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那么需要的“拿铁因子”
2015-09-10李梦茹
李梦茹
图/CFP
小A是我的好朋友,也是大学读书时心理系的同学,她时尚靓丽,十分懂得享受生活乐趣。但是最近一次小聚,她一脸烦恼,大呼其穷,刷爆的信用卡让她陷入了“财务危机”,面对冗长繁杂的账单,她精致的脸蛋上眉毛拧成了小麻花,“哎,真不知道我的钱都去哪儿了!”
其实,你的生活就是你的思维,而如何花钱,正是一种思维方式的体现,小A的心态大概是很多年轻新尚一族的代表,那我就以小A遇到的问题作为案例,来讲讲理财里典型心理现象分析吧。
理想自我VS现实自我
小A目前单身,住在父母家中,既无买房租房之忧,也无养孩还贷之愁,薪资在二线城市也算颇为可观。小A像所有时尚女孩一样喜欢衣服饰物,尤其偏爱名牌。翻看账目,海外代购就是一大笔数目,上个月看上了一个昂贵的名牌包包,工资搭进去大半。再来看看彩妆,小羊皮唇膏、红色指甲油,颜色美丽到不可方物,也都一一收入囊中。前阵子在高端健身中心办了年卡一张,然后特意购置了一身运动鞋和健身衣裤,刷刷刷又是两千块。此时小A七八千的月薪早已透支干净,只能靠着刷卡度日了。
分析:
每个女孩心里都有一个闪闪发光的公主梦,希望自己能像芭比娃娃一样美丽、时尚、优渥、快乐。但是,现实生活中可没有镶嵌着那道灿烂的金边,无论是名牌包包还是酒店大餐,都需要付出金钱的努力。(说到这里,小A抗议,难道我不该追求我向往的生活吗?无论是品质还是品味,名牌都的确更加出众呢!)从小A来说,无论欲望或者梦想,这本身都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和现实生活的角色错位。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C. Rogers)提出,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现实自我(ideal self)与理想自我(actual self)。其中前者是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真实感觉,而后者则是个人对“应当是”或“必须是”等的理想状态。罗杰斯主张,人格的成长在于充分实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和谐,而两者之间的冲突会导致人的心理失常和不协调,换言之,现实自我是可观存在的,理想自我是意识上决定的,要是角色有了偏差,就往往会出现混乱和矛盾。
小A的理想自我是时尚杂志里描述的样子,搭配可爱的包包,尝试新品彩妆,但是小A的现实自我是一个月薪几千块的普通都市白领,她把理想自我的生活方式提前搬到了现实生活中,这就好比想用五块钱来买十块钱的东西,购买力是有距离的,虽然能用刷信用卡来满足一时的幻觉,但终归还是要有一天来面对蜂拥而至的账单。
比起追逐更好的生活相比,当下最重要的还是先寻找与自己匹配的生活方式。以小A的聪明劲头,把平价衣服搭配出大牌的味道,以独到眼光发掘适合自己的小众潮牌,用海边跑步代替半个月不去一次的高额健身房费用,这都不是难事。买名牌包包之前,先问问自己,是不是又把它当成轻松跨步到理想生活的小道具啦?如果不是真的需要,那先放下它,去做更重要的事情。
延迟满足才是心智成熟的标志
小A讲述她的花钱经历,其中颇多一时兴起而来的意外环节。一天小A偶然在网上看到一篇帖子,叫“年轻人,你需要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看得小A热血沸腾,为了不辜负青春岁月,立即到网上订购了一张去日本游玩的机票,和好友走起京东温泉之旅,看红叶,穿和服,吃点心,另外还在机场买了好多化妆品。畅快淋漓的旅行之后,是苦巴巴的看着两万块信用卡账单发愁,只好安慰自己毕竟旅行增添了辉煌的阅历。
分析:
满足一时的欲望很简单,连小孩子都会哭着索要糖果,但学会延迟满足才是心智成熟的标志,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刷爆信用卡,只是姿态潇洒而已,但如果能依靠自己的实力抵达任何想要的地方而无需欠债,则需要的是智慧和定力。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曾做过一个心理学史上非常著名的实验,这个实验就是关于“延迟满足”。后来的跟踪研究显示,当年能坚持延迟满足的孩子,未来更容易发展出较强的社会竞争力、较高的工作和学习效率;具有较强的自信心,能更好地应付生活中的挫折、压力和困难;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更能抵制住即刻满足的诱惑,而实现长远的、更有价值的目标。
现实生活中,消费习惯恰是反映延迟满足能力的一面镜子。想淘宝,大可先把宝贝放在购物车里,一周以后再决定要不要付款,说不定那时候早就不想买了。旅行大可不必鼓吹说走就走,查好攻略,做足筹备,又省钱又有乐趣。欲望就像海绵一样容易膨胀,也可大大收缩,操控的那只手,不该是广告宣传,而是你的心智。
“拿铁因子”戒还是不戒?
对于小A来说,每天早晨端着一杯星巴克走进办公室是标配,说不上这杯咖啡有多好喝,但是身边的白领都喝星巴克。除了一杯星巴克,小A还有很多“犒劳”自己的小习惯,隔三差五在微商里订购进口水果或者零食,每个月的时尚杂志必买无疑,每个周末桑拿汗蒸一次,去电影院看两场电影,或者和三五好友出去聚餐唱K,总之精彩不断。“我不想过干巴巴的日子,但是我也知道有些开支好像是不必要的。”小A也在做自我反省。但是省下这些小钱会不会让生活变得不快乐了呢?
分析:
西方金融学上,有一个名词叫“拿铁因子”。据说有一对老夫妇,每天固定要每人喝一杯拿铁咖啡,有一天,一位理财顾问告诉他们,如果每天少喝两杯拿铁,30年累计能省下70万元,他们惊呆了。所谓的“拿铁因子”,指的是生活中的非必要开销,例如小A的每天一杯的星巴克咖啡、进口水果零食、时尚杂志等等,都是“拿铁因子”。这类开支看似不起眼,但经年累月下来,数目不可小觑,足以掏空荷包。
那是不是就该把“拿铁因子”一刀切掉呢?心理学上不会那么武断。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观和需求有着巨大差异,如果以统一的标准去认定“拿铁因子”,那么难免放弃太多,乏而无味。
如果仔细观察身边的朋友,你会发现,每个人在乎的事情各不相同,每个人的“拿铁因子”也千差万别。L先生可能对许多精英男士注重的车和表不感兴趣,但作为音响发烧友,他每年会花上数十万元在追逐顶级音响功放上。W女士可以穿着网上淘来的T恤搭配简单牛仔裤就去参加闺蜜聚会,但极度热爱旅行,每年都有出境游的计划。
从心理学上讲,每个人的兴趣点、关注点不同,只有关注到的事物才会成为需要。好比有人给你送礼物,送的礼物哪怕再贵,却不合你心意,就无法满足需要。所以,只有找出自己不那么需要的“拿铁因子”, 然后毫不犹豫地将其削减,才有现实意义,既节省开支,又不妨碍享受人生,何乐而不为?
了解自己,才能掌控生活
对生活的掌控力,首先建立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之上。只有了解自己,才会分辨哪些是自己真心喜爱的,哪些是跟风追逐的。小A看着我给她列出的清单,勾掉了星巴克、零食、时尚杂志和K歌,但坚持留下了每周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因为她确实是资深电影迷,一场好电影带来的满足感,超过了星巴克、零食和时尚杂志的总和。她感觉生活的面目清晰了许多,原来并不是越花钱越快乐,而是把钱花在需要的地方才能让快乐最大化。
理财是门经济学,也是门心理学,首先要做的不是如何去赚钱,而是如何来管理自己的生活。好的心态不止能带来心灵的舒展,还能带来物质的享受,告别月光族,踏上累积财富的道路。学会追求,也学会放手,学会衡量,也学会制约。最重要的,是踏着清晰的脚步,在未来遇到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