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提高学生环保意识的途径
2015-09-10冉芳青
冉芳青
摘 要:学生环保意识的形成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当代中学生的学习不仅在课堂上,也在实践中。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感悟,那么,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就不再只是一句空话。
关键词:环保意识;地理教学;实践;环境保护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加强环境教育,更要在实践中提高环保意识,而社团活动就成为一个非常好的选择,通过社团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过程,可以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社团活动在地理老师提高学生环保意识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团的宣传活动能够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让学生有良好的环境道德观,这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最高目标。环境道德是新时期公民必备的道德品质之一,是新时代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对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使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这样既能巩固学生的环保意识,又能强化学生的环保行为。
我们正好可以利用社团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来对环境教育进行宣传,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地球是人类之家,大自然是同我们生死相依的朋友。我们既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又要很好地爱惜它、保护它,使它不受损害,永远生机勃勃,同人类和谐发展。”社团活动可以把枯燥的知识和说教形象化,以加深印象。举例来说,我们可以在社团活动中运用统计数字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当前大气环境、水环境、海洋环境以及城市环境问题之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去关心我国的气候变化、水质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和自然灾害的增减程度,去关注我国政府的各种环保措施、行动以及近几年来取得的成果,了解我国目前的环保工作重点;同时,我们还可以运用幻灯、投影、录像和挂图等,将环境保护中的一些知识性、趣味性内容有机地融入社团活动中,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积极的社团氛围中接受环境教育。
我校社团还组织了观看环保影片、保护母亲河、保护湿地等活动。通过观看环保影片,学生对中国的自然保护区有了更多的了解;通过保护母亲河活动,学生对流经身边的长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通过保护湿地活动,学生掌握了我国湿地的分布以及现状。上述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社团的实践活动能够对学生进行行为教育
环保意识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而且只有在他们的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必须要走出课堂,在社团活动与现实生活中获取资料、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并在实践活动中应用和检验。良好的环保行为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主要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行为可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如分类、整理生活垃圾,避免使用或重复使用塑料袋,节约用水,拒绝或少用一次性筷子等,从身边的环境做起,亲自参与班级组织环保活动,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理性思考能力,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行为的同时,也可以使知识得到运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校园是我家,美丽靠大家”,环保意识从周围环境做起,从小事做起。本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涪陵五中校园就添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群身着黄色马甲的学生志愿者(同学们亲切地称呼他们为“黄马褂”),他们三五成群,或拿着拖把在教学楼的走廊处拖地,或拿着抹布在实验楼的走廊那儿擦栏杆,或拿着大扫帚在校园的环形公路上扫树叶,或拿着火钳在草丛里捡拾垃圾;你会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看见他们忙碌的身影。
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也掀起了环保潮流,比如垃圾不再乱扔,而且垃圾分类放置;比如在全校掀起节约用纸,废纸利用的热潮,草稿纸也学会两面都很好利用。环保意识不是需要做多么伟大的事情,只是需要大家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
三、社团的活动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科学精神是科学素养的内核所在,科学素养有多重含义, 最外面知识层面和技术层面受到人们重视,而作为其内核的‘科学精神却日渐空壳化和边缘化。”姜旭之将科学精神概括为四个方面:“1.实事求是、表里如一的精神。2.高瞻远瞩、超越前人的精神。3.宽宏大度、谦恭能达的精神。4.顽强执著、锲而不舍的精神。”
社团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实践来检验所学的知识。“科学态度是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科学发展的整体把握而形成的科学信念和科学习惯。”有了科学的态度,学生学会了辩证地看待问题,不盲目地对一件事情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
综上所述,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的实践探索,不管对我们地理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双赢的。在社团活动中所得到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更好地渗透环保意识教育奠定了基础。通过社团,选择恰当的活动内容、合适的活动方式、合理的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得到很大的提高。一方面,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环保技能和知识;另一方面,他们的环保意识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提高了。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