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数据在中学教学中的使用

2015-09-10韩宇

课外语文·下 2015年8期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技术教学

韩宇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长期在应试迷雾笼罩下的教学带来了曙光。但是,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如今的中学教育虽然基本改变了应试教育下的满堂灌的教风,有了更多的可人亮色,但是从本质上讲,我还是整天关注着学生的考试分数,其表征就是:只关注学生获得具体分数,却忽视了学生获得分数的背后所隐含的数据信息。由此,作者建议在我们教学中要发掘小数据的价值,拥抱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关键词】大数据;教学;信息技术;数据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Bigdata)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数据为我们所带来的,并非源于我们的电脑的硬盘变大了,CPU处理速度更快了。其实大数据与传统数据相比对于我们的区别是我们对“数据”的理解更深入了,并且与以往我们传统数据相比,大数据更具个性化。它是针对个人的数据,是某个具体对象的数据。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些人说,今天我运动了多长时间,消耗了多少能量。有时我们会疑问这是真的吗?你怎么知道你在这段时间里消耗了多少能量呢?其实这些都是有办法做到的,目前,智能手机的使用非常普及。只要在手机中下载一款运动的APP软件。那么你的行动轨迹、运动方式、消耗的能量等就都会被软件所记录,这些数据经过后台的处理后所呈现出来的就是你的运动效果。因此有了这样的工具,以上的数据的获得就变得轻而易举。而这个数据只是针对你一个人的实时数据,这就与我们的传统数据的采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实大数据就在我们的身边。

那么大数据时代对于我们的教育有哪些意义呢?作为教师,当我们拿到两张同是90分的试卷时,你可以简单地看待这是一个分数,两个学生没有什么区别。但如果我们拥有足够的技术和耐心,我们还会获得两个学生每道小题的得分情况怎么样,每道选择题的选项是什么,学生做每题时用时如何,两个人做题过程中是否有跳跃,是否修改过,什么时间翻得卷子,是不是有时间用来检查、修改,检查了哪些题目,涂改了哪些题目……等等,这些数据远远比90分来的有价值多,我们通过对两个具有个性化的数据的研究,就会发现其实看似同样水平的两个90分的学生,实质上他们具有很多不同之处,从这些大数据中我们就能更客观地去评价两个学生。

面对大数据时代,基层学校该如何面对?

一、发掘学校现有信息技术设备的潜能,尽量采购更为先进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软件

在我们还没有大数据采集设备及掌控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时候,我们充分地发挥了“小数据”采集设备的潜能,发掘小数据的价值十分重要。学校已有的信息采集设备对我们的数据收集同样具有重大意义。下面列举一例:

网上阅卷系统

高考、中考阅卷早已采用网上阅卷。可能有些老师知道网上阅卷的优点,如评卷的公正性、准确性、高效性。其实网上阅卷系统更是一个数据的采集系统,采用网上阅卷系统对数据的采集、统计和分析的深度还是广度都大大地超越人工所能及的范围。

如5月初我市进行了高三的“二模”考试,语文试题主观题共设了42个采分点,评卷系统采集了42个得分点的数据,很容易发现各知识点的得分情况。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和薄弱点得到了极其详细的反映。

网上阅卷的统计分析结果还能对试卷的质量如难度、信度、区分度、效度等指标进行科学的分析,使命题中存在的问题也得以全面地反映。由此可见,玩转当前的“小数据”对现实的教学有益,也是迎接大数据时代到来的一种准备。

二、建立学校试卷分析数据库

作者所工作的学校有良好的资料保存制度。比如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的试卷及评分标准,在学校的教务室都有完整的保存。老师需要时可以随时地借阅,随着网上阅卷系统的应用,每一次考试都有比较完整的数据资料。千万不要认为知道了学生成绩这些数据就没用了,就可以执行删除命令了。这些资料比纸质的资料的保存价值更大,调阅也方便快捷。今后老师打开这些资料的时候,不仅拿到了试卷,还有参加考试学生的成绩,考点得分情况的分析,这些数据是“前车之鉴”,既对老师的教学工作有指导意义,也对老师是否采用、何时采用或改编试卷具有指导意义。

我认为建立学校的试卷及分析数据库是当下比较紧急的任务。这项工作既需要信息技术方面的软件支持,也需要学校的规章制度加以规范和保障。如果把一份试卷比作为我们的教与学把脉、防病治病的药方的话,那么与之相配的学生实际考试数据的统计就应该是药方的“临床医学报告”,数据库应该只收录这种“临床实用试验报告”的“药方”。这是一项并不艰难的工作,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三、树立一种意识,培养三种能力

面对大数据时代,作为教师,该如何面对?难道就是享受大数据的成果,看看精彩的球赛、快乐方便的购物吗?显然不行!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树立一种意思,培养三种能力。

一种意识就是数据意识:要掌握有关大数据的基本知识。大数据四个基本特征:数据量大(Volume)、类型繁多(Variety)、价值密度相对较低(Value)、速度快时效高(Velocity)。

四个特征处理速度快,时效性要求高,这是大数据区分传统数据的显著特征。有些教师上课满堂灌,说他们没备好课我觉得有些冤枉,他们准备了很多“数据”想要灌输给学生,但他们忽略了数据的时效性。他们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双眼“摄取”课堂上每位同学的表情反应,没有好好利用自己的耳朵“录制”每位学生的声音。不难预计,一堂缺少了这些最有价值的时效性最好的“大数据”支撑的课堂,其效果的糟糕。

大数据时代教师需具备的三种基本能力:这其实和一些互联网高科技公司对员工的要求基本一致。第一种能力是获取及整合学生、学校数据的能力;第二是探索数据背后价值和制定精确教育教学行动计划的能力;第三是把这些计划快速实时地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能力,应用于课堂的能力。要实现这些能力的提升一方面有赖于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培训,另一方面当然依靠我们老师自身与时俱进的学习。可以想见,在教育领域大数据必然会成为全世界顶尖教育研究者竞相争夺的前沿阵地。我们身处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理所当然要投身其中!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大数据信息技术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