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打造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2015-09-10丁坤丽
丁坤丽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各教学学科都在研究如何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作为高中学生必修的信息技术学科,也加入了课改的行列。因此,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打造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近几年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经验,我认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打造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精心备课,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教师除了要承担教学工作外,还要承担学校的其他工作(如:电教、学校相关信息管理等)。纵然有各种主客观原因,我们都应该牢记“不上无准备的课”。首先,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备好教材。其次,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备好学生。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学习过信息技术的一些基础知识,如Word文档、Excel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稿等。再次,备好教学过程,预知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及相应的解决办法。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不但要备好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还要充分考虑教学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及解决策略,不要让教学中的突发情况影响正常教学。
二、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保障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学习动机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内在原因,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维持并内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高中信息技术课多以操作为主,注重操作技能的应用。因此,教学内容要充分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做到伸缩自如;教学中要注意讲练结合,给学生留有充足的练习时间。如在进行Excel表格教学时,由于学生在初中已学过简单的表格数据输入,合并单元格等操作,教学时这部分内容就可一带而过,而重点讲解常用函数的应用、图标的制作等知识点。
三、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城乡差异导致初中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设施设备的参差不齐,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认识的不同,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就大不相同。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小组教学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可把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3~4人,采取“好中差”的搭配方式,让知识掌握有一定基础、操作比较熟练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指导其他组员进行学习。
四、实施“奖励为主,惩罚为辅”的课堂评价机制
只有科学合理的奖惩激励机制,才能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一般情况下,奖励比惩罚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率;但一定的惩罚是必要的。教学中要做到“奖励为主,惩罚为辅”,做到适度、适当、适时。
总之,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打造,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教师自身素质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学习效率提高的重要保障。只有重视教学中各个环节的研究,如备课、上课等,才能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基石。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