介与文明发展这一宏大的主题联系起来,试图阐释媒介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③。传统文化要想保持自己的特色并迅速发展,大众文化的传播途径可能是最经济有效的。如果要传播一种文化的语言、宗教、价值观、传统以及习俗等核心内容,电视剧无疑是一个理想的载体④。凭借着其辐射面和影响力,电视剧在当今大众文化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⑤。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已有的1974个电视频道中,播放电视剧的频道有1764个。电视剧作为我国影响力最大、覆盖面最广、收视份额最高、最受欢迎的节目类型,具有强大的社会教化功能。然而,在现有的关于电视剧的研究中,学者和专家们往往把目光集中于独立的文本,也就是某个或某几个电视剧作品本身,品评其优劣得失⑥,鲜有将电视剧与文明的兴衰挂上钩。本研究通过对电视剧在社会文明构建中的作用及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进而提出提升电视剧社会绩效的机理与路径。

一、电视剧的正功能

受众对电视媒体的心理需要基本上可以简化为三类,即指向外部世界的信息需要、指向个体内部的心理和情感需要,以及以沟通交流为目的的社会化需要⑦。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将电视受众需求大体划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五个层次⑧,能满足受众身份认同心理、补偿心理、怀旧心理、猎奇心理、回归传统心理的电视剧通常能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⑨。和其他电视节目相比,电视剧作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既虚拟又仿真的反映,它更具魅力地活跃在观众的注意、想象和情感等心理意象中,对观众的价值取向和意识构成具有较强潜移默化的作用,提高电视剧质量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⑩。

1、历史再现与民族认同

历史正剧是以真实的历史史料为题材改编拍摄的电视剧,剧情中涉及的较大事件都是历史中发生过的,这就要求创作者必须具有历史主义的态度,对所叙述的主要事实尽可能做到与史记记载相符。历史正剧是对历史的再现,是受众获取历史知识的重要源泉。随着其影响的日益扩大,历史题材电视剧在传播过程中塑造并传递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也开始逐渐为相关机构所重视⑾。历史正剧不仅是我国电视剧的热门题材,业已成为各民族、国家宣讲历史,构建意识形态的利器,对增强民族认同感大有裨益。

《秦始皇》《大秦帝国之纵横》《汉武大帝》《成吉思汗》《吴越钱王》《贞观长歌》《雍正王朝》《乾隆王朝》《台湾巡抚刘铭传》《走向共和》《开国大典》等“还原历史,关照现实”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均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改编拍摄而成,充分反映了某个特定年代的历史问题,让我们在为主人公和国家命运扼腕叹息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历史的了解。

以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为例。这部电视剧主要描绘的是战国史上邦交多变的时期,大秦如何在内忧外困的时局中纵横捭阖并由弱变强的故事。场面宏大,气势恢弘,摄人心魄,给人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正如著名理论评论家李准所言,“(《纵横》)整个框架对主要人物的历史定位,都非常符合历史,同时在细节上也充满了激情,都有坚实的历史背景和重大历史框架作为基础。”

2、文化传承与审美导向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淀中入世、中庸、和谐的哲学理念和内省的审美意识,对我国电视观众的审美心理影响深远,形成了我国电视观众独特的趋同性、内省性和参与性等审美心理特征⑿。反过来,电视剧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良好载体,通过电视剧的命名可以传播我国的爱国观念、家庭观念、亲情观念以及比喻修辞文化⒀。

电视剧中的文化传承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传统文化题材、符号化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的审美意蕴三类⒁。如历史题材电视剧中的服饰、器乐、歌舞,以及其中暗含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思想,均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为重要的是,以电视剧为载体传播传统文化,受众更容易接受,这样就可以在无形中提高受众的文化修养和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通过对近年来热播电视剧在受众中的反馈分析不难发现,电视剧对受众的审美意象具有重大的指引作用。随着每部时装电视剧的热播,剧中主人公的服饰搭配也被剧迷们竞相模仿,引领了当季服装流行风潮。電视剧《潜行狙击》的热播,让陈法拉的同款风衣在网购平台大受欢迎。韩剧《城市猎人》的热播,不仅带动了从外套到手袋再到饰品的潮流,就连女主角受伤时获小朋友赠送的卡通创可贴都红了。中国的都市剧也曾捧红不少饰品,如《奋斗》中马伊琍佩戴的项链,《泡沫之夏》里大S的闪钻绿丝带,《宫锁心玉》里杨幂的波西米亚长裙,等等。

3、文化外交与塑造国家形象

文化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文化外交在增进人民间的了解与友谊,促进国与国之间关系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电视剧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名片,对内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消费需求,对外可以传递中华文化,对塑造国家形象大有裨益。韩国、日本等国的电视剧,正在凭借文化内涵而征服亚洲、甚至世界⒂。

电视剧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电视剧要贴近当下生活,忠实地反映文化本身和一个国家不断变化着的实际。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非洲国家坦桑尼亚进行国事访问期间,谈到了正在该国热播的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致使中国国产剧的出口引发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我国电视剧市场的持续繁荣,也逐渐有反映当代中国老百姓生活的《奋斗》《蜗居》《家有儿女》等电视剧走向世界。这些电视剧在向世界展现一个当代中国的同时,也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文化垄断,对重构中国的文化形象起到了文化使者的作用。

二、电视剧的负功能

电视剧是一柄双刃剑,优秀的电视剧对再现历史、传承文化大有裨益,但亦有一些影视制作公司抱有侥幸心理,打政策擦边球,生产了不少戏说历史、甚至是歪曲历史的电视剧;一些电视剧的创作脱离现实生活,未能反映时代变迁和人民幸福生活;还有一部分电视剧格调不高,过于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内容充满色情、血腥和暴力。

1、戏说历史与颠倒是非

“宫斗剧”“穿越剧”等题材是电视剧生产机构和播出平台的最爱,然而很多宫斗剧充满了戏说历史与颠倒是非的情况。《王的女人》将秦末汉初刘邦、项羽的故事戏说成项羽与吕雉互相爱慕,最终有缘无分的结局而遭到众多学者的炮轰。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曾庆瑞点名批评了《王的女人》,认为于正的这部作品“将戏说历史推向了登峰造极”。这些戏说历史的电视剧以极不严肃的态度对待一些涉及国家利益的重大历史问题,造成“假亦真时真亦假,真亦假时假亦真”的局面,最终将使人们逐渐丧失真假观念和是非观念。

2、沉溺历史与脱离现实

我国的电视剧出口,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然而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出口的电视剧都是以古装剧和武侠剧为主,出口的国家也局限于和我国属同一个文化圈——儒家文化圈——的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在海外影视剧市场,中国电视剧的主题词时常是“皇帝”“后宫”“辫子”等,这些电视剧反映的内容与中国当代百姓的生活相去甚远。由于这类电视剧在国外的广泛传播,致使很多国外的民众缺乏对现代中国的了解,这不利于他们对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了解,也不利于中国大国形象的建立。

3、雷剧频现与充满腥性

当下我国抗战类题材电视剧出现过度娱乐化倾向,手撕鬼子、裤裆里藏雷等抗日神剧数见不鲜。另外,我国电视剧还出现了“逐底竞争”的现象,一些电视频道为了争取收视率,同时又控制制作和播出成本,不是在电视剧制作的创新和制作质量上加大投入,而是片面迎合观众的心理需求,竞相制作播出庸俗、低俗、媚俗的电视剧⒃。为了夺人眼球,部分电视剧“不计后果,不择手段”,有的过分渲染血腥与暴力,夸大犯罪分子的能力,刻意追求刺激,营造恐怖的视听效果,在社会上引起了不良反响。还有一些电视剧过于详尽地展示作案细节,有教唆他人犯罪之嫌。

結语

电视剧具有强大的教化功能,在文化对外传播中可以起到其他节目形式难以替代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只有高质量、有文化内涵的作品才能发挥文化传播的功用。虽然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电视剧生产与消费的第一大国,但我国电视剧却陷入“高产低质”的怪圈。要想提高我国电视剧的内容和品质,有赖于政府主管部门对电视剧创造价值观的引导,以及影视制作机构的从业人员自觉提高艺术修养,力争生产出更多集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的精品电视剧。

参考文献

①弓克,《论“五个文明”》[J].《新长征》,2007(21):18-21

②陈德钦,《论“五个文明”的内在关系结构》[J].《科学社会主义》,2009(2):45-47.

③张晗,《互联网时代的传播偏向》[J].《青年记者》,2012(31):62-63

④李宇,《浅析电视剧在对外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以CCTV-4电视剧节目为例》[J].《现代视听》,2010(12):13-17

⑤程蔚东,《当代电视剧的表达和抵达》[N].《人民日报》,2011-12-30

⑥董浩宇,《中国电视剧产业:难点与对策》[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0-69

⑦钱绿怡,《电视审美特性与受众心理需要的满足》[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6-88

⑧李城,《电视文艺受众心理与素养教育》[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0):92-96、105

⑨齐红飞,《电视剧<金婚>热播的受众心理分析》[J].《阅读与写作》,2009(6):13-14

⑩⒂洪鹰松,《论热播电视剧对观众的审美导向》[A].“全球化语境中电影美学与理论新趋势”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6.

⑾蔡骐、盛兰,《大众传播中的历史再现与民族认同——对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几点思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46-149

⑿赵利民、陈爱华,《中国电视受众审美心理特征》[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11):52-53

⒀赵丽华,《试析电视剧命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作用》[J].《新闻知识》,2012(1):83-84

⒁喻小帅,《电视剧中的文化传承》[J].《青年文学家》,2013(1):237、239

⒃谢艳斌,《省级卫视电视剧产业发展的反思与展望——兼论电视剧交易市场的发展》[J].《现代传播》,2011(12):153-154

(作者:刘晓宁,武汉晚报社记者;陈波,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2014级博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受众文明历史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对不文明说“不”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新历史
文明歌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