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议论文的分论点教学

2015-09-10叶满姬

课外语文·下 2015年8期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教学高中语文

叶满姬

【摘要】随着福建省高考作文要求议论文文体的增加,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就不断开始对议论文写作进行研究。在议论文中,分论点是中心论点的从属论点,起到支撑论点的作用。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本文对高中议论文的分论点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议论文;分论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议论文的分论点,是指以中心论点为主切分为几点或者几个方面以提供对中心论点进行补充和进一步证明的从属论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和不同侧面进行的立论,就是中心论点的一个分论点。自2011年开始,福建省高考在作文文体要求中增设了议论文,就是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思维逻辑关系。然而实际情况是我们的学生写出来的议论文逻辑推理关系不强,缺乏说服力。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有效进行议论文的分论点教学呢?下面对此进行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顺向与逆向法

“一江春水向东流”的顺向思维,就是按照逻辑按照规律按照常规去推导,让思维沿着中心论点的指向,从正面作顺理成章的分解,从而对论点起到反复强化的论证作用。

把中心论点作为前提,去推断在这个前提下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它是叩问论点“会怎样”,是追问论点的结果。它比较适用于有“褒贬”情感倾向的论点。

论点属性的“褒”的内涵是“正面肯定”的,例如爱国、进取、坚强、诚信、礼让、律己等。此类论点本身就是为传统价值观所提倡的,其情感倾向往往是肯定的。对这类显性的“褒”的论点,我们可指导学生作顺向思维的运行,即让思维顺着“论点”的指向,展开分析,从而设置分论点。例如,“学会吃苦”这一论点,“吃苦”应该大力提倡,而“学会”两字,也表明论点的情感倾向是“肯定的”“褒扬的”。这时,我们可导引学生顺着论点的指向,作顺向思维的运行:吃苦会有什么作用呢?它有怎样的结果呢?这样思考,就可拟出如下分论点:吃苦可以激发进取心;吃苦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吃苦可以培养创造精神。

论点属性的“贬”,意即“贬斥批评”,例如自私、贪婪、嫉妒诽谤等。此类论点的价值取向往往与传统价值观相违背,情感倾向常是否定的。我们就可指导学生作顺向思维的运行,顺着论点“贬”的指向,分析其可能涉及的危害、后果等,以证明它的不可取,从而拟出分论点。例如“拒绝浮躁”这一论点,“拒绝”表明其情感倾向是“否定”的、“贬斥性”的。那么我们就可引导学生思维,沿着论点的指向,分析“浮躁”可能导致的后果、危害,可拟出如下分论点:因为浮躁,使许多天才如流星划过;因为浮躁,使许多企业如昙花一现;因为浮躁,使许多朝代如过眼云烟。

二、层层展开法

采用层层展开法设置分论点,最常见的是按照议论的基本思路和结构来设置分论点,即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提问思路来提炼分论点。例如,以《谈风度》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

①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

②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么);

③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办)。

如话题作文“拆除心墙”:

1.从“为什么”的角度确立:

(总)我始终相信,推倒彼此之间的心墙,你将会看到别样的洞外天。

(分)推倒心墙,我们可以感悟无私的亲情。

推倒心墙,我们可以感知真挚的友情。

推倒心墙,我们可以感彻不变的爱情。(带来的效果)

(总)人有适当的戒备之心是理所当然的,但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心墙,我们应该坚决说:“不”!

(分)首先,心墙阻止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合作。

其次,心墙的存在间接影响了社会风气。

再者,心墙还使人看不到社会光明的一面。(存在的危害)

2.从“怎么办”的角度确立:

拆除心墙,我们应该抛开嫉妒,拥抱宽容。

拆除心墙,我们应该抛开自私,拥抱微笑。

拆除心墙,我们应该抛开虚伪,拥抱真诚。

或者:

无形的墙,我们用文明来击垮。

无形的墙,我们用礼貌去瓦解。

无形的墙,我们用宽容来毁灭。

层层展开法的运用,可以使学生作文显得更加有条有理有据,体现出学生思维的紧密和流畅。

三、辩证分析法

辩证分析法包括两个方面:(1)对中心论点进行正反对照分析;(2)对中心论点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

先说正反对照分析。比如要证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从正反两个方面立论:①“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为人处世的准则,它将促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有素养、有内涵,它让我们可以遥望一个美好未来;②人心越来越狭隘,只懂索取、不懂回报的人仿佛充斥着整个社会,加深了道德危机。这样正反对比,就能进一步明确“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观点。

再看一分为二地分析。比如论证“孩子经过挫折的磨练才能顶天立地”,便可一分为二地作分析:①孩子经受生活的涤荡,才会傲然挺立;②父母的“松手”并不等于忽视和漠视,在必要的时候孩子仍需师长的引导。这两个分论点看似矛盾,却都统一在总论点之下。

总之,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还有概念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条件分析法等,议论文中分论点设置的思维角度是多方面的,我们应当训练学生多角度去探讨,但无论运用哪种思维角度,都要求紧紧扣住中心论点恰当地设置,从而使议论文观点鲜明,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参考文献

[1]王焕军.浅谈高中语文议论文教学[J].才智,2010(33):86.

[2]雷艳.议论文论证力度提高[J].文学教育(中),2011(03):62.

[3]吴帅.高一议论文纵向论证优化策略[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3):35-39.

[5]邓雅妮.谈议论文的“骨架”结构[J].学周刊,2014(15):148.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议论文写作教学高中语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简谈“议论文”写作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议论文应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