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合江县出土《宋故侯居士墓志铭》碑文之初步整理

2015-09-10王陌潇张萃平

文史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合江县居士墓志铭

王陌潇 张萃平

一、《宋故侯居士墓志铭》出土简况

2013年4月初,四川省合江县榕佑乡永安村十四社境内发现了规模庞大的宋代墓葬群,引起了合江县文管所等当地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当地政府的配合下,合江县文管所组织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出土了墓志铭《宋故侯居士墓志铭》一方等文物。

经文管所专家测量,《宋故侯居士墓志铭》高120厘米,宽70厘米,宋体书,竖行26行,满行46字,全文计1145字。

墓志铭由朝奉郎、前知雅州卢山县主管劝农公事、兼兵马都监黄皋撰文,开封进士孙宗孟篆额,泸州进士先自治书丹。

二、《宋故侯居士墓志铭》碑文之内容

为方便查阅,笔者将碑文照录如下。由于笔者学艺不精,故有个别图像清晰的异体字未能辨识,或者辨识亦可能有误。此外,笔者暂时加以现代标点,并作空格断句。如有不确,请各位师友指正。

篆书标题:

宋故侯居士墓志铭

墓志铭正文:

朝奉郎、前知雅州、卢山县主管劝农公事、兼兵马都监黄皋撰。∥[1]

近世葬者必乞铭,□□[2]其墓,从古制也。而议者乃谓:“官无显业,士乏著行,不如其已。”噫嘻,此言过矣。夫欲为是铭,盖将传斯名于不朽,其行□虽未能传远,亦或行一乡与一时,彼得以观其铭,则已心知善为可为,而恶为可避。故当矜[3]慎自勉,以冀身后之名者有矣。后之人又能揄扬夸大,以为显亲之孝,则皆为善之人耳。人乐为善义,当共成齐名,以助风教,岂宜抗责备之论以扼之哉?承节郎侯时英泣谓皐[4]:“兄弟不夭,遽[5]失所怙[6]念,终无以为冏极之报,独惟吾先人平生行事犹在,大惧其泯渂不传。”丐予铭之,庶少赎时英兄弟不孝之罪。皋既过前言之不恕,重以时英兄弟恳切,而所录行状有足嘉者,铭将何辞?

居士讳鸣,字信臣,姓侯氏。其先资中人,曾祖光,祖继迁,父贯,皆晦德不仕。继迁因游泸州,过安乐山,爱之,遂徙居为合江人。居士为儿时,常聚沙土,以像佛塔为戏。其父遣从斈[7],乃密取佛书读之,若有得者,徐谓人曰:“世为五斗粟折腰,孰若了一性,悟自己,本来进取,非吾计也。”事父母毕丧,以孝闻。

季父母无子,事之愈于所生,奉其丧礼弥谨。善经画生事,区处家人如官府,凡利之人各有所专。故居士不劳,常操赢余以足用度。靖康[8]初,∥朝廷下劝诱助国之诏,居士曰:“方时艰虞,智者献谋,勇者竭力,富者出财,其为忠义一也。私藏无益,孰若推之少资国计邪?赏则吾不觊也。”未几,命下,补其子时英右职。曰:“汝以忠义得官,当思其名以□□□□。”识者重其言。乐于教子,储书满屋室,辟广宇,招名士教导。由门馆登第者三数人,诱训诸子不严而服其教。□□□□□□饮尽欢,往往达旦,一日无客则不乐。喜酒健啖,至老不衰。能赒人之急,贫者随宜给济,病者奉药粥,死者具□□□□□葬,有求墓田者不取一钱与之。以故,亲旧、伎术、士人,愿舍于其侧者十七八。持释老戒甚严,每斋蘸[9]必精洁,寅奉云车风马,间有异应,见者服其至诚;市牒以度僧道,至名山胜刹,则捨[10]财设供,皆本于好施然也。僧道得度,有诣谢者□□“释迦老子正宗具在,如水现月,如云出山,随取随得,斈道及佛当精进以求,其心为明了人。吾虽不出家,未尝一日不□□□,好尚信向此。”

绍兴[11]元年夏,忽婴疾。诸子求医,不许。乃曰:“脩[12]短,死生有命,就医求活,诚非达者。吾死汝等记□□□□□□□。”诸子□□召医,从之。对医者语如平时,但不进药耳。一日,或命长孙定国侍纸笔,亲书二偈[13]:“□□□□□□,□□□□烦恼。今朝撒手归家,流水落花依旧。又曰:“一生兀兀岂曾闲,今日辞乡别世缘。泥牛绳断牧童去,伏□□□□□□”。□□,七月二十五日卒。

呜呼,居士斈佛出于天性,童耄一如,终悟禅识。二偈虽不事辞律,而照了如此,所得□□□□□□有六。生五子:长曰甸,早卒;次曰时英,承节郎;次曰时升、时敏、时用,皆业儒,有进望;一女适进士李兢厚,分予□□□□□七人。诸孤卜以绍兴四年二月十七日奉其丧,葬于合江县龙子山震岗之下。铭曰:形不离俗,而有佛心。俗未断缘,所作爱钦。照了知归,龙山之阴。一世去来,自无古今。

绍兴四年岁次甲寅二月,□□□开封进士孙宗孟篆额,泸州进士先自治书丹。

三、小 结

2013年四川省南部的合江县出土的这方宋代《宋故侯居士墓志铭》,铭文起草者为黄皋,该人在《宋史》无传。

从墓主侯鸣的铭文可知,侯鸣生前为宋代庶民居士,家世、生平、子嗣、生平事迹均较清楚。

该墓志铭系首次考古出土,为此前所未载,不仅可补《全宋文》之阙,而且,这1145字的文字记载,为学界研究四川南部区域社会,以及宋代居士文化尤其是庶民居士文化、儒释道三教合流,提供了重要史料,是研究宋代社会史、艺术史、思想史的新资料。

注释:

[1]“∥”符号为原墓志换行处,下同。

[2]“□”符号为原墓志出土时缺失处,下同。

[3]音jīn,怜悯,庄重。

[4]同“皋”。

[5]音jù,仓促;惊慌。

[6]音hù,依靠。“怙恃”为父母的代称,“失怙”指父亲去世。

[7]音xué,同“学”。下同。

[8]北宋钦宗赵恒年号,时值公元1126—1127年。

[9]音jiào,亦称斋醮科仪,道教仪式。

[10]同“舍”。

[11]南宋高宗赵构年号,公元1131年—1162年。

[12]音xiū,同“修”,修短即长短。

[13]音jì,“偈”,即“偈陀”,义译为“颂”,佛经中的唱词,此为高僧、佛徒临终所念的短语。

(本文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2014年重点项目《中国西南区域传统摩崖造像的艺术史研究:以四川泸州地区摩崖造像的文化传承、习俗及艺术价值为中心》【王川主持,项目代码:14DFWH00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 王陌潇:四川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

张萃平: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硕士生

猜你喜欢

合江县居士墓志铭
青塘居士诗词选
成双结对
墓志铭也可以很幽默
合江县气温降水变化特征分析以1957—2017年为例
《尹源墓志铭》考释
合江县中学生体育素养现状研究
趣味语文
墓志铭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探讨
合江县 织农技人才“送课下乡”助力扶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