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BC音乐》

2015-09-10

音乐爱好者 2015年3期
关键词:复活节岛大提琴奏鸣曲

《BBC音乐》

BBC Music

2015年01月号

封面人物是大提琴巨匠罗斯特罗波维奇,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二十多岁便获得了两部作品的题献:米亚斯科夫斯基的《第二大提琴奏鸣曲》与普罗科菲耶夫的《大提琴奏鸣曲》。罗斯特罗波维奇勤奋、踏实又不失幽默,可是风云变幻,1970年,他为持不同政见的索尔仁尼琴辩护,被禁止演出;1974年,他离开苏联,随后与夫人一起加入了美国国籍。参加慈善活动、指挥、首演委约作品,罗斯特罗波维终于迎来了辉煌的晚年。三位朋友文格洛夫、麦斯基和张汉娜也各自提供了短小的回忆。文格洛夫说:“我从未见过一个这么开朗、坦率的人,那时我十八岁,正在准备肖斯塔科维奇与普罗科菲耶夫的协奏曲,而他直言不讳地告知我他与这两位作曲家的交往。”

“当月作曲家”介绍的是被我们忽视的出生于1944年的英国作曲家迈克尔·尼曼(Michael Nyman)。他的创作充满了实验性,最早有点排斥复杂的十二音体系,从而成为极简主义风潮中的一员,但某一天却突然从十八世纪的巴洛克音乐里汲取到了力量,转向了英伦田园式的温暖和单纯。在好搭档彼得·格里纳韦(Peter Greenaway)的赏识下,他进入了电影行业,代表作《The Piano》更是赢得佳评。除了配乐作曲家的身份以外,尼曼在传统体裁,如钢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如Argo公司录制的三首)和交响曲上都有不凡建树。

BBC记者采访了马哈尼·迪夫(Mahani Teave),复活节岛上的唯一一位女钢琴家。说起复活节岛,人们可能立即联想起岛上巨大的石像,在那儿已经伫立了千百年。你无论如何也不会将巴赫、海顿、肖邦和拉赫玛尼诺夫这些作曲家与复活节岛联系在一起。但是的确有一个小姑娘每天为复活节岛上的岛民们演奏这些作曲家的作品,她就是马哈尼·迪夫。复活节岛上的人口约为五千人,每天能听到西方作曲家的音乐作品,这让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新鲜感。虽然一开始,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相融起来非常困难,但现在,岛民们都这么说:“音乐已经成为了这个小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有人会弹吉他,也会与她合奏。”文章或许在暗示,为周围的人们带来快乐才是演奏音乐最纯朴、最直接的意义。

可以发现,近来《BBC音乐》与《留声机》杂志都喜欢让音乐家们现身说法,推荐对自己一生影响最大的演出或录音,而其中多数选择都发生在他们遥远的童年,读来颇为有趣。当期“嘉宾”是德国男中(低)音歌唱家亨舍尔(Dietrich Henschel)。据他回忆,聆听贝多芬作品《第三十一号钢琴奏鸣曲》是他八岁时最震撼的经历,从此,音乐之门为他敞开。成年后,米凯兰杰利演奏的拉威尔《夜之幽灵》中的每一个音符,都深深烙入了他的脑海,而倘若没有胡格·沃尔夫的艺术歌曲,他也许永远都不会成为歌唱家。

猜你喜欢

复活节岛大提琴奏鸣曲
手机上的奏鸣曲
大提琴演奏的悲剧审美表达——以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为例
大提琴的沉静之美
复活节岛石像
复活节岛巨人像
春天的奏鸣曲
浅谈大提琴演奏中的肢体语言
复活节岛上的巨人像
动手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