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历史,历史改革
2015-09-10颜强
颜强
这是一份历史性的改革方案,不仅在中国,而且是世界性的,“因为还没有哪个国家的中央政府会以政策文件的形式宣布足球的改革”,这是英国FMMI足球管理公司董事丹·弗莱彻给我的邮件中发表的感慨。
《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媒体称之为“国五十条”,确实创造了一项足球的历史纪录,其发布高度和社会影响广度,都是空前的。此前任何国家在足球发展上,都没有过如此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和推动。在国际范围内,也很难找到一份相似文件,能如此完整详细地规划足球改革。中国足球得到了一个历史契机,一个终于可以成为社会主流生活方式的机会。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社会对于“改革”这个概念的认知,已经有着丰富经验。足球改革和经济改革不同,这次全面改革不仅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和生产力释放,更是重新架构足球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正因为中国社会对改革的认同,《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问世激起的反馈,更是仔细的阅读琢磨以及谨慎的乐观,这才是成熟健康的态度。方案一出台就山呼中国足球春天来了,为时过早。改革会拆掉许多高墙,打开很多扇大门,但改革过程的艰辛与挑战不容低估。
从近期规划中就能看到:如何真正让中国足协和国家体育总局脱钩?脱钩之后的中国足协将如何组成,扮演怎样的角色?中国足协不可能作为单一机构,去承担足球全面改革和未来足球发展任务,那么,未来部际联席会议又将由谁来主导和协调?
这些问题现在都不容易给出答案,并且找不到可参考借鉴的先例。未来改革过程中的错误在所难免,不去试错,就不可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从方案显示的规划来看,近期目标是要从管理体系的顶层来重建。这也意味着中国足球过去20年职业化的发展,未必是符合市场规律以及职业化诉求的,中国足协到了非调整不可的地步。
中期规划的挑战,集中在足球基础的扩大和坚实化,可是教育部提出的三年建立两万所足球特色学校的目标,让人感觉不可思议。这个是2014年就有了的说法,但3年时间,中国只怕连两万名足球青训教练都不可能培育出来,就这样提出两万所足球特色学校的目标,显得过于急切。改革的执行者究竟如何看待这种硬性指标,如何在工作当中保持长远眼光,而不急于短期数字堆砌来加强青少年足球推广,会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方向。
矫枉过正的问题肯定会存在。有人预想着,由于校园足球在中央力推下变得越来越重要,是否会简单地将足球培训和常规教育相结合,以至于未来升学考级等过程中,足球都会变成一种必修课?夸张一点想象,如果未来高考都有足球科目要求的话,那么中国足球青少年人数增加,岂不就会引刃而解?
这种简单明了的解决方式,实际上是简单粗暴、违反足球运动规律的权宜之计,和全面改革方案的原则相悖。中国足协都要去行政化,和体育总局脱钩,未来青少年培训怎么可以行政指令化地进行?在既不干涉青少年校园学业的同时,又保证足球基础人群数量的迅速增加,会是一个极其需要改革执行者工作技巧和长远眼光的系统工程,稍微行差踏错,都可能出现摇号式推广的问题改革。
职业化足球与整体足球氛围的匹配,像解决职业俱乐部名称过度商业化一样不易。将赞助商、投资商的名称从俱乐部冠名中去掉,看上去只是形式的变更,实质涉及的伦理应该是为20年前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先天不足所犯下错误来修补。一家俱乐部的创立,首要意义在于代表其所在地区人群的意愿,聚众之乐。中国的足球俱乐部都是一夜之间由体工大队足球队变幻大王旗改造而来,既没有服务社区人群的意识,又一直在畸形职业化竞争中不断为生存而挣扎。变更俱乐部名称只是手段,目的应该是让足球回到社区,回到社会,真正聚众之乐。
在各界研读方案中,这些潜在的风险都有所提及。改革的起步就是从足协机构改革开始,万众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