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农村中学生物理自主学习的因素
2015-09-10黄水苗
黄水苗
摘 要: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多次提出:“教是为了不教。”主张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生必备的一种学习能力。但在农村由于受外部环境和自身主观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大多数学生并不能自主地进行学习,令人担忧。
关键词:影响;农村中学生;自主学习;因素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要求:通过科学想象与推理方法相结合,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这实际就是要求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主动质疑,主动探求知识。然而,由于受外部环境因素和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农村中学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些力不从心。
一、外部环境因素
1.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在农村,绝大部分家长受教育的程度较低,家庭学习观念很低,不懂得如何培养孩子学习的方法。况且,大部分家长为了改善生活而外出打工,与孩子聚少离多,与孩子沟通少,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想要什么,想干什么;没有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没有与孩子探讨过社会责任感。为弥补对孩子关心的不足,他们常常用金钱补偿。殊不知,这样的孩子久而久之,容易养成任性、懒惰和依赖的心理,自主学习丧失。
2.学校因素的影响
农村中小学因受经济和师资力量的双重影响,办学条件较差,很难留住优秀教师。特别是近十多年,民办学校的兴起,由于不良竞争,导致农村中学优秀生的大量流失,农村中学办学更是举步维艰。在农村小学,图书馆、阅览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硬件设施基本是空白,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都很难实施,自主学习受到阻碍。
3.社会因素的影响
虽然,素质教育提倡多年,但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在唯“分数”论的背景下,农村小学仍以语文和数学为主。小学阶段是孩子一生中好奇心最强、爱问最多、想象力最丰富、创新思维最容易培养的时期,却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抹杀。学生已失去学习兴趣,甚至出现厌学。那么中学的物理科学又怎么会去自主学习呢?
二、自身主观因素
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情绪以及责任意识等因素,也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动机是自主学习的前提,是推动、激励、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然而,由于上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失去了学习动机,也没有学习的兴趣。缺乏学习动机,也就失去学习目标,没有了学习目标,他们整天浑浑噩噩,虚度光阴。因为农村中学大多学生缺乏父母的直接关爱,所以,他们养成了任性的坏习惯,学习情绪不稳定,想学就学,喜欢哪个老师就学那一课,自主学习自然难以进行。综上所述,影响农村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很多,但学校作为教育的第一阵地,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挑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必须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只要各方力量都调动起来,齐抓共管,我们的学生会更灿烂,祖国会更美好。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