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前景

2015-09-10窦磊

新课程·中旬 2015年8期
关键词:传统教育

窦磊

摘 要:互联网教育蓬勃发展,作为西北农村的一个普通教育从事者,看到很多教师对多媒体技术采取消极态度,对最前沿的互联网教育模式更是不了解而有了惧怕心理,以一个他们身边人的角度帮助他们认识互联网教育模式,并积极看清形势和勇于适应挑战,从互联网教育模式的主要服务对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年龄特征和相应知识特征)、实施模式(大数据应用、市场规律应用和课程收看免费)和弱项修补(互动教学的正确应用、师生平等的教学相长,线下服务社区交流和相关法律理论跟进)三个大的方面进行分析,看到其教学优势,对照自己不足完善个人工作能力,最终适应时代需要。

关键词:互联网在线教育;传统教育;服务对象

一、研究背景

互联网在线教育迅速发展,吸引大量的人力财力的投入,我从一个传统教育者的角度讨论在线教育的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15)》的指导要求下,从政策上已经表明了互联网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大趋势,互联网教育将强烈冲击传统教育模式,对于冲击的程度和变化相应产生的挑战,我们传统教育工作者和互联网教育公司应从找准市场服务对象、营销模式和弱项修补三个大的方面做出思考。下面就针对学生个体在电脑或手机客户端接受教育并达到教育目的,从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1.互联网教育的主要对象

从目前市场看,服务对象范围比较广。从K-12(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的简写,这里可以对应理解为幼儿园到高中,到高等教育,再到职业资格培训,所有教育年龄段都覆盖。

(1)对知识渴望程度和自制力。幼儿园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缺乏对接受教育的渴望和过程中自制能力,这一点,传统教育模式的实时督促提醒作用,互联网教育模式望尘莫及。(2)未成年情感和交流教育。对于幼儿园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需要学习的不仅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面对面的情感教育和相互交流。这一点,互联网教育更是很难做到。3.成年人。以资格考试培训为目的的人群,则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要求不是很高,而是集中在某一块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上,同时,个人具有较强的自制能力和知识渴望,因而,这类人群才是重要的消费人群。

2.操作方式

(1)大数据技术应用。互联网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大数据”技术的使用。“大数据”在教育这一块的作用我简单举一个例子:在你紧张备考时,“大数据”为你一次性呈现出你之前做题时间超过其他同学平均时间1.5倍的选择题。怎么样,懂行的人都知道,这是大大提高了你的学习效率,哪些题该再次练习加强,哪些题不需要再做。(2)将教研成果放入市场中检验。必须将互联网教育放入到市场经济的供求关系中去,这样才能催生出大量的人才去创新和完善。(3)盈利方式。课程的收看,免费。也许有人会立刻拿当前现实存在的各个网络教育案例质问我,但本人依然坚持,并且强调是永久免费。那么,靠什么赚钱?靠广告、软件和插件推介,向第三方收费,同时,你还收集到了具有相当作用的大量用户个人数据。

3.互联网教育的弱项修补

(1)互动模式的应用。“互动”“互助”“行为评价和诱导”等措施,在宾夕法尼亚的在线学校Cyberf School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应用,国内也有很多公司借鉴使用,但是,这只适用于较小范围,试想有上千人同时上课提问互动,将是不可思议的。(2)教学相长。一堂课绝不是单纯的学生受益,教师也一定能有所收获。所谓教学相长便是如此。(3)人与人的交流。无论你家里的视频,音响效果有多好,都无法替代一个活生生的人面对面地交流。所以,针对这一互联网弱项,增加线下服务和建立交流社区是必需的。在社区中,学员不仅可以交流一些问题获得新知,还可以巩固已有知识,最终达到增强用户黏性。(4)互联网教育模式相关法律和理论的及时跟进。在巨大利益的引诱下,新生事物总会肆无忌惮蓬勃发展,但往往相应的理论是滞后的,等意识到这一点时,负面后果已经形成,为时晚矣。所以,应该组织有识之士未雨绸缪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以上三个方面是我对互联网教育发展的一些思考。希望在这次互联网教育浪潮中,无论是传统的教育工作者还是网络工作者,都要认清优势和弱项,扬长避短,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在新时代下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涂子沛.大素具[M]北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传统教育
教师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小学数学弱势学生的形成原因分析及转化策略
谈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融合
“互联网+” 背景下网络教育的利弊分析
慕课对大学教学模式的影响
高校教学中的慕课及传统模式关系探讨
承继传统,完善教育
一种基于云的智慧试题库分析评价系统的研究
从《弟子规》中分析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思想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