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以学定教”
2015-09-10李彩虹
李彩虹
【摘要】“自主学习,以学定教”,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觉的在课堂教学中把“听、说、思、读、写”有机结合起来的能力,可以最大限度拓展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创新思维,写作的发散思维,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最大化的减负增效,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学习;优质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长久以来的应试,让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生就像一个机器一样等待着教师的知识灌输,只要老师不要求的知识,学生绝对不会去看的,不会去问的,导致学生知识面很狭窄。传统教学几乎是一言堂,很少有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生生研讨,没有情境交流,学生也就很难与老师、教材、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往往一篇跌宕起伏,丰富多彩的文章却遗憾成为学生的催眠曲。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要积极地倡导自主学习模式,以确保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进而为学生良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更新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如何把语文课变成一门艺术,让学生感觉新鲜、新颖,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审美感,猎奇心,首先就要更新教学理念,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真正实施师生角色转换,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载体。其次以“自主学习,以学定教”的模式来取代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使单调乏味,毫无生机活力的课堂演变成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充满真正人文的、灵动的、焕发生命活力的舞台,让每一朵花绽放的更加美丽,以促使学生从“厌学”到“学会”到“会学”和“乐学”的转变,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确保学生能够自主地走进语文活动当中。
二、营造和谐环境,为课堂展现光彩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老师必须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摆脱胆怯,畏缩,逆反心理。首先唤起学生配合老师,主动探究,敢于质疑,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切忌不要打消学生好实现自我的积极性,老师一句激励的轻轻话语,一个亲切淡淡的微笑,一个充满深情真诚的动作,一个充满智慧、巧妙的点评等,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影响都是难以估量的,效应是亲其师,信其道。这种温馨的环境,不仅为学生提供愉悦的自主学习的氛围,而且增强了学生对生活、视觉的体验,陶冶学生对语文审美的情操,铸就阳光健康心理的养成,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考。教育家陶行知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例如,在上朱自清的《背影》这一课之前,老师可以这样设置问题情境,(1)朱自清写父亲的背影有几次?(2)这样描写的寓意刻画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3)你从这些背影描写中有什么样感受呢?带着这些问题学生踊跃的立即去阅读教材、资料,然后彼此交流、研讨,调动了好奇心,刺激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很快得出答案,学生绝大多数主动举手发言,四次背影的描写分别是:怀念父亲时,望父买橘时,父子分别时,别后思念时。第二个问题,有的学生思考的非常到位:这几次背影的描写可以用朱自清的三次流泪来描写父子之间至深的相怜、相爱,通过父亲买橘时感动之泪,父子惜别时惆怅之泪,阅读父亲家书时思念之泪,来表示对父亲深深的愧疚和自责之情。在回答第三个问题情境时,我发现有的女生脸上已经挂满了晶莹的泪珠,说明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已经被故事情节深深感动了,也折射出孩子对父母亲的热爱和感恩之心,增强了自主阅读的效果,同时也感化了学生的心灵,也体现出课堂的高效性。
四、以小组为单位,倡导自主学习模式
我观摩过的示范课,公开课,基本功优质课大赛几乎都离不开小组讨论这个环节。但有的流于形式,为了讨论而讨论,看起来热热闹闹,似乎有哗众取宠之嫌,也有的小组合作体现了全体成员积极参与,畅所欲言,进行合作讨论,取长补短,有记录员,有中心发言人,而且讨论的问题形式新颖,效率高效。例如:在教学《杨修之死》时,为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了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选择了小组自主学习模式。首先,我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思考讨论“杨修的死因”“杨修和曹操分别是一个怎样的人”,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帮助学生正确地、客观地评价人物形象,进而在突破文本难点的同时,也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及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出相应的贡献。
五、推行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模式
先学后教最大特点就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我校引进先进的教学模式——协同模式,协同模式就适应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模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协同模式促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平台,进而使课堂主体逐步转变为学生。协同模式要求有三案:导学案,检测案,诵读案。这三案提前分发给学生,要求所有的学生课前必须针对三案预习语文课本知识内容,有的放矢的查阅相关资料,填写好导学案的基础知识,做好相关的课外阅读,做好诵读案,例如:在教学《五柳先生传》时,我就要求学生课前自主探究三案。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文本;结合教材思考陶渊明先生的性格特点,了解陶渊明的生活态度;作者以“五柳”为号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风貌?等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将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我,以确保课堂能够实现高效。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三分教,七分学。老师不论如何苦口婆心,慷慨激昂的卖力,但忽视了学生这个主体,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只能算是低效,甚至是无效课。只有开展自主学习,感悟语文,入情融情,以主人翁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使语文成为学生放飞梦想,绽放发散思维的乐园。
参考文献
[1]韩红良,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2(4).
(编辑:钟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