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速滑三大赛之中国档案

2015-09-10罗宏涛

新体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短距离总成绩全能

罗宏涛

伴随春天悄然而至,速滑赛季走进尾声。单项、短距离、全能这三项世锦赛成为这个赛季速滑赛场的三大压轴戏。速度滑冰,看上去人们十分熟悉,但真正关心、关注的似乎不多。在国内媒体上,国际滑联的三项顶级大赛经常被笼统地称为速滑世锦赛,就连许多体育记者也搞不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三大赛当中,全能世锦赛历史最长,1893年正式创办。初时3个不同距离的男子项目半英里、1英里、2英里经几次演变,在1893年确定为500米、1500米、5000米和10000米4个项目,延续至今。1936年,女子全能赛设立,至1983年固定为500米、1500米、3000米和5000米。选手4个项目成绩分别换算成分数,4项总分决定全能名次,同时,也记录单项的名次。

中国速滑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就是在这项赛事中获得的。1963年,在日本轻井泽举行的男子全能世锦赛上,当年22岁的罗致焕在1500米比赛中夺冠。他的全能成绩排在第十。23岁的队友王金玉取得了全能第五。两人都打破了当时的男子全能世界纪录。此前一年的莫斯科世锦赛,王金玉就是全能第五,并取得了1500米的第三名,因此被授予“最佳亚洲选手”奖。直到现在,中国速滑还没有人能超越这位前辈的全能战绩。

中国女子速滑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也是诞生在这项赛事中。1990年卡尔加里女子全能世锦赛,王秀丽在1500米比赛中获得第一。她的全能排在第九位。后来,王秀丽留学加拿大,并在那里当了教练,因带出冬奥会冠军,被评为加拿大2006年度最佳教练。

这些年,中国速滑女选手的全能实力在全能世锦赛上,基本都只能排在十名以外。3月初的最新一届赛事,成绩最好的赵欣名列第15位。而中国男子,则差距更大,今年的赛事,没有一人取得参赛资格。

与王秀丽同时代的叶乔波是中国最具知名度的速滑运动员。她的“冬奥奖牌突破”被屡屡提及,但她在短距离世锦赛当中的成就人们却知之甚少。这项赛事1970年设立,每年一度,由500米和1000米两项组成,选手每项各滑两次,累计积分排定总成绩。1991年,叶乔波两个项目四次滑行均为第二,总成绩也排在第二,这是中国选手第一次获得短距离世锦赛的奖牌。1992年冬奥会摘得女子500米和1000米两枚银牌之后,叶乔波与那两项的冠军得主、美国人布莱尔一同角逐在奥斯陆举行的短距离世锦赛。这一次,叶乔波1000米两次第一,布莱尔500米两次占优,计算总分,叶乔波胜出,并成为首位获得该项赛事总成绩冠军的中国人。第二年短距离世锦赛,依然是叶乔波总成绩压倒布莱尔而夺冠。迄今,她仍是在该项赛事中唯一蝉联过总成绩冠军的中国人。1992-93赛季,叶乔波在世界杯各站的女子500米比赛中席卷金牌,是那一阶段名副其实的女子短距离之王。

速滑三大世锦赛当中,近年来中国选手的好成绩大多出现在短距离世锦赛上。仍然在役的几位名将中,于静拿过2012和2014年两届总成绩冠军,王北星是2009年那届的总成绩第一,张虹取得过2012年的总成绩铜牌,2014年短总成绩亚军。20多天后,张虹在索契赛场拿到冬奥会女子1000米金牌和500米第四。

速滑单项世锦赛创设的时间最短,1996年在挪威哈玛尔首办。由于所设项目与冬奥会速滑赛项目相同,因而在新世纪之后,这项年度赛事逢冬奥会年就不举行了。2005年开始,团体追逐赛也加入到比赛当中。

中国速滑长距离项目与世界水平颇有差距,因而在单项世锦赛上取得过的好成绩,全都来自于女子短距离,迄今总共获得过3枚金牌,都集中在女子500米。其中,2006年都灵冬奥会亚军王曼丽收获了2004和2005年两届金牌,薛瑞红获得过1997年那届的冠军。现役选手中,王北星成绩最好,2005到2013年的7届赛事中,她在500米项目上获得5枚银牌、1枚铜牌。

一位记者朋友说:“了解并关注这三大赛的中国人多了,中国速滑的成绩也许就能更好了。”另一方面,中国速滑有了更多好成绩,关注三大赛的人肯定也会多起来。希望早日建立起这样的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短距离总成绩全能
家庭全能“员工”
全能眼线笔
短距离加速跑
“全能”爸爸
飞镖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