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满足居家养老的刚需
2015-09-10王宇李仲文
王宇 李仲文
编者按 2004年前后,多地兴起社区居家养老试点。如今,社区居家养老在中国已走过10个年头。在各省份掀起全面推进居家养老的热潮之下,中国的居家养老也步入了最艰难的探索与实践阶段。老年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居家养老服务?“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到底如何建设?在这个10年的节点,我们去倾听那些“沉默的声音”(老人)、“实在的声音”(从业者)、“权威的声音”(专家学者)。
错位的需求与现实
12月13日,当记者走访浙江杭州市和睦街道华丰社区“巧媳妇”日间照料中心时,头脑中最先冒出的两个字便是“冷清”。580多平米的中心共有7间休息室、1间非遗工作室、1间精神养吧、1间健康小屋、1间理发室、1间多人淋浴室,但环视一圈,记者发现这里只有3位老人,其中2个在大厅里休息,1个在房间看报纸。
如今的现状也出乎社区书记应玉兰的预料。早在2006年,当地就通过政府购买的形式由社会机构为老人提供居家服务。2年前,社区决定成立居家养老中心,对辖区内老人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发现840位60岁以上的老人中,对居家养老需求最大的年龄段集中在80岁以上,而这部分人占到总人数的近1/4。“按理说市场应该广阔。”应玉兰说。
日间照料中心开放后,老人每天花15元就可以在中心休息一天,包含中餐。但让应玉兰始料未及的是,就连当初消费意愿较强的18位老人也打起了退堂鼓。在他们看来,“4个人一间房没有隐私”“中午睡个觉吃顿饭,15块钱太贵了”。
为了增加人气,照料中心曾推出长达1年的免费试住,但还是没人愿意签约购买服务。直到去年3月,中心才迎来第一位真正的客人——80岁的周船兴患有脑中风,家人给他办了日托。现在,这里的长住者只有3位,平时只有四五个人光顾。在大多数老人看来,15元钱能在照料中心购买的服务太少,相比原来的购买方式,老人宁愿有人上门打扫一下卫生。
对口的服务与调整
只知道老人有需求,但不清楚老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居家养老服务,这是很多社区的通病。杭州和睦街道华丰社区遭遇的“滑鐵卢”,被同处和睦街道的和睦社区视为教训。2013年,在着手建立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时,和睦社区居委会对区内1788名60岁以上老人做了详细的需求调查发现,居家养老的老人对床位的需求其实最低。
根据摸底情况,和睦社区对照料中心提供的服务作出了相应调整,先后在14个日托床位上添置了颈椎按摩仪、肩部按摩仪、脚底针灸按摩仪和全身按摩垫。和睦新村13幢的吴禄顺,干脆把家里8000多元的按摩床也搬到了日间照料中心,“放在家里只能我和老伴用,使用效率不高,拿到这里老邻居们都可以分享”。81岁的周新光每天都来按摩,他说,年纪大了多少会有些腰酸背痛,15分钟的按摩服务很贴心。
据社区书记李秀娟介绍:“日间照料中心对社区所有老人免费开放,全套理疗项目每个老人各项目15分钟,每天都排长队。这样反倒带动了老年食堂,现在每天平均可以卖出100份。”不仅如此,照料中心还开设了养生茶吧,根据季节变化,每天上午为来这里的老人提供不同的养生茶。照料中心最近还买了泡脚桶,准备推出中药泡脚服务。令周新光遗憾的是,他在家最大的麻烦是洗衣服,但这项服务目前还没能开展。
翘首以盼的刚需族
实际上,如同买房一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同样存在“刚需族”,但目前的开展情况往往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陕西西安灞桥区席王街71岁的王祥江,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轮椅上度过。2011年,他摔断胯骨,自此行动不便,67岁的老伴每天单是扶他上下床就要累出一身汗。这两年,老伴的风湿毛病越来越厉害,手一用劲就疼得厉害。于是,住在城市另一头的女儿不得不隔两天就回来搭把手。“来回坐公交车都要1个多小时,因为我,老伴和女儿都比一般人老很多,女儿才49岁就长了半脑袋白头发。”王祥江说。
上个月,王祥江又让老伴去席王街汽配社区养老服务站咨询,是否可以让他白天过去吃住,再次遭到婉拒。两年前,他就得到过同样的答复,“不接收失能老人”。“看到老人们在那里吃饭,看电视,唱歌,还有人帮忙量血压,我羡慕得舍不得走。”
同是刚需,上海闸北区天目西路75岁的施毕光(化名)对目前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也不甚满意。2013年,天目西社区托老所开业,他就交了360元服务费,可没呆几个月,他就觉得活动太少,没啥意思了。“住得近的老人中午来搭伙吃顿饭就走了,整个两层楼冷冷清清。”
去年11月27日,记者在天目西社区托老所看到,到了中饭时间也只有3个老人。二楼的4个休息室,有20多个位子,配有电视机、空调,但1个人都没有。在乒乓球活动室,球台落了一层灰,还放着其他杂物。施毕光说,这里平时的活动只有看电视,一周唱一次歌。“如果只是吃饭,12块钱也可以在外面吃一顿了,何必跑这里来?还不是想这里有人相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托老所投入了10多万进行了改装、配备设施,“没想到使用率这么低,两年里一共只有七八个老人来过”。
个性化的差异服务
在一些探索者眼里,很难用定论来概括某个社区的老年人的真实需求是什么,这涉及到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地域文化、健康状况、购买意愿和支付能力等诸多因素。
起步于2006年的上海市静安寺街道青凤服务社,如今已建立起全国颇有名气的居家养老模式。作为开拓者,负责人方佩儿当时曾调查了3个社区280位独居老人的需求。“17%的老人面临吃饭难,居首位。”于是,她与华东医院职工食堂合作,服务社负责送餐。2012年,方佩儿又建立起独居老人平安关爱网络,让544位社区志愿者、家政服务员和803位孤老、独居老人结对,每天通过上门或打电话的方式与老人建立固定联系。
这两年,方佩儿也对静安寺街道236名高龄、失智、失能老人进行了评估。其中,完全不能自理的有79人,基本不能自理的有35人,部分不能自理的有122人。有112人由亲属照料,43人由家政服务员照料。“很多照料者希望从繁重的护理中解脱出来,哪怕几个小时也好,这又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了切口。”方佩儿说,她仍看好居家养老服务的前景,对独居男性而言,吃饭是第一问题,而对失能老人,护理服务是他们的第一需要。于是,青凤老年生活护理服务社开始跟医院合作,请擅长老年病治疗保健的医生为700多名居家养老服务员做护理培训。
(摘自《快乐老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