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煤矿塌陷区如何变成城市后花园
2015-09-10王克
王克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一个有着133年煤炭开采历史的传统矿区,鼎盛时期有大小矿井252座,累计为国家贡献煤炭3.5亿吨。由于长时期、高强度开采,贾汪全区采煤塌陷土地多达11.3万亩,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然而,《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近日探访贾汪,却没有看到想象中的“满目疮痍”,以“潘安湖景区”为核心的“生态新格局”令人流连忘返……
再造生态 不让百姓离乡背井
清光绪八年,江苏江宁人胡恩燮在贾汪掘井建矿,由此揭开了当地的煤田开采史。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煤炭养活了方圆百里的贾汪人。
2002年以后,虽然还有约1.18亿吨矿藏未曾开发,但贾汪域内的煤矿大都遭遇了“政策性关闭”,企业由此丧失了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的功能,“采空区”引发地面塌陷造成道路断裂、房屋坍塌、村庄淹没、农田沉降……矿区职工及失地农民难以忍受恶劣的环境和无着的生活,集体迁徙,与失地、破产相生相伴的各种社会矛盾纷至沓来。
“绝不能够让老百姓因生存环境而背井离乡。”贾汪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朱连芹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区委、区政府一开始就非常清醒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江苏省委、省政府2008年11月19日出台《关于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意见》,更从政治的高度强化了地方领导解决这一问题的紧迫感。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关于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意见》中看到,江苏省为徐州制定的一项重要发展目标,是“努力建成淮海经济区商贸物流旅游中心以基本解决资源型城市存在的突出矛盾”,这与贾汪区“转型发展”的地方规划可谓不谋而合。
2009年底,江苏建国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土地整理项目“潘安湖综合整治”在贾汪启动,该项目利用采煤塌陷形成的开阔水面,同步展开基本农田整理、采煤塌陷地复垦、生态环境修复和湿地景观开发。2011年,项目区内又建起“黄淮海采煤塌陷地土地利用野外科学观测基地”,主攻“采煤矿区土地资源的修复科技”,不仅直接指导本地的生态恢复工程,对周边同类地区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
针对塌陷面积广、沉降程度深等特点,贾汪在潘安湖综合整治中运用“分层剥离,交错回填”为核心的土壤重构技术,并科学规划田、水、路、林、村和桥、涵、闸、站、渠,形成6500亩湖面、3500亩湿地,复垦高标准农田10000多亩,人均增加耕地0.27亩。千疮百孔的煤矿废墟摇身一变成为国家湿地公园、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年均接待国内外游客200万人次,成就了徐州市“南有云龙湖、北有潘安湖”的生态格局。
贾汪区抓住潘安湖项目契机实施新农村建设,湖畔小区一期建筑面积80000㎡,周边村庄700多户居民陆续回迁。开窗现湖,举步踏青,加之有效的城市化管理,要求到湖边集中居住的居民越来越多,2015年初政府又开工建设了建筑面积120000㎡的湖畔小区二期。自然生态环境带动了沿湖区域人文居住环境的变化——青山泉镇马庄村将传统的娱乐活动和民俗文化结合起来,随处可见群众歌舞、剪纸布艺;大吴镇潘安村3200多亩高效农业产业园兼具休闲观光和苗木培育功能,与湖光山色相映生辉……“城市后花园”初显芳容。
筑巢引凤 助力群众乐业安居
“12座岛屿、16座码头、36座桥梁、10处环湖市民广场……潘安湖为贾汪乃至整个徐州打造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陪同《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夜游潘安湖时,朱连芹这样评价景区的地位。但她认为,“化腐朽为神奇”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景观制造”,生态环境改变让外流群众有了回迁意愿,此时,如何让回来以后的他们以主人的身份“留在家中”变成了党委、政府新的工作重心。
贾汪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以及如何创造机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重新就业,在贾汪这样的特殊地区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十二五”期间,贾汪区除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扩大企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外,充分运用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劳动技能培训等活动,鼓励、支持和引导群众从事个体、私营经济和第三产业。5年来,全区新增就业32426人、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2987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以内,“零就业家庭”保持“归零”状态。
按照区里的“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贾汪将实现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284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7000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率、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率100%,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1000人。贾汪区还将构建水平适度、持续稳定的社会保障网,“十三五”期末,人均退休费水平提高到3500元左右,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实现100%覆盖,城居保基础养老金发放率达98%以上,16~60周岁符合参保条件的城乡居民参保率达100%,基本实现适龄居民全覆盖。
“政府搭台、能人唱戏,带动一方百姓重建家园。”朱连芹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起此类事例时可谓如数家珍——
紫庄镇聚丰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杜彬原是一名煤矿工人,2009年煤矿停产后一时无所适从。村党支部书记张勇主动向他介绍土地流转规划,引导他发展设施农业,时任镇党委书记张开忠亲自出面筹资100多万帮他建起了72座草莓大棚,第一年,杜彬就收回了投资。“一家庭一大棚”式的“田间工厂”因此在紫庄镇迅速复制,原先的“剩余劳力”变身“草莓庄主”并吸引着更多外出农民工返回家乡。
徐州徐薯薯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袁起,是从贾汪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回乡创业后,江庄镇党委主动为他牵线搭桥,促成山东省农科院研究员王庆美博士加盟企业,2013年开发出被誉为“蔬菜皇后”的菜用甘薯。镇科技助理吴世俊还和袁起一道引进、示范、推广农作物新品种和农业新技术,使他的企业在甘薯全程机械化种植、加工方面走在了行业前沿。现在,袁起的“规模化种植、组织化生产、市场化运营”服务模式已经覆盖1500户农民、3500亩土地,带动村民户均年增收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