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设计高中语文作业
2015-09-10祝浩
祝浩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新课程已经进入全面推广阶段。然而,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中,家庭作业这一重要要素并没从根本上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近几年来,社会上一直在呼吁“减负”这个问题,过重的课业负担已经给学生带来很多困扰。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时,要转变观念,强调过程的合作和实践,关注个体差异,注重创新,贴近生活实际,从而使学生达到快乐学习、有效学习的目的。基于以上思考,我对高中语文作业设计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设置趣味性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门学科都应该扎实、活泼、生动,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设计,能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去完成作业;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评价,能让学生喜欢上做作业,并期待着下一次作业。这样的作业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了《雷雨》之后,我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角色,组织表演小组,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进行话剧表演练习,最后由学生评出最佳创意、最佳演员、最佳合作、最佳编剧等奖项。通过角色表演活动,我引导学生把丰富的学习资源内化为自身的财富,从而激活学生思维,发展他们多样的个性。
二、设置开放性作业,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语文是最开放、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的学科,教师应该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使其成为一泓活水,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新课程要求以共性为基础,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开放性作业就成为新课程的亮点。开放性作业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封闭式作业模式,有利于打破专注于书本知识的局限,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应根据教材进行拓展延伸,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作业设计的开放性,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布置作业的内容开放,学生有权自主选择;(2)完成作业的形式开放,跳出原有的那种白纸黑字的书面作业模式;(3)作业结果和答案开放,不
再是单一的、刻板的;(4)评价作业的方法开放,实行多样化的评价。例如,我在教学《祝福》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祥林嫂悲剧”的根源,就组织学生开了“法庭审判大会”来审判那些“杀人者”。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很好地理解了文章的主题。
三、设置个性化作业,张扬学生的个性风采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当教师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分层教学时,学生就会受到激励。
因此,教师在实施作业的过程中,应多关注学生的差异,而不是成绩的好坏。在设计语文作业时,既要考虑到语文作业的共性,也要兼顾学生的个性,注意分层布置作业,使作业成为学生自由发展个性的舞台。
因此,我经常布置手抄报等作业让学生去展示。我提倡张扬个性,从版面设计到表达方式的选用,我都鼓励学生尽可能创新,与众不同,使每一张手抄报,每一次表演都有特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肯定自己作业存在的价值。
四、设计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而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
文实践。
语言学习的成效是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基础之上的,语言学习如果缺乏体验、合作、探究,缺乏认同感,学生则很难产生成
就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告诉我们实践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作业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重新定位语文家庭作业:语文家庭作业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并运用语言。因此,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应该成为语言学习的主要内容。
我利用身边的资源,设计了这样一次语文实践作业——《靖江方言现状》之调查研究,把学生分成四组,利用课余时间摘抄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靖江方言,亲自对方言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等,学生感到新鲜,饶有趣味。尽管调查、采访并不轻松,但对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大有益处。
五、设置人文性作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语言学习的过程不仅要学习技能技巧和知识,还要让学生不断调整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人文素养”。新课标也将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确定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而此能力的形成只能建立在学生的技能知识、情感态度、人文素养、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的全面发展基础之上。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报刊,收看一些新闻类、科普类以及人文思想性较强的广播电视
节目。
虽然个人喜好不同,但也有必要将一些好的内容布置成作业,既填补了课外教育的空白,又避免了学生去看一些不利于成长或
不适其年龄特点的节目。但这种作业的时间和内容一定要选择好,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陈定良.语文作业设计的改良和创新[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1(03).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