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金融合作惠及双方关乎全球

2015-09-10金姬

新民周刊 2015年38期
关键词:亚投行经济

金姬

美联储为中国不加息?

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专机抵达华盛顿的7天前,美国给中国献上了一点诚意: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以下简称“美联储”)9月17日宣布,美国将继续维持接近于零的联邦基准短期利率政策。

时隔近十年的“首次加息”并未出现,中国因素不容忽视。美联储主席耶伦(Janet Yellen)在9月1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多次提到“中国”:“中国和新兴市场是美联储的关注重点。8月金融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中国风险,重要的新兴市场都受到负面影响,新兴市场出现资本外流。”

为刺激经济恢复,从2008年12月开始,美联储在金融危机开始后大幅削减利率,并一直维持超低利率(接近于零)的水平。2014年10月,美联储结束其长期资产购买计划,已实施两年的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宣告结束,但联邦基准利率一直维持不变。

分析人士称,由于担忧全球经济放缓、美国持续的低通胀,以及全球股票市场的波动,美联储打消了在9月份加息的可能性。而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以及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加剧了美联储对美国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首先是2015年6月下旬的“股市巨震”惊动全球;随后,人民币在8月11日“新汇改”后贬值约3%,直接引发新兴市场股市、汇市受挫,欧美股市也出现震荡。也正是从那时开始,美国市场开始讨论,美联储可能会因市场动荡而推迟加息,以便进一步观察情况。

美国金融市场也反映出中国对美国加息造成的影响力。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预计将在2015年10月和12月份的货币政策会议继续讨论加息问题。有分析猜测,2015年年底前,美国央行可能提高短期利率0.25个百分点;2016年美国基准短期利率可能提高至1个百分点。但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期货表明,2015年年底前加息的概率已经跌破了50%,较年初的95%大幅下滑。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中国金融市场大幅动荡的冲击影响,包括中国政府救市、引导人民币贬值和经济减速等。

其实,从某种角度来看,美联储不加息是对中国的“投桃报李”。《华尔街见闻》指出,中国人民银行在8月中旬引导人民币大幅贬值,这使得美元对人民币相对升值。而美元升值将打压美国出口、令进口变得更廉价。与此同时,美国企业的海外利润将降低,美国非美元方面的劳动力成本大幅增加。这就令美元升值达到和加息一样的效果。

东方巨龙搅动金融格局

9月17日,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第七轮中美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的美方代表时表示:“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有责任加强对国际经济合作的引领,维护国际金融稳定,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增强世界经济长期增长潜力。”

二战结束以来,世界金融体系由美国和发达国家一手打造和主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亚洲开发银行(ADB)等多边国际金融机构,从股份安排和投票决策机制等核心治理机制,保障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意志得以顺利实施。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章玉贵指出,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全球抗击打能力较弱经济体造成的冲击,直到今天依然未能彻底修复。此轮危机在将全球自2003年至2007年黄金发展时期所取得的成果吞噬殆尽的同时,也给全球经济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不确定性,全球经济或将因此步入十年寒冬。

尽管之后在全球经济火车头——中国的一揽子刺激政策带动下,在全球20个最重要经济体(G20)经济政策的局部协调下,各国相继迎来弱式复苏,但整体而言很不稳定,基本上是在假性复苏与局部衰退之中徘徊。而在这7年间,主要发达国家不时启动的量化宽松政策,在损人并不最终利己的同时,也为全球经济发展与金融稳定注入了新的不稳定因素。

2015年1月21日,美国纽约证交所。

因此,由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缩写AIIB,以下简称“亚投行”)和“新开发银行”(New Development Bank,即“金砖银行”)在2015年的成立,无疑为国际金融秩序注入新力量。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也希望以此改变亚洲金融体系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格局。

对于中国之所以自己主导建立金融机构,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资深研究员罗伯特·卡恩(Robert Kahn)认为,现存金融机构并没有为新兴经济体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项目荣誉研究员哈维尔·索拉纳(Javier Solana)则认为,“原因在于美国等国并没有给予中国与其经济实力相匹配的世界地位”。

章玉贵认为,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的经济与金融实力依然雄踞世界第一,但与7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1945年,美国的经济规模相当于资本主义世界的60%,全球经济总量的45%;黄金储备高达200亿美元,占世界黄金储备的59%,以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的75%。

2014年,美国尽管依然是全球第一大黄金储备国,8133吨的官方储备相当于中国的5倍。不过,这点家当很难确保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美国能够拿得出手的“干货”越来越少。如今,美国经济已从70年前的占据世界45%的份额下降到不足1/4。而中国的经济总量达到美国的60%。中国更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外储大国与贸易大国。美国财政部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中国在2015年7月份减持304亿美元美国国债,持有总额为1.2408万亿美元,但中国仍是美国第一大债权国。

美中经济实力的此消彼长趋势不仅令华尔街金融寡头们不时感到如芒在背,甚至令战略大师布热津斯基都担心美国有朝一日终将失去霸主地位。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亚洲问题高级研究员黄育川提出,中国正在成为一个超级大国,但又不同于其他世界大国,“中国并不想谋求全球性的权力,只是希望作为更富有建设性意义的地区性大国拓展自身的核心利益”。

亚投行协定签署仪式举行。

以亚投行为例,如今已吸引了区域内外57个国家的加入,包括不少美国盟友。8月25日,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第六次谈判代表会议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闭幕。亚投行各意向创始成员国以共识方式推选中国前财政部副部长金立群为亚投行候任行长,并一致通过亚投行初始阶段预算。金立群表示,他领导的临时多边秘书处当前的工作重心是敲定运作和金融政策,为年底前的正式开张铺路。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陈绍锋指出,鉴于亚洲庞大的基建市场,亚投行的定位、运作特点及其与其他机构的互动,有助于国际公共产品的提供,同事又在规则设定、霸权制衡、经济治理、同业竞争等方面对美国主导的地区秩序带来一定冲击。

而已经落户上海的“金砖银行”,目前处于敲定运营政策和招聘员工阶段。副行长马斯多普(Leslie W. Maasdorp)在复旦大学举办的“新发展观和金砖合作”国际研讨会上表示,“金砖银行”是对既有国际金融治理秩序的有益补充和完善,可以看作是国际金融界的Uber。

对于没有加入亚投行和“金砖银行”的美国而言,对挑战自己金融霸权的这两大新生国际机构难免心存芥蒂。奥巴马曾在2015年4月公开表示,自己原则上并不反对亚投行,但称该行提供融资的项目会有滥用资金的风险,除非建立起类似于世界银行和IMF采用的指导规章。

据悉,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之间达成主要共识和多项成果,金融合作的成绩尤为显著。

例如,中美双方确认在促进强劲和开放的全球经济、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稳定的国际金融体系方面拥有共同利益。中方在维护、进一步加强并推动国际金 融机构现代化方面有重大利益,美方欢迎中方不断增加对亚洲及域外地区发展事业和基础设施的融资支持。

美方的态度充分表明,这个世界不再是美国一家说了算了,至少中国作为新兴国家代表应该享有的合理地位。

中美金融合作一揽子计划

习奥峰会期间,鉴于中国在全球经济事务中的参与度和参与能力不断增加,美方欢迎中方在国际金融框架和拓展的双边合作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以应对全球经济挑战。为此:

(1)中美双方承诺强化多边开发融资体系并使其现代化。双方决心通过提高其资金能力、改革其治理和提升其有效性和效率,继续强化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发展银行、泛美开发银行。与发展阶段相适应,中方不仅将作为股东国和借款国,还有意愿有意义地在所有上述机构中提升作为捐款国的作用。

(2)中美双方再次确认,通过对多边开发银行下设的国际开发协会、亚洲开发基金和非洲发展基金的强有力的捐款以满足最贫困国家的需求,是十分重要的。中方将按照其自身能力有意义地增加其对多边开发银行软贷款窗口的捐资。

(3)中美双方承诺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机制下加强合作,并继续完善IMF的份额和治理结构。美方承诺尽快落实2010年IMF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并再次确认份额的分配应继续向具有活力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转移,以更好地反映IMF成员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权重。

(4)中美双方承诺在尊重受援国所有权的前提下,通过多边开发银行在第三国开展发展融资合作。

(5)美方欢迎中方承诺年底之前根据IMF特殊数据发布标准(SDDS) 披露经济数据,也欢迎中方在提高透明度方面所做的持续努力。美方支持中方关于进一步推动金融改革和资本市场改革的承诺,相应地,美国重申在人民币符合IMF现有标准的前提下支持人民币在特别提款权(SDR)审查中纳入SDR 篮子。

(6)中美双方期待继续就便利在美人民币交易和清算的机制问题进行讨论。

(7)中美双方欢迎根据2012年达成的高层联合声明成立出口信贷国际工作组以来,在官方支持出口信贷新的国际指导原则谈判工作中取得的重要进展。

猜你喜欢

亚投行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拥抱新经济
多赢共赢的好事情——“亚投行”探析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