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只有教师“懒”了,学生才会勤快起来

2015-09-10李小勇

新课程·中旬 2015年8期
关键词:编题归类黑板

李小勇

我校的“三纲八目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三年多了,我最大的体会是,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孩子,教师必须学会“偷懒”,只有教师“懒”了,学生才会勤快起来,而且要会“懒”,“懒”的要有科学性、艺术性。

复习课到底应该怎么上,很早以前,我都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但都是在原有框架的基础上做了些许改动,基本上还是先罗列知识点,再梳理知识结构,最后进行综合性的练习,还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较为被动地复习,效果不能说差,但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乏味,因为毕竟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首先没有了新鲜感。

促使我再次进行深入思考并进行大胆尝试的原因,是最近几天小学部各个年级组都在进行“四个无形”(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督促和帮助,课堂评价,课堂知情度和德育渗透)的达标验收听课活动,由于这个学期授课时间稍长,现在都已到了期末复习阶段,如何把“四个无形”体现在数学复习课中,这对于我来说还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唯创新者才有未来”,我决定换个方法试一试。

怎样才能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复习课中,怎样使每个学生都真正动起来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呢?我忽然想到了外出培训学习时,有个专家曾经介绍过让学生试编单元检测题,也就是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出试题。只是角色之间的小小的转变,每个学生都觉得新奇起来,每个学生都觉得“神圣”起来,原来都是老师给学生出题考学生,哪有学生给自己出考题的呢!于是每个学生都认真地翻看起课本来,他必须把这个单元的知识点找出来,还必须找全了,不能有遗漏的;他还必须把每个知识点弄明白了,自己都不理解,还怎么出试题呢?他还必须考虑每个知识点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在试卷中最合适;他还必须考虑每个知识点出成基础题时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如果想增加一点难度又是什么样子的,最难的,课本上没出现,需要看看其他学习资料上有没有,如果出了,大家能不能做出来……每个学生都把老师上课前需要做的工作分担了下来,学生勤快起来了,课堂的效率能不高吗?就这么办!正好我该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了,我让学生自己编分数乘除法练习题。

五年级上册教材中,分数乘除法是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安排的九个单元里,光这部分知识就占了3个单元,一个是分数乘法,一个是分数除法,一个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特别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这么我的内容要在一节课里复习完,以前都是老师忙得不亦乐乎,学生动口、动手的机会却较少,并且安排的内容也是老师事先设计好的,学生完全是被动地复习知识,积极性不高,效率也比较低。这次我进行大胆尝试,基本框架是这样的:先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高效方法,就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的根本是归类,不是做题的数量。读书的方法是既能把书由薄读厚,更能把书由厚读薄,由厚读薄就是归纳总结的过程。然后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自主编有关分数乘除法的习题。学生本来以为我给的条件比较多,可当投影显示时,却只有简单的四个字“黑兔 白兔”,没有具体的只数,也没有之间的关系(分率)。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完全放手学生,让学生不受限制地自由编题,提供四个字也只是想统一编题的题材,因为如果这个也完全放开,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事件进行编题,不利于后来的归类和总结。其实想想道理也不难理解,如果“黑兔和白兔”的问题弄明白了,那其他的类似的问题不就触类旁通了吗?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都埋头认真编起来,没有一个学生走神的,偶尔有人抬头凝视,也沉浸在思索状态中。六、七分钟后,学生编得差不多了,我随机找了六个学生板书编的题,要求自认为是分数乘法题的写在黑板的左边,自认为编的是分数除法题的写在黑板的右边,其他同学四人一小组,互相交流编的题,看能不能区分出乘除法,看能不能把四人编的题进行归类合并。几分钟后,板书的学生结束了,其他学生的交流也结束了,我出场了。引导学生把黑板上的编题归类合并后,重点交流还有没有其他不同的编题,通过其他学生的补充,很快,黑板上呈现出了本册教材中学过的各种类型。最后,把归类合并后保留下来的编题让学生讨论解答。整节课都是学生在编题,学生在归类合并,学生在补充,学生在讨论,学生在解决问题,学生都勤快起来了,老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学情的掌握上、关键处的点拨上、学生学习的督促上、学生遇到问题时的帮助上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上,四个无形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编题归类黑板
长在黑板上的诗
晓黑板
Happiness through honorable actions
教师自我提升的一个力擎
分式方程应用题归类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