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报纸新闻编辑该怎么做?
2015-09-10孙登峰
孙登峰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对传统新闻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媒体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新的形势对传统新闻编辑尤其是报纸编辑的素质和能力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地适应新的新闻格局的发展,传统新闻编辑势必要在多方面做出突破。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编辑定位创新
近两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技术日益成熟和普及,逐渐打破了过去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也改变了过去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面对新闻资源共享性越来越高的特点,面对媒体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作为一名传统的报纸新闻编辑,必须迅速完成角色转换,转变思维方式,优化知识结构,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加强自我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借助新媒体的优势,整合利用网络资源,多做策划,尽力打造独家新闻,充分做好深度报道,提高版面意识,注重创新,增强报纸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一、重新定位,变被动把关为主动策划
新媒体时代,报纸新闻编辑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和任务,做好报纸的“决策人”。
在过去,传统的报纸新闻编辑的任务就是对记者的来稿进行筛选、修改和加工,然后编排版面,起着“加工厂”和“把关人”的作用,充当“为他人作嫁衣裳”的角色,虽然大多数编辑对业务比较熟悉,但往往处于被动的局面,没有充分形成自己的风格,没有在版面上表现出自己的编辑意图。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进步,各家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让报道的内容延伸性更强、覆盖面更广,充分利用报纸新闻报道的特点,符合更多读者的阅读需求,报纸新闻编辑便不能再局限于改改稿子,应尽快从“幕后”走到“台前”,提高策划意识,积极参与记者的一线采访,和记者一起围绕新闻线索拟定选题、采访大纲,决定采访对象和方式,以及对记者的采访过程提出自己的要求和建议,指导记者如何抓住重点,尽力把读者最关心最爱看的内容报道出来,充分发挥自己在新闻报道中的主动性和决策力。在指导记者采访的同时,编辑可以及早谋划,根据记者的采访情况及时调度版面,准备背景材料,制作相关图表,必要时配发相应的言论。充分利用手头的资源,整合信息,以更好地实现新闻的传播效果,从而取得较好的社会效应和新闻效应。
今年7月,在宣传报道全国劳动模范,宿州星辰巴士有限公司驾驶员曹荣的过程中,编辑提前和记者通气,及时否定了记者原先以“跟车体验-对家庭的愧疚-领导和同事的肯定”为中心的报道计划,针对曹荣的身份,围绕她与乘客的关系,从曹荣照顾了18年的生病老乘客入手,多方采访不同乘客对曹荣的共同赞许,全面报道了曹荣的好口碑和敬业爱岗的崇高精神。由于编辑及时跟进,定下报道方向,内容贴近市民,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新媒体时代,网络传播速度加快,人们获知信息的方式更加直观,新闻资源共享性越来越强。但是,作为新闻编辑,要善于从丰富的网络资源中发现隐藏的有价值的、可为自己所用的东西,深耕细作,形成自己的独家新闻。
今年7月湖北荆州“电梯吃人“事件发生之后,引发了很多市民对电梯安全事故的关注。各家报纸都纷纷围绕“电梯”做文章,我们也抓住这个新闻点,关注其背后存在的安全问题,第一时间安排记者分赴宿州各大商場、超市,了解电梯安全情况,采访市民的反应,提取质监部门今年以来对全市电梯的安检结果,邀请专家解读安全乘坐电梯的注意事项,并由消协部门作出维权提醒。内容充实,采访全面,报道及时,指导性强,被很多市民转发到微博和微信中。正是因为编辑的“运筹帷幄”,整篇报道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转变思维,变机械编稿为主动创新
新媒体的发展壮大,使报纸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严峻的挑战。2005年,清华大学新闻和传播学院教授刘建明曾预测,“30年后,报纸将无可救药”。对于未来的出路,虽然不至于太过悲观,但是信息技术的革新也促使报纸不得不寻找生存的对策。而要更好地生存下去,必须要办出自己的特色,要有自己的深度和独特的视角。实现这一要求,作为报纸的“形象设计师”,编辑的作用举足轻重。
新闻编辑,每天的工作模式就是对记者的稿件进行筛选、编改,最后定版,似乎只要完成每天的任务就行,报纸好看不好看与己无关。但是,面对新媒体时代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编辑必须提高创新意识,力争内容推陈出新,做到版面花样翻新,争取每天给读者一个新面孔。
首先是编选稿件。要尽量挖掘记者稿件中的“新闻眼”,提炼出最能吸引读者、读者最关心的内容。同样的新闻事实,要以不同于别人的视角进行报道,把标题做精做亮,然后安排最佳的见报时间,甚至该放什么位置,怎么布局版面,需不需要配发相关资料以及言论,都要统筹考虑。这样层层“包装”出来的新闻才能让读者耳目一新。
其次是组织版面。以往编辑编排版面,都是先安排好一个重头稿件放在最突出位置作为头条,然后随便配些零碎的小稿,像填空一样把版面填满填够字数就可以了,形式较为单一、传统,读者每天翻阅感觉也没有什么变化,吸引力不够强。要想抓住读者的眼球,必须创新版面设计。或开设专栏,形成系列报道,引导读者连续阅读;或进行专题报道,将内容整合统一,形成集中宣传效应;或适时推出特刊,针对特定的新闻题材做深做新,打造独家,形成自己的特色。
最后是思想观念。传统的新闻编辑一般就是个处理稿件的“机器”,来稿就编,编好就排,思维上与报纸基本是脱离的。面临“报纸消亡论”的威胁,新闻编辑不能再将眼光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要把自己的命运和报纸连接起来,敢于创新,敢于对报纸的旧模式进行改革,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新理念,及时捕捉最鲜活的事物和现象,选择读者最感兴趣的信息和知识,使得自己的报纸随时与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同步,提高报纸的生命力。同时,加强与读者的沟通和交流,随时倾听读者的心声,及时反馈读者的意见,加强服务意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三、提升能力,变刻意接受为主动学习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很多报纸都陆续开办了自己的网站,拥有数字报、微博、微信,甚至还有PC端、客户端。要办好这些新形式的媒介,总离不开“技术”二字。作为报纸新闻编辑,要迎接新媒体带来的各种挑战,面对传播方式和读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必须主动学习新技术,不断充实自己,在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有人说,编辑就是一个“杂家”。这就要求新闻编辑要对各个领域的知识都有所了解,知识面一定要广,这样才能更好地处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新媒体时代是数字化时代,报纸编辑需要提高互联网意识,学习计算机和数字化方面的相关技术,尽力将新媒体的优势融合到报纸中,为传统报纸注入新的活力。
也有人说,编辑要是个“专家”。在各家媒体争先恐后改革创新的大形势下,要想形成自己的特点,要想占得先机,就要求编辑必须要有扎实过硬的业务水平。同样的新闻,谁报道的形式最新颖,谁起的标题更灵活,谁的文字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谁做的版面更抢人眼球,谁就能在众多新闻媒体中占据更突出的位置,谁就能更有社会影响力,谁就能留住读者,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
《三湘都市报》总编张云梦曾说:“不是我们跟不上滑板摩擦的魔鬼步伐,而是这世界变化太快太大……我们是坚定的乐观主义者,我们唯一要做的是,看准方向,奋力前行。”因此,面对新媒体时代带来的种种冲击,传统新闻编辑不必惊慌,只要充分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提高整合处理新闻资源的能力,学习利用新媒体呈现信息的技术手段,不断创新,一样可以展现纸媒不同于新媒体的独特魅力。
(作者单位:宿州市拂晓报社)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