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媒体制胜之道在内容

2015-09-10刘刚潘发生

新闻世界 2015年9期
关键词:时评安庆

刘刚 潘发生

【摘要】在新兴媒体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内容仍是传统媒体的制胜之道和立身之本。安庆日报一面不断寻求转型方向和目标,加强与新媒体融合;一面靠新闻当家,以内容为王,办特色报纸。本文以安庆日报为例,探讨传统媒体如何生产出好新闻好作品。

【关键词】传统媒体内容制胜之道

在新兴媒体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内容仍是传统媒体的制胜之道和立身之本,好新闻好作品永远是衡量媒体的重要标准。安庆日报一面不断寻求转型方向和目标,加强与新媒体融合;一面靠新闻当家,以内容为王,办特色报纸。以积极主动的议题设置、严谨深度的真相报道、客观准确的观点立场,赢得社会舆论的主动权。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让新闻唱主角,以更及时、更全面、更深刻、更客观的新闻报道,以更生动、更活泼、更严谨、更出彩的传播方式,务实创新,彰显主流大报风采,积极担纲安庆市舆论宣传战线的主阵地和生力军重任。特别是改进创新新闻报道,倡导“短、实、新”文风,发扬“走转改”精神,进一步夯实新闻工作的群众根基,组织编辑记者深入到基层一线,不断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鲜活生动、文风清新的报道,让群众愿意看、看得懂。切实改进创新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热点引导、舆论监督,把“走转改”活动中的成功做法固化下来,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机制,保障活动长期持续开展。在引导社会、影响舆论、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让新闻唱主角以新闻立报

我们不断加强和改进宣传报道工作,坚持让新闻唱主角,以新闻立报,将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作为新闻报道的重点,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我们坚持让真正有新闻性的报道上头版头条或重要版面、重要位置。对市委、市政府召开的重要会议,我们也尽量跳出会议报道的模式,从会议中提取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做大做足报道,尽量向读者传播更多的信息。如:2015年6月,我市外环北路项目正式开工,这是国内首个采用PPP模式运作的纯公益类项目,我们在头版头条予以报道,并配发PPP项目平面效果图,引起读者极大关注。对市政府发布的重大新闻,我们不照搬照抄材料,而是按照新闻规律,做成新闻稿,突出新闻亮点,突出信息量,不惜版面,在重要位置刊登。安庆人对石化项目非常敏感,我们在报道市政府召开炼化一体化项目试生产新闻发布会时,没有简单地照搬会议材料,而是精心地拎出老百姓关注的话题做成新闻,并做了核心提示,醒目地告诉读者7项环保措施,以及环保投资总额,确保减轻和消除环境污染,起到释疑解惑的作用。如今,“安庆发布”这个栏目,成为吸引读者眼球的栏目之一。

我们在“三贴近”方面笔头经常对准群众,精心选择报道角度,善于挖掘群众语言,用鲜活的语言表达人民群众的意愿。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既敢于报道,又能够把握,既了解来龙去脉,又分析前因后果,从不摆出说教的姿态和刻板的面孔,力求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解开思想的疙瘩、用生活中的小事阐明深刻的道理,使干部、群众通过多种形式真正得到实惠,得到真切的人文关怀。我们还高度重视典型人物报道。如2014年3月,我们在头版头条报道了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桐城樟枫村党总支书记宋福应,引起较大反响。7月,我们连续报道了岳西县主簿镇余畈村致富带头人储琳,带领村民发展茭白的事迹,也产生很大反响。我们常年开设的《安庆好人》、《安庆好故事》专栏,高密度地报道老百姓身边的好人好事,在读者中产生很大影响。

要真正做到靠新闻当家,就要有一批高质量的当家产品。为此,我们更加注重信息有效化、更加注重新闻化,密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把握好时机、节奏、力度,切实加强对住房、教育、司法、反腐倡廉、医疗改革、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当前热点问题,进行报道,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让市民从报道中得到真正想看到的新闻。开设了“党报微博”、“@问·政”、“数字安庆”等一批读者喜爱的栏目,使读者产生共鸣。

增强言论引导让时评大众化

时评是传统纸媒的强项。纸媒时评在舆论引导以及提高报纸的影响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使很多报纸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了新的优势。

我們把写好时评、写活时评、精写时评,摆在重要位置。从总编到编辑,人人都有任务,人人撰写时评。用时评引导方向,化解矛盾,鞭打落后。以导向正确、新闻性强、文风朴实、观点鲜明引起读者关注。内容涉及经济社会各个方面,贴近读者,贴近生活,短小精悍,切中时弊,说老百姓身边之事,议老百姓所想问题。比如在2013年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过程中,我们就不断用言论引导创建工作,发表了《人人文明则安庆闻名》、《脚下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等20多篇系列评论。在推动经济建设工作中,发表了《强力推进征迁》、《强力推进招商》、《800万吨要试产了》等60多篇评论。安庆日报各版都设有时评专栏,从2013年9月起,我们每周还增加了两个时评专版,评论的内容既涉及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更注重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振风论语》是我们在头版精心打造的一个时评专栏,以其短小精悍、针对性强赢得读者喜爱,逐渐形成品牌。“安青平”是一群时评写作人共同的笔名,目前也逐渐形成特色。

在时评写作上,我们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针对性强,有的放矢,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切中要害,从感情上、内容上、语言上贴近群众,把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心声结合起来,引导社会舆论,推动实际工作,为安庆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如今,安庆日报的时评已经走上了大众化的路子。所谓“大众化”,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评论队伍的大众化。以往办报,除报纸自身的评论员外,社会上的作者有限。设立时评版后,用稿量大增,社会上各行各业都有人参与进来,成为广大民众实现话语权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反映民意的重要渠道。二是评论角度的大众化。时评更加关注热点人物、热门话题,我们报纸还采用同新闻报道联动的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引起读者关注。如2015年我们在高密度报道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在每篇报道后面,都配发三四篇短小精悍的评议,有市民的,有城市管理者的,甚至还有占道经营当事人的。三是评论形式的大众化。如标题制作、语言风格等更接近大众口语。大众化的时评专栏和时评版使我们报纸产生了新的看点和市场竞争优势。

以时间为节点推出重点报道

2015年7月,为更好地展示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建设美好安庆的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进一步弘扬正能量,提振精气神,不断激发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活力,我们策划了一组年中系列报道《适应新常态创造新业绩》,聚集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围绕上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亮点新业绩,多层面展示安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举措和经济成效,多角度反映打造三个强市、建设美好安庆的丰富实践和行动景象。稿件一推出,就赢得市领导和许多机关干部称赞,也引起许多读者关注。

把握时间节点,围绕重大主题和重大活动,精心策划,推出众多大型系列报道和重点报道,坚持做到特色鲜明,有思想有深度,导向万无一失,新闻版面图文并茂,引领社会舆论,占领社会舆论制高点,这是传统纸媒的优势。这种优势,来自于传统纸媒强大的采编队伍,深入挖掘新闻的能力,来自于党报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來自于读者对传统纸媒的阅读习惯。我们每次策划重点报道,都会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收到预期效果。

2013年以来,我市经济快速增长,一大批工业项目开工或加速实施,民生保障、文化等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三城同创”,如火如荼且成效明显。市委市政府出台一揽子优化发展环境政策措施,打造“三最”城市取得明显效果。2013年12月,我们围绕这些成就和亮点,开设了《2013晒亮点》专栏,精心选题,策划了一系列有深度、有份量、市民高度关注的报道,分别在头版头条和头版重要位置刊发。文字短小精悍,注重用数字和事实说话,制作图表,作出核心提示,同时配发微评,形成报道合力。这个栏目一炮打响,栏目本身也成为亮点。我们将那些安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中的亮点,呈献给读者。如《安庆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建成投产》、《保障房还建房建设规模前所未有》、《在全省率先实现城区公办义务教育“零择校”》等。与此同时,我们还开辟“2013年终特稿”专栏,与《2013晒亮点》专栏相呼应,回顾魅力宜城发展新成果,展望美好安庆建设新征程。

2014年3月起,我们还开设了《改革创新奋发有为2014新看点》专栏,报道我市各地各部门深化改革显活力的情况,以及我市建设保障房情况、把人民路打造成明码标价示范街区等新看点。从7月下旬到8月底,我们重点策划了“安庆起来了”系列报道。围绕全市的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创新发展,进行重点策划,用数字解读、细节呈现、干群点评等方式,真实展现安庆蓬勃向上、奋发有为的生动景象,全面反映建设美好安庆的巨大成就,进一步提升全市人民科学发展、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推动全市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了报纸新闻宣传的影响力。

不断推出重点报道,并不是一味报道成绩,唱赞歌。对事关城市发展、民生的大事,我们也进行重点报道、重点监督。2015年5月,我市动员全市上下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然而,占道经营一直成为这座城市的顽疾,愈演愈烈。此疾不除,休想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我们集中很长时间,主要在二版,几乎每天都拿出3/4的版面,逐街逐路报道全市占道经营情况,图文并茂,配发市民、城市管理者、当事人、专家等即时评论。天天丢“重磅炸弹”,这是传统纸媒的优势,新兴媒体难以做到。两个多月后,我市拆除占道设施的街道越来越多,人们在思想上也起了很大变化,城市面貌一新。

(作者单位:安庆日报社)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时评安庆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鱼殇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安庆石化:驰援灾区显担当
时评的一般思路
就事说理,激浊扬清——如何写好时评作文
中秋月
党建时评
漫画·时评
漫画·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