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足够大,足够施展军事智慧
2015-09-10姜浩峰
姜浩峰
在北京阅兵并宣布裁军30万人的同时,多家美媒报道称,5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在白令海峡的阿拉斯加海岸出现,这是美国军队首次在该海域发现这种情况。
从来只听闻欧美列强的军舰抵近中国。解放战争时期,英军“紫石英”号横亘长江,遭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击,落荒而逃。从此外国舰只随意进入中国内河的历史不复存在。《朝鲜停战协定》签署以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感叹道:“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然而,即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外国舰只乃至空中力量抵近中国侦察的事,从未断绝。谁又曾料到如今中国水面舰艇悄悄开到了美国家门口?
“这不是威胁。”尽管美国国防部对中国舰只出现在阿拉斯加海岸如此评价,却仍难以消除美国媒体的无端炒作。
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之前,中国国内媒体亦报出几则军工研发的消息。从中可管窥出,中国在诸多军工领域,正在有所突破。当然,来自俄、日包括美欧等国的媒体,则爆出了几番几欲咋舌的消息,其中种种用意,恰需明辨。
从外空到海疆
“近日,我国试飞中心某新型高超音速验证机试飞成功。”一则消息石破天惊!最早发布此新闻的环球网披露,“该型飞机任务剖面特殊、飞行方式独特,飞行速度和高度更是远超试飞中心成立以来所有其他试飞机型。此次试飞实现了试飞中心在高超音速试飞领域的突破,标志试飞中心在该型机试飞技术领域内更加成熟。”
SR-72高超音速飞机效果图。
关于中国高超音速飞机最吸引眼球的信息则是——“或与美国的SR-71‘黑鸟’战略侦察机大体类似,而其飞行速度显然已经超过此前创下速度纪录的SR-71‘黑鸟’战略侦察机。”
据公开资料显示,SR-71“黑鸟”最大速度为3.2马赫至3.5马赫左右,还未达到高超音速的级别。早在2013年,本刊即曾报道过,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负责高超音速技术的部门经理布莱德·利兰承认,该公司的“臭鼬工厂”(Skunk Works)正在研发6马赫的SR-72“黑鸟之子”。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智库国际评估与战略中心中国问题专家里克·费舍尔则率先向美媒披露,中国亦在研发一款高超音速飞行器。费舍尔将之称作“Wu-14”。费舍尔说:“这是一种飞行在大气层边缘的武器,甚至能达到10倍音速!也就是说每小时可飞行超过1万公里!”
综合相关报道可知,在中国科研人员眼里,正在研发的是一种跨代式的飞行器。为此,科研人员付出了艰辛努力。比如“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张立丰,加入试飞团队才一年多,如今已是任务规划核心成员。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张立丰天不亮就进场开展任务设计工作,一遍遍地试验,一次次地修改。作为现场技术负责人的刘尚民研究员从制定试飞计划、试飞方案,到实际任务书的编制都做到亲力亲为,给年轻人起到表率作用,终于让新型高超音速验证机试飞成功。
如果单以费舍尔所称“大气层边缘”、“10倍音速”等云云来判断,无疑SR-72和中国正在试飞的高超音速验证机是类似款。
9月18日,环球网再次爆出——2016号歼20飞机首飞。歼20系备受瞩目的国产新型隐身歼击机。江湖地位与美国F22、俄罗斯T50类似。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造价昂贵,美军一直以来对F22的采购量讳莫如深。同时,为了节省开支,美军和诸多盟国包括日本共同研发较为轻型也较为廉价的F35,未来,美军将采取轻型机F35和重型机F22搭配使用的方案。
在第四代歼击机(俄称第五代)研发过程中,中国也有类似美国的高低搭配方案。有媒体指称中国的四代机研发面临重重困境,然而恰恰是9月14日,美国《防务新闻》(Defence news)网站报道称:“负责F-35的空军官员说,如果到10月1日2016财年预算无法通过而采用持续决议案(CR)方式拨款,将影响F-35的软件开发。”可见,美国的新武器研发也绝非一帆风顺。
除了高精尖飞行器之外,尚未装备弹射起飞和核动力航母的中国,亦在电磁弹射器方面开展研发。前总参上校岳刚曾向《新民周刊》表示:“弹射器是航母一个重要部件,它可以提高舰载机作战效能,保证其满油满弹下起飞作战,比滑跃起飞作战能力高一至两倍。”目前美军现役10艘尼米兹级航母,几乎全都采用蒸汽弹射器。中国唯一的航母“辽宁”号,属于俄罗斯库兹涅佐夫级,虽然排水量高达67000吨接近尼米兹级70%,但假设将弹射起飞和滑跃起飞的因素算进去,则单艘“辽宁”号与单艘尼米兹级接战的话,战力仅及其三分之一左右。外加尼米兹级系核动力,能够长期巡航海上,而“辽宁”号采用8台蒸汽轮机供给动力,无力经年累月漂泊海上。
尽管如此,2012年9月25日服役的“辽宁”号航空母舰,一旦形成战力,仍是西太平洋上绝不容忽视的力量。2013年11月,“辽宁”号从青岛赴南海展开为期47天的海上综合演练,其间中国海军以“辽宁”号航空母舰为主编组了大型远洋航空母舰战斗群,战斗群编列近20艘各类舰艇。这是自冷战结束以来除美国海军外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单国海上兵力集结演练,亦标志着“辽宁”号航空母舰开始具备海上编队战斗群能力。其时,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曾称:“中国航母不是‘宅男’,肯定要远航。”今年5月,在发布《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之际,杨宇军更是向媒体通报称:“关于下一步航母发展问题,中方将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需要进行通盘考虑。”可见,未来中国绝不会仅仅攒着一艘“辽宁”号而已。
从进出大气层的高超音速武器,到第四代隐身战斗机,再到海上霸王航空母舰,那架势貌似从外空到海疆,美国有什么中国就有什么。特别是针对中国“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即将发射,外媒揣测不断。9月20日,从国防科工局传出消息称,“载有‘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合练产品的专用运输船当日从天津港启航,驶往航天发射场,将与先期抵达的探月工程三期探测器合练产品共同开展发射场合练任务。”
据称,“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研制,是我国全新研制的、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具备近地轨道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的运载能力,能够将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提升2.5倍以上。该火箭计划在2016年择机进行首次飞行试验。之所以将发射场从以往的酒泉等内陆地区移至海南,在于其足够粗大,以至无法通过铁路运输来完成装运,特别是无法通过中国西部诸多山体隧道。俄罗斯《航空港》甚至分析称,因为“长征五号”的诞生,美国把中国确定为“太空领域的头号对手”,因为“长征五号”的服役,将使中国有能力发射性能堪比美国卫星的重型卫星,与美国展开争夺太空信息阵地的行动。其原因在于“长征五号”能使得中国卫星组网大幅提速,从而拥有与美国争夺“制信息权”的能力。
外媒关注的领域不仅仅在太空、航母和隐身战斗机。
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报道称,“解放军可能在战舰和核潜艇上部署海基长剑-10巡航导弹。该型导弹不仅能攻击陆上目标,还能打击移动中的战舰。”
英国《经济学人》报道:“解放军开发出一种能操控导弹实施机动飞行的先进雷达。”《经济学人》甚至援引美国退役少将麦克瓦登的话说,“因为此种雷达能够向解放军的中程导弹提供支持,使其以每秒2千米的速度精确攻击水面舰艇。”
西班牙《阿贝塞报》则报道称,“解放军可能通过实战演习展示其三军联合电子战能力。”英国《今日中国防务》称特殊雷达能提供军方“领海领空电子清单”。日本《神户新闻》则认为,通过此种雷达,参加演习的海陆空三军能比较全面地掌握电子战态势。
与“小兄弟”合纵连横
中国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时,射程1500公里的东风21-D岸对舰导弹的展示特别亮眼,因为当年“台独”猖獗时,大陆也随之发出动武警告,美国派遣两支航母舰队驶近台海,向中国示威。东风21-D岸对舰导弹的研制成功意味着一旦台海发生军事对抗,美军航母将难以靠近台海,它们在距离中国东海岸1500公里外才是安全的。东风21-D参加阅兵,不仅表明了能力,也表达了决心。有军事专家指出,这就是中美之间用行动进行实质性对话,行动是最好的语言,而且,行动是最准确的语言。领导人友好见面是无法表达的。
目前中国的优势不在军事,而在经济方面,军事和外交是维护经济利益的手段,最终服从于经济。中国的“一带一路”等一系列与亚太周边国家经济“捆绑”在一起的做法,是瓦解美国试图在亚太拼凑针对中国的军事联盟有力应招,可谓“釜底抽薪”。 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著名军事学者倪乐熊认为,以经济对抗军事可看作李德哈特“间接战略”在国家大战略方面的应用。以经济优势制衡美国的军事优势,同时稳步发展军事现代化以接近中美军事平衡。
外媒的各种报道,恰需明辨。倪乐雄说:“中美两国军事力量在太平洋地区是一种相互牵制、相互制衡的关系,它们都服务于自己国家的核心利益,它们当然也可以成为合作伙伴关系,这取决两国关系的性质变化而定。中国海上军事力量主要任务是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安全,保障近海重要交通航道安全,并试图确保国家海上生命线无虞,即除了确保国家东南沿海重要地区安全外,拓展远洋护航能力和作战能力。在外交功能上,使自己世界大国形象更加丰满。”
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力量主要目的是维护现有亚太地区均势格局,遏制中国的所谓“扩张”。
在和平时代,对付潜在对手预先联合的途径主要体现在外交作为上。倪乐熊说,军事固然是重要的后盾,舞台还是在外交层面。既然对手搞“合纵”,那就回敬以“连横”。最近中国海军与马来西亚海军的联合演习非常地意味深长,与韩国总统朴槿惠出席中国大阅兵有同样意味。这都是应对美国在亚太拉小兄弟的“正着”。
大国重器与军事合作
在中外媒体纷纷披露中国诸多先进武器发展状况的同时,中国外交部在相关记者会上,则一再强调——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将与奥巴马总统进行战略性沟通。双方的合作领域,包括了两军合作。
其实,早在今年2月,白宫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宣布美方已正式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时,白宫即在同日发布最新版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其中特别提到:“当前美中合作范围‘前所未有’之广泛,美方反对‘“两国对抗不可避免’的说法。” 《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作为指导奥巴马政府未来一年多对外交往的纲领性文件,先后10余次提及中国,阐述了美国政府发展对华关系的基本立场。
传中国将进行反卫星试验。
赖斯当时就美中关系表示,美方希望扩大与中国的各领域务实合作,认为美中关系是对21世纪“起决定性作用”的伙伴关系之一。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虽然称,美国依然对中国军事现代化保持“警觉”并反对任何通过恐吓解决领土纠纷的做法,但当前美中合作范围确实“前所未有”。报告高度赞赏美中就碳排放达成的共识,认为这是一项“突破性”承诺,巩固了全球就应对气候变化达成的共识。报告还称,美国欢迎一个稳定、和平、繁荣的中国崛起,寻求与中国发展建设性关系,造福两国人民,携手推进亚洲与世界的安全和繁荣。美国寻求与中国在共同面对的地区和全球性挑战方面加强合作,如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经济增长以及朝鲜半岛无核化。
当时,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提到中国于2013年在东海划设防空识别区,亦提到南中国海局势也日益紧张。认为中美双方应通过制定行为准则,确定军机接近和跟踪的规则,避免偶发性冲突。实则,在去年的元首会谈中,双方就制定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机制和避免海空冲突行为准则达成协议。在那之后,双方空军相关人士又继续磋商,于今年8月之前就基本内容达成了协议。
9月初,习近平赴美行前,五角大楼官员竟然首次证实,美国军舰迄今没有进入中国最近在南海人造岛礁的12海里以内,美国飞机也没有直接飞越这些新造岛礁。美国国防部亚太事务助理部长施大伟和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在美国国会参议院军事委员会9月17日举行的听证会上作出了这项表述。美国鹰派、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麦凯恩为此称:“美军回避这些新造岛礁的12海里范围等于是接受中国对这些岛屿拥有主权的主张。”麦凯恩批评奥巴马政府没有在南海挑战中国填海造地,并敦促美军舰船和飞机和平地进入这些岛礁的12海里范围内巡逻。
然而,不妨看看习奥会达成的共识——基于双方于2014年11月在中国签署的关于“两个互信机制”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完成了关于空中相遇安全和危机沟通的新增附件。双方同意继续就“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信任措施机制”的其他附件进行磋商,并深化在人道主义救援减灾、反海盗、国际维和等双方共同感兴趣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甚至,双方将推动中国海警局与美国海岸警卫队签署合作文件,促进两机构在人员往来、船舰互访、情报信息交换及共同打击海上违法犯罪等方面开展合作。
习近平曾在多个不同的场合,表示出“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倪乐雄对此表示,按照他的理解,这句话旨在表达中方的良好愿望,且具有多重含义。“首先,中国愿意奉行和平发展或曰和平崛起的外交政策;其次,中国与他国打交道不持‘零和博弈’原则,而奉行‘双赢’的原则,尤其在遇到具体矛盾冲突的问题上,将努力贯彻这些原则;第三,中国愿意同美国和其他国家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第四,中国不会奉行‘损人利已’的外交政策,把自身发展建立在践踏他国正当利益的基础上;还有就是,这种良好愿望的表达的背景是充分考虑了目前中美实力现状。”倪乐雄告诉《新民周刊》记者。同时,倪乐雄还表示,“愿望本身不能代替现实,表达良好愿望是一回事,愿望能否实现是另一回事。是否完成所愿,这不完全取决于中国,至少一半取决于外部环境或者对手如何互动。国际社会的冲突与和谐是一种互动关系,不是单方所能决定的。中国能否实现和平发展的愿望、避免重蹈西方国家过去通过战争崛起的覆辙,并不完全取决于中国的良好愿望和自身努力,还取决外部环境的良性互动。尤其当中国自身尽到最大努力后,这就完全取决于外部环境因素了。”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以自身实力为依托,发展可以发展的各类高精尖武器,发展大国重器,也就无所谓外人置喙了。太平洋足够大,不仅容得下中美两国,更足以施展军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