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构建具有探究性的初中物理课堂

2015-09-10薛和平

新课程·中旬 2015年8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探究性物理

薛和平

物理课作为一门具有科学性的课程,探究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让学生有独立学习的意识,而且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科学素养的培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借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中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而促使学生在高效的物理课堂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构建探究性的初中物理课堂进行论述,以期能够为学生终身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一、实施有效的探究问题

问题探究是课改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是实现高效物理课堂的重要方面,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挥学生主动性的重要方面。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我们要立足于教材,设计有效的探究性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大气压强》时,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也为了提高物理课堂的效率,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了下面几个生活现象:(1)医院里输液的吊瓶塞子上总要插一支空针头是为什么?(2)为什么吸盘能够牢牢地固定在玻璃上?(3)注射器为什么能够抽取水?……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对上述的现象进行思考讨论,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而且对提高物理课程效率,对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我们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探究情境来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实施自主性实验探究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主实验探究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且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相信学生,给学生搭建自主实验的平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也为高质量物理课堂的顺利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也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借助“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个、干电池三节、滑动变阻器一个、定值电阻(R1=5 Ω、R2=10 Ω、R3=15 Ω)、开关、导线若干”等实验器材进行自主实验,并自己设计实验步骤,画出电路图,并记录下电流表和电压表上的示数。最后,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探究,得出结论。可见,在实验课堂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也为高效课堂的实现做好保障工作。

总之,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借助多样化的活动来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而在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同时,也确保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获得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刘长朝.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1(89).

编辑 韩 晓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探究性物理
只因是物理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处处留心皆物理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