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质
2015-09-10
从朋友到同学再到同事,离职创业似乎已经成为了一股风潮,和投资人喝个咖啡成了新的高大上。人人都想搭乘“互联网+”的东风,人人都不想错失“风口”,人人都想抓到那只“会飞的猪”。
创业者也的确赶上了好时光。3月两会期间,总理八次提及“互联网+”的概念,距离互联网首次出现在政府报告中不过短短一年。从互联网到“互联网+”,创业的门槛在不断降低,创业者从70后、80后跨越至90后,而各路资本更是一副“宁可错杀,不可错过”的姿态。
好的一面是,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百姓生活的跨界融合,仅迈出了一小步,就已在诸多领域催生出令人遐想的商业前景,以新财富最具潜力商业模式获奖企业为代表的一批中小企业因运而生。与前两届主打“在线”不同,O2O成了本届当仁不让的主题。缩短就餐等位时间的美味不用等、匹配职场供需的脉脉、提高观影效率的格瓦拉……它们嫁接于传统行业,通过线上线下的连接重塑了双方的信任关系,改善了服务质量。
大北农和金螳螂等最佳商业模式获奖企业从线下向线上的渗透改造,目的也不外乎此—贴近用户需求,让原本企业和用户之间简单而脆弱的关系,尽可能变得直接、紧密,甚至交互影响。
然而,硬币的另一面则是,互联网思维将现阶段中国商业社会中的心浮气躁和急功近利进一步放大。在互联网思维的大旗之下,入口、流量导入和转化率对应着的是动辙数千万元的投资、暴涨的估值和飙升的股价。
友人去北京出差,特意“膜拜”了雕爷牛腩,问及感想,言简意赅的五个字:“一笔头买卖”。即使有时髦的互联网思维当佐料,一碗牛腩终究还是一碗牛腩。“互联网+”所倡导的,并非实体经济的互联网标志化,而是互联网扎实地深入实体经济内部。
商业的本质并没有变。好吃与否仍然是餐饮的第一判断标准,能否生产和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则是媒体的永恒要义。失去了内容的支撑,纸张、网站、微博、微信和App的腾挪转移,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对任何媒体而言,新媒体的“新”体现的都只是形式;正如同对任何商业模式而言,互联网也都只是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