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扫是一种冥想

2015-09-10茱莉亚·德克尔南之瑉

海外文摘 2015年9期
关键词:打扫卫生女工家政

茱莉亚·德克尔 南之瑉

您是一位哲学家,著有一本书专门讲述您对打扫的热情。然而很多德国人认为,打扫卫生是一种痛苦的折磨,只要有条件,每个人都会找一位家政工帮助自己完成打扫工作。为什么我们如此讨厌打扫?

不想打扫卫生的人最常用的借口是,这很浪费时间。一个每晚9点才下班回家的人,当然没兴趣去打扫。但是那些说宁愿把打扫的时间用来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情的人——比如说运动,是在自欺欺人。

难道不是这样吗?

如果更仔细地询问,他们在家政女工来家里干活的3个小时中到底做了些什么,很多人都哑口无言,因为家政女工一般不会在家里没人的时候上门。我觉得很有趣的是,有些人甚至说,家政女工要来了,我得收拾一下屋子。他们为迎接家政女工到来而做的准备工作,实际上比自己打扫需要的时间长得多。这其实并不关乎节约时间或赢得自由,而是一种新型强迫症。

那么,对打扫的抵触情绪究竟从何而来?

很多时候都是潜意识在起作用。例如打扫时会扬起灰尘,而我们非常讨厌灰尘。它不仅会引发身体上的不适感,还会让我们想到自己的命运也如同一颗浮尘。

打扫时灰尘满身的糟糕形象是家政工收入低的原因吗?

家政工收入不算低。城市中家政工的时薪完全可以达到10欧元,这比很多理发师的收入都高。对老人或单身族来说,家政工还充当着陪同聊天、消遣的角色,因此请人打扫不只是为了节省时间,还可能带有社交目的。然而,由于房间脏乱并不是什么值得光荣的事,因此和脏污打交道的人也总是处于社会底层,例如家政工和运垃圾的人。

很多人在客人到来之前,打扫得尤其认真。这也是出于羞愧?

打扫首先是为了让自己感到舒适。在洁净的房子中待客,也是一种礼貌。但是说自己打扫过房间的人相当于承认了家里之前很脏,这会让人觉得很羞愧。此外,我们必须知道的是,房间中的污垢并不是我们从街道上带回家的,相反,大部分都由我们无意间脱落的皮屑构成。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脏污危害健康。

是的,也正因如此,脏污和打扫总是与恐惧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我们不需要害怕污垢,它基本不会给人带来健康风险。矛盾的是,一方面我们使用很多消毒剂,另一方面却不注意最简单的卫生常识。如今在私人家庭中,唯一的风险潜伏在厨余垃圾中。如果这些垃圾在一个温暖的地方放几天——而且大多还是在相对潮湿的洗涤池下,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就会混合在一起,蔓延开来,很不健康。实际上,只要接触了厨余垃圾,就应该洗手。然而与此相比,人们更讨厌完全无害的地中海粉螟。

它在麦片袋子里爬的时候,您不觉得恶心吗?

不,完全不会。人们看到地中海粉螟时,往往会觉得这是场灾难。但是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地中海粉螟并不能代表家里的卫生状况,夏天打开窗户,它们就飞进来了。

在去污剂市场上,有很棒的新发明吗?

去污剂的成分几十年来一直保持不变,总是包含表面活性剂和香料。新产品只是浓度更大,效用更强劲。如果不戴手套打扫,就能注意到这一点。然而现在人们必须戴上手套,因为去污剂会伤皮肤。不过,不戴手套打扫要美好得多。

清理浴室下水道里的头发时,也不戴手套?

是的,这并不让人觉得恶心。打扫总是意味着要将黏在一起的东西分离开来,例如灰尘或头发。戴手套打扫时手指触感减弱,非常不方便,也不能很好地擦净脏污。

大部分去污剂都是用来喷洒的。

去污剂工业想向我们传达这样的思想:脏污威胁我们的健康,我们必须武装起来,使用他们出售的“喷枪”,并称只需远远地向脏污处喷洒去污剂,它们就自动脱离了,完全不需要费劲。然而水龙头生产商提出警告,强劲去污剂会破坏水龙头的涂层,所以才会显得锃亮——但是细菌仍然存在。这种去污剂的效用有点像化妆品。去除顽固污渍的最好办法仍然是用刷子,但是现在的人们太看重那种锃亮感了。

为何会这样?

光泽象征着人们对以银具和刷漆木家具为代表的大城市生活风格的渴望。数代以来,这种渴望一直留在我们内心。去污剂的味道也会蒙蔽我们的感官:仅仅是柠檬的香味就会让我们感觉房间已经洁净了。这是文化决定的,因为我们的奶奶辈就已经在用柠檬酸打扫清洁。罗马人也曾用柠檬擦洗。在南美,人们会将氯和洁净感联系在一起,因此那里的所有去污剂中都混有氯。欧洲人则相对不喜欢氯的味道。

很少有人公开交流打扫经验。人们还知道如何正确打扫吗?

很多人花很多钱买材质上佳的贵重家具,却不知道如何护养它们。有些人在清洁时毁掉了家里的锡制装饰品,有些人喜欢板岩石材的浴室,却不知道比起光滑的瓷砖,粗糙石块表面的脏污更不易去除。如果使用了错误的去污剂,很快就会毁掉昂贵的石材表面。含有醋的洗涤剂会让大理石材质的窗台很快悲剧,因为石块中的钙会被溶解掉。

如今DIY之风盛行,人们热衷于针织、修理,制作手工品。这种风潮也许会让人们更乐于打扫清洁?

和种植蔬菜或针织不同,打扫并不会为我们带来直接的成果,但这样也有一个好处——能让我们暂时远离“总要高效多产”的功利思想。换种更神秘的说法:打扫如同一种冥想,它让我们必须定期触碰自己周围的物件,清晰感知它们的存在。

作为一位哲学家,您最初为何想研究打扫这个主题?

我的专业领域是技术哲学,而我决定将打扫作为文化技术来研究。书店里有关于写作、烹饪或手工制作的专业书,却没有讲打扫的。我家的阳台扩建后,我比以前打扫得更勤。在此期间我常常思考,为何很多朋友都不相信,我真的很喜欢打扫。

您是如何研究打扫的?

我做了很多采访,采访对象主要是家政女工,但也包括一些同事和大学生。

打扫卫生的大学生?

他们其实很少打扫。可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打扫卫生的能力就越差。

研究这样一个主题,会不会被同事斜眼相看?

不会,我的有些同事自己就研究足球或钓鱼哲学这样的主题。我写了一本关于打扫卫生的书,对此我也常常开玩笑说,我们哲学家已经越来越像生活顾问了。

您的男同事也会对这个主题感兴趣吗?

哲学史中常有轶事记载,男人在洗碗时灵感最好,例如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就是这样。我希望在洗碗机的时代,男人们也能灵感不断。有趣的是,问我打扫是不是个女性主题的基本都是女人,从来没有男人问这个问题。

也许是因为大部分家庭中都是女人做家务?

是的,而且男人和女人打扫时的风格差别很大。男人打扫时通常非常系统,他们将脏污看成一种科学问题和挑战:我怎样让它们变干净?他们打扫一次所花的时间通常比女性更长,打扫得更彻底,使用专业清洁剂或是购买品牌高压清洗机,女人则用万能清洁剂。男人聚焦于某一块区域,女人则更倾向于放眼整套房子。这也反映在他们对去污剂的不同选择上。

打扫很累人,也许正因如此,才很少有人乐意做?

我不相信这样的话,您看看人们是怎样在花园里挥汗如雨的吧!这主要是因为,看到花草生长,我们会很开心,还可能收获邻居的赞美,而拖得很干净的地板不会收到这样积极的反馈。所以说,在我们的社会中,彻底做清洁卫生的人得到的认可太少了。

[译自德国《南德意志报杂志》]

猜你喜欢

打扫卫生女工家政
农嫂进城——家政行业状态观察
我和妈妈打扫卫生
打扫卫生
2019年国家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2019年省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纺织女工
皮带女工
中介型家政O2O企业价值链优化策略
建筑女工
公平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