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风和意已春
2015-09-10江玉祥张茜
江玉祥 张茜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宋】陆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农历十二月谓之腊(臘)月,腊为祭名,岁终祭众神之名。周代腊与蜡各为一祭,腊祭祖先,蜡(zhà)祭百神。秦汉改为腊。《说文》:“臘,冬至后三戌,臘祭百神,从肉巤声。”腊,本读为卢盍切,与猎同音同义。郑玄注《月令》曰:“臘,谓以田猎所得禽祭也。”《风俗通》亦曰:“臘祭,故其祀从肉。”《风俗通》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大祭以报功也。”腊祭之日,为腊日。周以今农历十月为岁终之月,故臘日在孟冬之月。汉后行夏历 ,以十二月为岁终之月,因腊节在十二月,故后世以十二月为腊月。臘也作“臈”,今简化为腊,遂失本义。腊字原有,读为xī,意为乾肉。腊日,为腊月祭祀百神之日。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
从先秦起,腊祭是向百神报告“年丰物阜”,感谢百神保佑,使得农业大获丰收。此外,还要举行驱鬼逐疫求吉利的仪式,古代叫驱傩。从宋代开始,受佛教影响,祭祀众神的腊日演变为庆贺佛祖诞辰的浴佛日,民间谓之腊八节。
一、腊日习俗
1.腊祭
蜡、腊在周代是年终岁末的两个祭祀活动,腊祭祖先,蜡祭百神。《玉烛宝典》:“蜡者报百神,腊者祭先祖,同日而异祭也。”蜡是报谢与农事相关的诸神,在野外举行,年成不顺的地方不举行蜡祭;腊是祭祀先祖,在宗庙里举行,不会因年成不顺而废止。可见上古的蜡祭实际是庆丰收报赛节日,形同狂欢节,场面异常热烈。《礼记·杂记下》记孔子的学生子贡观看了年终蜡祭的狂欢活动,孔子问他快乐否?子贡回答:“一国的人都像疯子一样,我不知道这有什么快乐?”孔子说:“人民辛苦了一年,才滋润这一天,其中道理不是你所能了解的。”
战国时期,以“腊”统称蜡、腊二祭。秦国也继承着中原的腊祭,据《史记·秦本纪》载,秦惠文王十二年(公元前326年)“初腊”[1]。《史记正义》曰:“十二月腊日也。秦惠文王始效中国为之,故云初腊。猎禽兽以岁终祭先祖,因立此日也。”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十二月,始皇为求仙术,更名腊曰“嘉平”,用恢复夏代腊祭的名号,来求取长生之术。汉代改嘉平为腊,周朝重视的“腊先祖五祀”的腊祭内容,在汉代礼教政治的背景下重新受到社会的重视。腊祭在汉代同样是岁终大祭,但已不像上古三代那样作为朝廷大礼。腊日在汉代民众生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融入到逐渐形成的岁时节日体系之中,成为重要的民俗节日。人们主要把它作为一个民俗节日进行祭祀庆祝。
汉朝民间的腊祭突出宗族伦理的内容,祭祀先祖,团聚宗族。《列女传》记述了一位寡母“腊日休家作”,在自家的“岁祀礼事”结束后,又赶到娘家,因为娘家人“多幼稚,岁时礼不备”。她回家的目的是要帮助家人行祭祀祖先之礼。可见腊日祭祀是当时家庭普遍必需的节俗项目。即使是贫困的穷人,腊日亦要设法祭祀先人。
人们在腊日期间休息、团聚。汉朝的郑玄十二岁时,随母回家,“正腊宴会,同列十数人,皆美服盛饰,语言闲通”[2],场面热闹 ;严延年任官洛阳,其母从东海来,“欲从延年腊”,过完腊祭正日,才回东海。[3]腊日是欢聚的节日,即使是囚徒也有可能假释回家过节。虞延任淄阳令时,“每至岁时伏腊,辄休遣囚各归家” [4]。《史记·天官书》记述了西汉时腊节的情形,“腊明日,人众卒岁,一会饮食,发阳气,故曰初岁”。东汉时腊日依旧是庆祝日,“岁终大祭,纵吏民宴饮”[5]。民间的宴饮习俗从汉代至唐代传承不辍。
先秦时代以田猎所得禽兽作为腊日祭品。秦汉祭以猪、羊。羊豕之祭本是士人之礼,后为一般庶民所用,其中腊日用羊成为汉代腊祭的特色。汉代腊日用羊,是一种习惯,其源于古代社会的求吉心理。《汉书》载西汉民间“岁时伏腊,烹羊炰羔”[6]。《说文解字》:羊,祥也。羊、阳音同,羊代表阴阳之阳,也是吉祥之祥。
2.馈遗
腊日节朝廷有赏赐官吏之举。东汉建武年间(公元25—56年)每到腊日赏赐每位博士一只羊,有一位叫甄宇的博士为了解决分羊时大小肥瘦的矛盾,主动择取瘦羊,因此称誉为“瘦羊甄博士”[7]。此后通常的赏赐品是钱、牛肉、粳米、羊等。唐代逢腊日,君长要赏赐臣下头膏、面脂、口脂、澡豆等洁面化妆用品及红雪、紫雪、小散、中散等药。宋吴曾撰《能改斋漫录·腊日赐口脂》:“《景文龙馆记》:‘三年腊日,帝于苑中召近臣赐腊。晚自北门入,于内殿赐食,加口脂。腊脂盛以翠碧缕牙筒。’故杜子美《腊日》诗云:‘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王建《宫词》云:‘月冷天寒近腊时,玉街金瓦雪漓漓。浴堂门外抄名入,公主家人谢口脂。’皆言腊日赐口脂也。”唐人韩鄂《四时纂要》一书记载了据说是太平公主秘法的面药制法。该书还记载了腊日用品中面脂和澡豆的配制方法。澡豆的作用是用来洗手洗面,使之光泽。宋代腊日不仅朝廷有赐口脂面药之举,而且北宋都城“寺院送面油与门徒”,“闾巷家家互相遗送”[8]。南宋则盛行赏赐腊药,《武林旧事》卷三“岁晚节物”记载:“腊日赐宰执、亲王、三衙从官、内侍省官并外阃、前宰执等腊药,系和剂局造进及御药院特旨制造银合。”受此影响,“医家亦多合药剂,侑以虎头丹、八神、屠苏,贮以绛囊,馈遗大家,谓之‘腊药’。”
3.逐除
《吕氏春秋·季冬纪》载:季冬之月,“命有司大傩,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汉代高诱注:“今日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汉代腊日逐除,即先秦沿袭下来的岁末驱傩仪式。《周礼·夏官·方相氏》:“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 郑玄注:“时傩,四时作方相氏以难却凶恶也。”四时皆有驱疫仪式,尤以岁末季冬之月规模最大,故曰“大傩”。
为什么要在岁末驱傩?传说帝颛顼有三子,生而亡去为疫鬼,一居江水,为虐鬼;一居若水,为魍魉蜮鬼;一居人宫室区隅,喜好惊吓小儿。因此汉代宫廷有盛大的逐疫之傩。据《后汉书·礼仪中》记载,其仪式是:选中黄门子弟年10岁以上,12岁以下120人为侲子,皆赤帻皂制,执大鼗鼓。有人扮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还有人衣毛角装十二兽,逐恶鬼于禁中。中黄门领歌,侲子和。方相氏和十二兽狂蹈,众人不断呐喊呼噪,前后四周搜索驱赶三遍,然后手持火把,送疫鬼出端门;门外驺骑传递火把出宫,司马阙门外五营骑士接传火把,最后将火把抛弃于洛水之中。“百官官府各以木面兽能为傩人师讫,设桃梗、郁垒、苇茭毕,执事陛者罢。苇戟、桃杖以赐公、卿、将军、特侯、诸侯云。”东汉皇宫中的这一岁末逐疫礼仪继承了先秦时代的驱傩礼俗,也是汉代民间逐疫风俗的提炼。
民间的岁末傩仪,虽没有皇家如此气派,但同样隆重、热闹。先秦“乡人傩”,孔子朝服而观。晋朝时荆州人因驱傩发生斗殴,荆州刺史不得不派军人维持秩序。可见民间驱傩的规模也不小。《荆楚岁时记》记载了南朝长江中游地区的腊日风俗,说当时有“腊鼓鸣,春草生”的谚语。人们系细腰鼓,戴胡公头,扮作金刚力士以逐疫。民间戴胡公头,当是与方相一脉相承的。腊鼓鸣者,意在惊疫鬼。宋程大昌《演繁露·腊鼓》:“湖州土俗,岁十二月人家多设鼓而乱挝之,昼夜不停,至来年正月半乃止。问其所本,无能知者。但相传云:此名打耗。打耗云者,言警去鬼祟也。”
南北朝以后,驱傩活动逐渐渗入了游戏的性质,《梁书·曹景宗传》说曹氏“腊月于宅中,使作野虖逐除,遍往人家乞酒食。” “野虖”,《南史·曹景宗传》作“邪呼”。“野虖” “邪呼”并状众欢叫声,词异而义同,后世谐音讹作“野狐” “夜胡”。
《东京梦华录》卷十《十二月》云:“自入此月,即有贫者三数人为一火,装妇人神鬼,敲锣击鼓,巡门乞钱,俗呼为‘打夜胡’,亦驱祟之道也。”《梦粱录》卷六《十二月》:“自入此月,街市有贫匄者三五人为一队,装神鬼、判官、锺馗小妹等形,敲锣击鼓,沿门乞钱,俗呼为‘打夜胡’,亦驱傩之意也。”
清代江南腊月间民间“跳灶王”,也是类似于宋代“打夜胡”这种驱傩逐疫形式。清顾张思《土风录》卷一《跳灶王》:“腊月丐户装锺馗、灶神,到人家乞钱米,自朔日至廿四日止,名曰‘跳灶王’。(跳,呼如条;王,作巷平声。)按:即古之大傩,见《月令》。”
《清嘉录》卷十二《十二月·跳灶王》:“月朔。乞儿三五人为一队,扮灶公灶婆,各执竹枝,噪于门庭以乞钱,至二十四日止,谓之跳灶王。”案引清褚人穫《坚瓠集》云:“今吴中以腊月一日行傩,至二十四日止,丐者为之,谓之跳灶王。”《昆新合志》又谓之“保平安”,“户各舍米,升合不等。”
这时的傩仪已渐变为傩戏,每至腊月,乡村、都市都有人例行舞傩,贫者还扮成神鬼模样,敲锣击鼓、以此为岁末乞讨的方式,但它始终具有驱避疫邪的原始意味。
4.腊水、腊肉、腊酒等
明冯应京《月令广义》卷二十《十二月令·贮神水》引《救人方》称腊日之水为神水,说:“腊中贮水,来年治一切疾病,制饮食,腊八日水尤神。”因此,自古以来就有在腊日贮腊水、制腊肉、酿腊酒等习俗,人们相信在腊日前后做的食物经久不坏。明嘉靖四川《洪雅县志》载,腊八日“收水酿酒,腌六畜肉。” 民国23年四川《乐山县志》记,腊八日“造酒及醴与豆豉,贮水待用,谓其不败。”清光绪六年《荆州府志》说腊月“人家汲水贮盎,谓之腊水,酿秫曰腊酒,盐脯曰腊肉,盖亦《周礼》之昔酒,《大易》之腊肉也。”
可知制作腊酒、腊肉习俗由来已久,先秦时代就有。唐代韩鄂《四时纂要》卷五《冬令卷·十二月》记载了造腊酒、干腊肉的方法。造腊酒是在腊日打取一石水,盛入不渗漏的瓮器中,浸入三斗麴末,投下四斗熟米饭。到了来年正月十五日和二月二日先后分别再投下三斗米饭,过了四月二十八日打开。酿酒时让酒瓮露着瓮身,这样停放到三伏天不坏。干腊肉的制作方法,是用牛、羊、獐、鹿的肉,在五香调料中腌浸二夜,再用加入葱和花椒的清盐汤猛火煮肉,煮熟后取出挂在阴凉地方,过夏不坏,出远门可以作为下干粮的菜肴。
江南一些地区的腊酒又称为三白酒和桃花酒。明万历二十八年《嘉兴府志》载浙江嘉兴地区,十二月,“是月酿秫作酒,煮而藏之,曰‘煮酒’。先期用纯白面作麴,并白米、白水,名‘三白酒’。”清光绪二十年《嘉善县志》说:“其随时而酿者,曰‘莲花白’。” 清光绪二十年《平湖县志》说,如果于春月在腊酒中放桃瓣少许,又称为“桃花酒”,村酿曰“腊白”。
二、腊八节
1.腊八节由来
中国古代的腊日节庆,至唐宋受佛教影响,演变为“腊八节”。汉化佛教以腊月八日为佛祖释迦牟尼成道日,所以腊八节在佛家又名成道节,这一天在佛寺有许多纪念活动,这些活动中特别喝腊八粥一项,逐渐普及民间,成为大众化的民俗活动。
今传《荆楚岁时记》有“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句,有人说“金刚力士”,即手执金刚杵守护佛法的天神,说明南朝梁时,民间腊日节俗事象中已受佛教的影响。此说欠妥。藏传佛教始有的“金刚杵”“金刚舞”,16世纪末才传入中原地区。《荆楚岁时记》中的“金刚”,指五行金气。《晋书·地理志上》:“梁者,言西方金刚之气强梁,故因民焉。”此书的“金刚力士”,应该还是戴着“黄金四目”面具的逐疫人。又有人引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二十七引《荆楚岁时记》有“十二月八日沐浴转除旱瘴”一条,说明《荆楚岁时记》有佛教影响,亦欠妥。我们认为,这还是殷商时代就有的“沐浴祓除”礼俗。
2.腊八节习俗
(1)浴佛
浴佛,以水灌佛像,行浴礼。《譬喻经》记载归佛的“六师”向佛说:“佛以法水洗我心垢,我今请僧洗浴以除身秽,仍为常缘也。”南北朝每年四月八日佛祖诞辰,寺庙均有浴佛之举,至宋乃有腊月八日浴佛的活动。唐宋时期仍有上述浴佛之俗,唐诗中有腊月八日寺庙浴佛的记载,如孟浩然《腊月八日于郯野石城寺礼拜》一诗云:“石壁开金像,香山绕铁围。下生弥勒佛,四向一心归。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夕岚增气色,余照发光辉。讲席邀谈柄,泉堂施浴衣。愿从功德水,从此濯尘机。”反映的正是唐代十二月八日佛教寺院浴佛的情景。
北宋时代仍盛行十二月八日浴佛,《东京梦华录》卷十《十二月》说:“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队念佛,以银铜沙罗或好盆器,坐一金铜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杨枝洒浴,排门教化。诸大寺作浴佛会。”宋代吕原明《岁时杂记》说,当时南方皆用四月八日灌佛,北人专用腊月八日。宋代以后,浴佛这一习俗主要流行在四月八日进行,而且进一步深入到人民的生活。到了清代,百姓人家浴佛亦有腊月者,而僧寺则四月为多。
(2)腊八粥
北宋十二月八日兴盛的重要风俗是吃腊八粥,不仅寺院,民间也流行吃腊八粥。《东京梦华录》卷十《十二月》说: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七宝五味粥”,七宝是指制作粥的材料,而五味是说加以各种香料“五味俱全”。《梦粱录》卷六《十二月》:“此月八日,四月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亦设红糟,以麸乳诸果笋芋为之,供僧,或馈送檀施、贵宅等家。’”说明南宋寺院已经把十二月八日叫做“腊八”。据《武林旧事》卷三《岁晚节物》记载,可知南宋时代杭州寺院和民间的腊八粥是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制成。
十二月八日吃腊八粥的习俗也和佛教有关。佛教把十二月八日作为释迦牟尼悟道成佛之日。据说此前的六年苦行中,他每月仅食一麻一米,导致身形消瘦,濒临死亡,于是喝了一个牧羊女奉献的一碗粥,如受甘露。当时,他说:“我为成熟一切众生,故食此食。”喝过粥之后,“身体光锐,气力充足,堪受菩提。”[9]因此佛门子弟于腊八成道节施粥宣传佛主苦行修道。从《东京梦华录》可知,佛教寺院是在作浴佛会的同时送粥与门徒,因施粥在腊月八日,所以称腊八粥。而后来浴佛竟被施粥所掩,人们以吃腊八粥作为腊八节的内容,浴佛之俗渐淡,至明代,浴佛会代之以念佛会。
元代北京“宫苑以八日佛成道日,煮腊八粥”,而且京城“士庶有力之家,丰杀不同,馈送相尚”[10]。明清时期食腊八粥风俗更进一步普及。明人刘若愚著《明宫史》火集《饮食好尚·十二月》描述明宫中吃腊八粥:“初八日,吃‘腊八粥’。先期数日,将红枣搥破泡汤,至初八早,加粳米、白果、核桃仁、栗子、菱米煮粥,供佛圣前;户牖、园树、井灶之上,各分布之。举家皆吃;或亦互相馈送,夸精美也。”明冯应京《月令广义》卷二十《十二月令·腊八粥》云:“今俗,于腊月八日,以诸谷米果煮粥相馈,谓逼邪、祛寒、却疾毒。”
清代南北吃腊八粥,越来越讲究,关于腊八粥的成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北京和苏州为例:
清初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十二月·腊八》:“腊月八日为王侯腊,家家煮果粥。皆于预日拣簸米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三更煮粥成,祀家堂门灶陇亩,合家聚食,馈送亲邻,为腊八粥。”明谢肇淛《五杂组》卷二《天部二》:“道家有五腊,正月一日为天腊,五月五日为地腊,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十月一日为民岁腊,十二月腊日为王侯腊。”
清末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切不可用莲子、扁豆、薏米、桂元,用则伤味。每至腊七日,则剥果涤器,终夜经营,至天明时则粥熟矣。除祀先供佛外,分馈亲友,不得过午。并用红枣、桃仁等制成狮子、小儿等类,以见巧思。按:《燕都游览志》: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民间亦作腊八粥,以果米杂成之,品多者为胜。今虽无百官之赐,而朱门馈赠,竞巧争奇,较之古人有过之无不及矣。”
苏州腊八粥特点是“以菜果入米煮粥”。清顾禄《清嘉录》卷十二《十二月·腊八粥》:“八日为腊八,居民以菜果入米煮粥,谓之腊八粥。或有馈自僧尼者,名曰佛粥。”
在四川,有的地区制作腊八粥的原料除了果品,还有蔬菜、荤腥之物等。如清咸丰四年《云阳县志》云:十二月,“朔八日,用米面杂果蔬、荤腥之物煮为粥食之,名为‘腊八粥’。”民国23年《华阳县志》:“十二月八日,俗谓‘腊八’。人家多用各色豆、米、菜、果合煮,间有杂以鸡、鱼、猪肉,谓之‘腊八粥’。” 这也反映了民间风俗的流变。四川很多县志,都说吃“腊八粥”乃古腊祭之意。如:
清嘉庆二十年《温江县志》:“十二月八日为‘地腊辰’。邑人以肉、豆、枣、栗等物入米熬粥,谓之‘腊八粥’,祀神及祖先,亦古腊祭之意。” 清道光三年《隆昌县志》:十二月,“八日,煮糯米、五色豆及枣、栗等物为糜,亦有合鸡、猪、鱼肉者,曰‘腊八粥’,祀神及祖先,举家食之,亦古腊祭之意也。或曰是日释氏谓之‘浴佛节’,寺僧煮粥结缘,俗因之。”(清道光六年《綦江县志》同)清同治六年《巴县志》:十二月“八日,煮糯米、五色豆及枣、栗等物为糜,曰‘腊八粥’,祀神及先,举家食之,亦古腊祭之意。”
川西北与陕西毗邻的县,或说吃腊八粥系受秦俗影响。清嘉庆二十年《三台县志》:十二月“八日煮粥,以五色豆谷杂菜果投其中,合家食之,名‘腊八粥’。俗传地藏菩萨入地狱救母,和此粥馈与母食,鬼惧不敢夺。此秦俗也,今蜀亦然。”清同治十二年《直隶绵州志》:十二月“八日煮粥,以五色豆谷杂菜果投其中,合家食之,名‘腊八粥’。此秦俗也,今蜀亦然。”民国9年刊《绵竹县志》:十二月“八日,食‘腊八粥’。是日以诸米豆杂菜肉作粥,互相馈送,食余少许以饲果树,预祈结实繁茂。”
注释:
[1](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
[2](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五引《郑玄别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3](汉)班固:《汉书·严延年传》
[4](唐)徐坚:《初学记》卷二十引《陈留耆旧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
[5](汉)蔡邕:《独断》,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
[6](汉)班固:《汉书·杨恽传》。
[7]《艺文类聚》卷九十四引《东观汉记》。
[8](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9](梁)僧佑:《释迦谱》。
[10]《析津志辑佚·岁纪》。
作者 江玉祥: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张茜:四川旅游学院川菜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