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珍藏的节目单:1981-1985
2015-09-10金建民
金建民
上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器乐音乐会节目单
时间:1981年4月4日、5日
特邀男高音歌唱家何纪光
这场音乐会共有十二档节目,声乐和器乐各六档。节目单上有三位独唱演员的介绍,他们分别是鞠秀芳、何纪光和常留柱。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特邀男高音歌唱家何纪光。
何纪光(1939-2002)出生于湖南湘西汉、苗、土家等民族杂居的武陵山区,自幼受民歌熏陶,七岁即在家乡的赛歌会上夺得银牌,十四岁考入湖南省民间歌舞团。1957年师从民歌手黑舒娃,学习独具一格的湖南高腔山歌唱法。1962年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王品素教授学声乐。他能自如地运用真假嗓,音域宽广,音色独特。他在这场音乐会上演唱了他的成名曲《洞庭鱼米乡》和《挑担茶叶上北京》等,轰动全场。
上海芭蕾舞团交响音乐会法国作品专场节目单
时间:19 81年4月
李坚获奖的“练兵”音乐会
这场音乐会由法国指挥家让·皮里松指挥,演奏了三部作品:比才的管弦乐组曲《儿童游戏》、拉威尔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和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
让·皮里松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和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学院,曾获贝桑松音乐节国际青年指挥比赛第一名,先后任尼斯歌剧院、巴黎大歌剧院、蒙特卡罗国家乐团指挥等,1980年起多次来中国指挥北京和上海的乐团举行音乐会。
担任钢琴独奏的李坚1965年生于上海,母亲是小提琴家俞丽拿。当时只有十六岁的他还是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的学生,参加这场音乐会两个月后,他就获得了在巴黎举行的玛格丽特·隆国际钢琴比赛第二名。可以说,这场音乐会是他最好的“练兵”。
东方歌舞团演出东方歌舞节目单
时间:19 81年5月6日
上海刮起了一股“东方旋风”
东方歌舞团成立于1962年,以演出亚非拉各国的民族歌舞为主,经常在全国和世界各地巡演,闻名遐迩。
我在1981年5月6日的日记中写道:“晚在文化广场欣赏久负盛名的东方歌舞团的歌舞晚会。报幕员由王昆担任,她那风趣的语言、自由的台风、绘声绘色的形容、恰如其分的夸张,收到了十分生动的效果,别具一格。我最喜欢远征的独唱,甜美纯朴,真诚深情。舞蹈中我最喜欢莫德格玛的《盅碗舞》,身姿柔软,如起伏的波浪,似层层涟漪,给人一种春天江水的画面。我最不喜欢朱明瑛近似歇斯底里的高叫,她只能给人一种感官的刺激,所以,她的掌声和口哨怪叫声最多”。
这台歌舞于1981年5月6日起在文化广场共演出了三十九场,在上海刮起了一股“东方旋风”。
天津歌舞剧院演出歌剧《宦娘》节目单
时间:19 81年9月
第一部“聊斋”歌剧
歌剧《宦娘》取材于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是第一部“聊斋”歌剧,成功首演于1981年,获得广泛好评。《人民戏剧》1981年第六期刊登了作曲家陈紫的评论《可贵的尝试——看歌剧〈宦娘〉随感》。中国唱片社先后出版了《宦娘》选曲的胶木和密纹唱片。天津歌舞剧院从1982年9月16日起在上海演出了十三场《宦娘》,主演:关牧村、于淑珍,编剧:王泉、韩伟,作曲:云翔、孟震、辰午,导演:王泉、王从信。节目单的设计和排版颇有古意——线装式样,白描人物画,竖排,还刊登了主题曲简谱。
上海音乐学院独唱独奏室内乐音乐会节目单
时间:1981年11月17日
日后享誉世界的音乐家
在这场音乐会亮相的学生,有的日后成长为享誉世界的音乐家。如小提琴家薛伟,当时只有十八岁,还是附中的学生,1981年7月刚获得全国艺术院校青少年小提琴演奏比赛青年组二等奖,后又屡次在国际大赛中获奖,1989年被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聘为史上最年轻的教授。担任男高音独唱的刘捷当时是声乐系的学生,曾获得巴西里约热内卢国际声乐比赛三等奖,后留学美国,多次在国际大赛中获奖,并活跃在美国的音乐舞台上。
上海芭蕾舞团演出舞剧《雷雨》节目单
时间:1981年11月
中国舞蹈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这是根据剧作家曹禺的同名话剧改编的,以开拓芭蕾民族化的道路。编导:胡蓉蓉、林心阁、杨晓敏,作曲:叶纯之,主演:杜红玲、石钟琴、凌桂明、杨新华等。该剧1981年在上海首演成功,曹禺发表了《为中国文化争光——看芭蕾舞剧〈雷雨〉有感》的文章(载《上海画报》1982年第二期),高度评价了此剧的成就。1982年5月,该剧又在第十届“上海之春”上演出,获创作演出奖。1983年,该剧组赴北京演出,北京舞蹈界召开专题座谈会,肯定其“为开拓中国舞剧事业的勃兴之路所取得的成就”“是中国舞蹈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舞蹈》1983年第三期:《〈雷雨〉声中的启迪》)。
上海音乐学院民乐五重奏组访日演奏会节目单
时间:1982年1月19日
受邀在横滨、东京、奈良等地演出
据《上海音乐学院大事记·名人录》(常受宗主编,1997年11月)记载:“1982年1月14日,我院民乐五重奏组应横滨女子高等学校邀请,在日本横滨、东京、奈良、八尾市等地进行访问演出。横滨市政府赠金钥匙一把以表欢迎。2月28日载誉归来。”该组由孙文妍老师任艺术指导,组员有青年教师周丽娟(琵琶)、学生周维(二胡)、沈兵(扬琴)、朱小萌(古筝)、苏春敏(中阮、柳琴)。这场音乐会是在位于东京的武藏野音乐大学举行的,节目包括独奏和丝弦五重奏。
第十届“上海之春”上海乐团音乐会节目单
时间:19 82年5月
一部风格清新的大型声乐套曲
这场音乐会最引人注目的是两部合唱新作:合唱音画《敦煌》(陈克词,徐景新曲)和合唱音诗《森林日记》(于之词,张敦智曲)。尤其是《森林日记》在5月2日的开幕式上首演后受到广泛好评,被认为“是一部风格清新、色调明朗、抒情气息很浓的大型声乐套曲”(石漪《来自现实生活,流入群众心灵——谈合唱音诗〈森林日记〉的创作特色》,载《人民音乐》1982年第十一期)。
中央歌剧院演出歌剧《茶花女》节目单
时间:19 82年9月
“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音乐作品”二等奖
中央歌剧院曾于1956年排演过《茶花女》,在北京、天津、西安、成都、重庆、广州和上海等地演出了两百多场。1979年,该院复排《茶花女》,译配:苗林、刘诗嵘,导演:谷风,主演:管自文、李光曦,指挥:郑小瑛,并请意大利男中音歌唱家吉诺·贝基(Ginault Bechi)来院指导。该剧获“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音乐作品评奖”的演出二等奖和翻译奖。1982年10月,该院在上海演出《茶花女》,节目单附有《茶花女》的六段中文简谱和郑小瑛撰写的《西洋歌剧音乐欣赏常识》。
胡晓平独唱音乐会节目单
时间:1982年11月11日
“从东方飞来的百灵鸟”
胡晓平当时是上海乐团的女高音歌唱家,1982年9月获第二十届柯达伊-艾凯尔国际音乐比赛歌剧一等奖。匈牙利《人民自由报》评论道:“观众和评委对胡晓平获一等奖的意见是如此的一致,这是罕见的。”
西欧音乐评论家把她和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弗蕾妮相比:“胡是初升的太阳,弗蕾妮是黄昏的太阳,都是那么艳丽。”“她把东方的美融进了西方的歌剧”,是“从东方飞来的百灵鸟”。
这场音乐会由上海市文化局和中国音协上海分会主办。胡晓平在音乐会上演唱了三轮比赛的九首选自西洋歌剧和清唱剧的曲目,还有四首中国歌曲。我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晚在音乐厅听胡晓平独唱音乐会,名不虚传,音色优美,可用行云流水喻之,给人以美妙的艺术享受。但仍有十几人中途退场,大概是阳春白雪的缘故吧。”
在上海成功举行了独唱音乐会后,胡晓平又去北京,与在同一比赛中获得特别奖的温燕青一起举行了获奖汇报音乐会。
上海音乐学院第五十四期星期音乐会节目单
时间:1982年12月19日
外表“粗糙”、内容丰富的节目单
上海音乐学院的星期音乐会创办于1961年1月15日,又名“教学实习音乐会”,每周日晚上在学院大礼堂举行,由上海音乐学院各系师生轮流演出,并对外售票,既为新作品的演出和师生的专业实践提供了场所,又为音乐普及作出了贡献。“文革”期间暂停,1981年“国庆前夕,上海音乐学院恢复了中断十多年的星期音乐会……今后将继续介绍中外古今著名音乐作品,进行适当的讲解,帮助群众逐步提高音乐的鉴赏水平。”(汪一然《上海音乐学院恢复星期音乐会》,载《音乐艺术》1981年第三期)。
音乐会共有七档节目,表演形式有独唱(男、女高音)、独奏(钢琴、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奏和弦乐四重奏。
当年的学生表演者已成长为现今著名的歌唱家和演奏家,如张建一(男高音)、黄甦(大提琴)、马新华(大提琴)、韦妹妹(小提琴)等。节目单虽然很粗糙,但内容很丰富,除了这场音乐会的节目外,还有下期节目预告和售票提示。
上海音乐学院民乐五重奏组访日演奏会节目单
时间:1982年1月19日
受邀在横滨、东京、奈良等地演出
据《上海音乐学院大事记·名人录》(常受宗主编,1997年11月)记载:“1982年1月14日,我院民乐五重奏组应横滨女子高等学校邀请,在日本横滨、东京、奈良、
二十世纪室内乐作品音乐会节目单
时间:19 83年9月
中国首部先锋派音乐作品
该场音乐会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中国音协上海分会室内乐研究会演出。后者成立于1983年1月3日,旨在学习、演奏有艺术价值的中外室内乐作品,提高室内乐演奏水平。
该场音乐会有八首乐曲:美籍瑞士作曲家布鲁克(1880-1959)的《大协奏曲》第一、二乐章,法国作曲家若利韦(1905-1974)的长笛独奏《里诺之歌》,美国作曲家伐里斯(1885-1965)的《管乐八重奏》第一、三乐章,美籍俄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舞剧《艺术之神阿波罗》选段,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的《罗马尼亚民间舞曲》,中国作曲家林德虹的弦乐合奏《思》,葛甘孺的大提琴独奏(无伴奏)《遗风》,谭盾的弦乐四重奏《风、雅、颂》。
其中《遗风》和《艺术之神阿波罗》是国内首演。《遗风》被《格鲁夫音乐和音乐家辞典》誉为“中国首部先锋派音乐作品”。《 风、雅、颂》获1983年韦伯国际室内乐比赛二等奖。这样的音乐会在当时的中国内地是很罕见的。
中国交响音乐作品音乐会节目单
时间:19 84年4月13日
有三部作品出自上音作曲系毕业生之手
这场音乐会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上海歌舞团管弦乐队演奏,地点:上音大礼堂。七部作品中有三部出自上音作曲系毕业生之手:许舒亚的大提琴协奏曲《索》、潘国醒的交响素描《湘西印象》和陈家驹的管弦乐组曲《云南民歌五首》。还有四部作品是上海歌舞团的作曲家写的:马友道、陆建华的舞剧组曲《画皮》,马友道、牟志坚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陆建华的交响幻想曲《项羽》和马友道的《舞蹈组曲》。钢琴独奏:秦萤明(特邀),大提琴独奏:黄甦,指挥:娄有辙、樊承武。节目单上有时任上音图书馆馆长的音乐理论家朱建先生的短文《写在音乐会前》,高度评价了这场音乐会。
第十一届“上海之春”民乐专场音乐会节目单
时间:1984年5月22日
《五弦琵琶谱》再现盛唐音乐辉煌
据《上海音乐志》(上海文化艺术志编纂委员会上海音乐志编辑部编,2001年6月)记载:“1984年5月14日至28日,上海市文化局、中国音乐家协会上海分会、中国舞蹈家协会上海分会共同举办第十一届‘上海之春’音乐舞蹈节。四十二个专业和业余音舞团体参加,演员三千多人,共演出节目十七台、四十一场、一百多个节目,其中新创作的作品占90%,现代题材占主要地位,一些‘上海之春’同龄人的节目开始登台。本届‘上海之春’还就歌剧、舞剧音乐、民族音乐、声乐、交响音乐、轻音乐以及音乐的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问题进行专题座谈,为《唐传五弦琵琶谱研究》《国际声乐艺术的光辉成就》作了学术报告。全国二十九省、市、自治区两千多专业和业余艺术工作者前来观摩。”观众逾六万人次。
这台民乐专场音乐会由上海电影乐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民族乐团和上海广播电视艺术团联合演出。十三档节目中有几部首演的新作品特别引人注目:民乐合奏《唐乐五首》由叶栋根据保存在日本的唐传《五弦琵琶谱》译谱,胡登跳、周仲康编配,再现了盛唐音乐的辉煌。笛子独奏《琅琊神韵》(俞逊发曲并演奏)取材于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散文《醉翁亭记》,采用大写意的手法来发展源于昆曲的主题,采用女声小合唱来代替伴奏乐队,采用对着话筒拍笛孔的新技法来模拟潺潺流水声,采用对着吹孔吹口哨的新技法来刻画醉翁的形象,是一首技法新颖、音响奇特、效果出色、意境深远的佳作。三弦独奏《边寨之夜》的作者和演奏者费坚蓉当时是民乐系的学生,乐曲创造性地运用轻滑音、敲打琴杆和鼓皮及多声部手法,生动描绘了少数民族青年在节日之夜欢歌畅舞的情景,从而荣获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一等奖。
我在1984年5月22日的日记中写道:“晚去南市影剧院看第十一届‘上海之春’的民族音乐会,楼上只坐了三分之二的观众,许多人还中途退场,节目实在不太精彩。而丝弦五重奏却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和经久不息的掌声,有些出人意料。整场音乐会的时代感不强。”
中央音乐学院实验乐团建团音乐会节目单
时间:19 84年9月9日至12日
刚在第三届音乐作品评奖中获奖的乐曲
中央音乐学院实验乐团成立于1984年9月,下设管弦乐队和民族乐队,旨在增长师生舞台实践经验,积累教材,促进创作,提高培养艺术人才的质量。
1984年9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了四场建团首演音乐会,分别是交响乐音乐会(9月9日、11日)和民族器乐音乐会(9月10日、12日)。
一批在国内和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奖的学生登台亮相,如赵家珍(古琴)、刘桂莲(琵琶)、姜建华(二胡)、叶英(女高音)、游晓(小提琴)。一些刚在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评奖中获奖的乐曲格外引人注目,如获一等奖的《丝路驼铃》(刘锡津曲)、《秋湖月夜》(俞逊发、彭正元曲),获二等奖的《空谷流水》(周龙曲)、《湘西风情》(杨乃林、李真贵、王直曲),获三等奖的《天山即景》(黄河、胡樵文曲)。
这份节目单是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当时任中国广播艺术团专业作曲的周龙先生寄送给我的。
青海省民族歌舞剧团演出藏族神话舞剧《智美更登》节目单
时间:1984年11月17日
浓郁的民族风格,传奇的浪漫色彩
青海省民族歌舞剧团成立于1950年8月,是由汉、藏、回、土、撒拉、蒙古、东乡、满等民族组合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团体,长期活跃在青藏高原,深受各族、各界人士的喜爱。1982年根据同名藏戏改编的藏族神话舞剧《智美更登》问世后,闻名遐迩,1984年作为国庆三十五周年献礼节目在北京演出,“以浓郁的民族风格、传奇的浪漫色彩受到首都观众的欢迎和赞赏”(杜鸣心《舞剧〈智美更登〉音乐赏析》,载《人民音乐》1984年第8期)。青海省民族歌舞剧团于1984年11月17日在上海艺术剧场(即兰心大戏院)演出《智美更登》。编剧:席秉伊等,编导:才哇等,作曲:施观林等,主演:杨向东等。《上海戏剧》1985年第一期刊登了傅歆的文章《浓浓的酥油茶——藏族神话舞剧〈智美更登〉赏析》。
上海市江南丝竹交流演出(市区)节目单
时间:1985年1月11日
江南丝竹的繁荣景象
据《上海音乐志》记载:“1985年1月11日,中国音乐家协会上海分会、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在文艺会堂举办上海市江南丝竹交流演出,参加演出单位二十一个,参加人员二百二十余人。”演出单位除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上海民族乐团和上海歌剧院民乐队外,其余都是活跃在市区的江南丝竹业余社团和乐队,演奏的曲目除传统的“八大曲”外,还有改编创作的新作品,展现了江南丝竹的繁荣景象。节目单上还印有中国铅笔一厂、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和上海文化用品批发公司的祝贺广告。
我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上午去文艺会堂看江南丝竹会演,四代同堂,盛况空前,可是曲目陈旧,时代感不强。”
庆祝卫仲乐教授音乐艺术生涯六十年音乐会节目单
时间:1985年11月1日至3日
博采众长,独树一帜的演奏风格
卫仲乐(1908-1997),中国民族乐器演奏家和教育家,曾任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主任、名誉主任;精通多种民族乐器,尤其擅弹琵琶;演奏风格讲究气质和气度,刚柔相济,形神兼备;博采众长,独树一帜,中西结合,融会贯通;长期从事民族音乐教学,培养了一大批音乐人才,为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庆祝卫仲乐教授音乐艺术生涯六十年系列活动于1985年11月1日至3日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系列活动由庆祝大会、学术报告会、茶话会和三场音乐会组成。卫仲乐教授在音乐会上演奏了古琴曲《阳关三叠》和《醉渔唱晚》,指挥由他创建的中国管弦乐团演奏《流水操》。他的儿子卫祖光和学生及上海民族乐团、上海电影乐团民乐队、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师生等演奏了他的传谱和其他作品,并特邀中央民族乐团指挥家秦鹏章(卫的学生)和新加坡广播局华乐团指挥家郑朝吉指挥民乐合奏。《音乐艺术》1985年第四期和《音乐爱好者》1986年第一期等都作了报道。
我第一次听卫仲乐教授的演奏是1975年12月在嘉定县安亭公社兰塘大队的粮仓里,那时我们一年级学生在那里学农,卫教授来慰问演出。后来在上海音乐学院多次听他的演奏,还在我任教十多年的“民族器乐概论”课上分析他演奏的琵琶曲《十面埋伏》和古琴曲《醉渔唱晚》,深深为他精湛的演奏所折服。1997年他逝世时,我刚调入上海有线电视台音乐频道工作,怀着崇敬的心情,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拍摄了我的专题片处女作《民乐大师卫仲乐》,荣获第十三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文艺专题节目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