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版《中国食品安全档案》诞生前后
2015-09-10卢美慧
卢美慧
酝酿近两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读研究生陈巧玲和其团队的调研作品《中国食品安全档案》近期出版。这本书搜集了近年来爆发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相关新闻报道和学术研究报告,以档案辑录的方式呈现给公众。为丰富资料,陈巧玲走访了多地农场、批发市场、超市、食品企业与大小作坊,核实调查。陈巧玲说,她很清楚目前的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地解决问题,“但希望这份记录让人们了解危险在哪里,以及我们的时代发生了什么。”
记者:为什么想到写这么一本书?
陈巧玲:2011年我在清华和同学弄了一个创业项目,做的是餐饮,开始关注这方面的话题。这本书的目标是唤起民众和政府部门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食”字。
记者:写作之后觉得食品安全问题更严重了?
陈巧玲:比我之前的认识要严重,很多事匪夷所思,比如将大便水过滤,加入腐猪肉发酵,再用剧毒农药杀死发酵过程中长出的蛆虫——以此得到用来浸泡臭豆腐的酵乳。这不只是食品安全问题,也践踏了人类的基本底线和尊严。
记者:写作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
陈巧玲:经济上的困难是一方面,写作这本食品安全档案完全是自费的。刚写书时我们讨论过是不是要找一些支持,后来觉得这可能会影响独立性,假设收了企业的钱,对方让我写自己的好或竞争对手的不好,这就是隐患。
记者:截至目前你花了多少钱?
陈巧玲:出书大概花了不到5万块钱,前期的调研费用也要不少钱,我自己大概花了十几万了。
记者:一共调查走访了多少企业?
陈巧玲:大小企业有将近一百家,形式主要是走访。也有通过电话和网络跟一些经销商联系过。
记者:跟一些企业打交道,遇到过什么挫折吗?
陈巧玲:就是被拒绝,我一说明来意,对方手一摆“不说不说”,就不再搭理我了。但有一些也愿意聊。拿罂粟壳举例,很多老板告诉我,火锅、麻辣烫里掺这个不是秘密,我后来发现网上有卖“罂栗膏”的这种产品的,生产者把罂粟的“粟”改成了“栗”,瞒天过海。
记者:调研过程中给你最大触动的是什么?
陈巧玲:不止一个老板跟我说过,在自己所在的行业,老老实实地做事、做产品,结果还不如那些掺假作恶的企业生存得好,别人都用假的你不用,你的东西价格就高,就没销路。
记者:这么执着地出这本书,食品安全这四个字,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陈巧玲:这本书是想集中呈现人们面临着的食品安全问题,我希望自己的一点努力能够引起哪怕一点点的注意。陈吉宁校长在离开清华大学前,有次做演讲时跟学生说要心存敬畏、坚守良知,我觉得食品安全领域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问题,恰恰是这部分缺失了。书里面提到这些内容的时候每一章节都有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致病致残甚至致死的案例,不少受害者都是孩子,希望所有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能够唤起人们的一点点敬畏之心吧。
记者:之前有没有担心过书写出来没有读者,自己的努力会白费?
陈巧玲:书只印了200本,开始计划只是向一些机构赠阅,免费提供,并不存在盈利的想法,也没有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微博上很多人联系买书,也有一些人加了我的微信。
记者:这本书在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中间有着怎样的反响和评价?
陈巧玲:书出版后,有一些部门主动跟我联系了,还接到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电话,近期会把书拿给他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