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学从情感教育开始
2015-09-10王海峰
王海峰
情感是人们对特定对象的内心感受,是客观事物能否满足个人需要所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初中生由于年龄还小,他们的情感比较脆弱、感性、不稳定,如果对一种事物有兴趣,他们就会毫无倦怠,乐此不疲,但是某些事物一旦不符合他们的口味,则会兴趣索然,甚至产生厌烦心理。如果我们教师不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就不能解决枯燥思想品德理论和生动现实的矛盾,不能给学生创设情趣盎然的教学环境,不能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因此,我认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从情感教育入手。
情感教育不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情感教育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情感教育要求爱护他人、关注他人、体贴他人,列宁曾经说过,如果缺乏人的情感,就不存在人对真理的追求。我们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知、情、意、行等要素变化的过程,如果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心意相通,就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要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受到阻碍,教学任务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初中思想教材时,我采取了这样的措施:(1)做一名热情满满的教师。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只有充分投入高度热情,才能感染我们的学生,才能带动他们情绪,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处在兴奋状态。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时,我总是情绪饱满地出现在学生面前,微笑着给学生讲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情,让学生觉得品德课是充满魅力的,是有趣味的。(2)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初中思想品德因此特殊地位更应该如此,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从不以学习成绩好坏来评价学生,从不以学习成绩给学生划分等次,对每一位学生都一视同仁,同时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是我常用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觉得老师是通情达理的,是理解他们的。(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只有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他们才会爱上这门课,才会对这门课产生积极情感。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时,我常常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辩论会、小品表演、记者采访等,学生对此特别感兴趣,他们积极策划,积极编排,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心灵之桥需要情感架设,需要用信任、用尊敬、用关爱来充实,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应该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产生积极情感体验。只有这样,才能换来学生的热情与激情,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应该从情感教育开始。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