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无可奈何的阶梯
2015-09-09歌云
歌云
如果你只是将陪读生涯当作生命中一段无可奈何的阶梯,悲壮地、充满牺牲精神地引领孩子向上,心底却蓄积了苍凉、委屈与自卑。这种陪读生活是培育不出良性互动的母子关系的。
千钧一发的期待,满含牺牲的委屈
每一个琴童背后,都站着一个全程牺牲了的陪读妈妈吗?
热门电视系列片《舌尖2》中,饱受争议的一集,无非是为了女儿在小提琴上有所造詣,陪读妈妈忍受着窄逼的环境、嘈杂的公共厨房空间,忍受着夫妻异地、亲人分离的寂寥。
那是一张典型的陪读妈妈面孔,清瘦、严肃,嘴角与眼角的线条都紧张严厉地下撇,脸上的神气是分秒必争的警觉,与人在他乡的戒备与谦卑。
她每天很早起床,替女儿打理一日三餐,学习海派红烧肉的做法,一面抄写曲谱或打着毛衣,一面竖起耳朵听女儿拉琴。女儿任何一个心不在焉都逃不出她的耳朵。吃饭时,她抢先把小提琴大师的录像打开,要女儿“边吃边琢磨”。
在她的生活中,世间一切都得让位于女儿的琴艺,丈夫的探望、孩子的正常交往,都是多余。连孩子奶奶去世,母女俩也没返回老家奔丧。理由是,高规格小提琴比赛就要开始了。
“指责我们不孝的闲言碎语都不用去管它,如果奶奶希望孙女有出息,她会理解我们。”
陪读妈妈淌下了泪,这泪水,有几分是为逝者而流的呢?也许,泪水里的大部分委屈,来自竟有那么多人不能体谅她的牺牲吧。
陪读妈妈,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这一幕让我的朋友悚然心惊。
这两年,她同样与儿子租住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附近,同样以高房租在狭窄的一居室里安了家。她同样神经紧张——楼上楼下住满了陪读妈妈和她们的孩子,练琴声比赛一样响到夜深。
为了不打扰邻居,儿子晚上弹琴时,她要在钢琴背面包上棉被。为了督促多背曲谱,儿子上厕所时,她蹲守在门外,让儿子哼唱新曲给自己听。她每天骑着电动车把儿子送到各位补习老师家,绝对禁止儿子玩乐和踢球。
一天,她看到电视里陪读妈妈那张警觉严肃、孤注一掷的脸,忽然觉得看到了自己。
是的,她也在儿子身上赌上了自己的全部未来,也逐渐变得输不起。她常在饭桌上给儿子灌输信念:一定要去茱莉亚音乐学院,一定要在国际钢琴比赛上拿金奖,一定要像郎朗名满天下。
儿子冷不丁问:“竞争如此激烈,就算我付出最大努力,也可能从独木桥上滚下去,那时,你受得了吗?”
她愣了,呆了几秒才说:“不可能!全家劲往一处使,总有一天你会成功。”
16岁的孩子叹了一口气,“徐志摩那首诗你读过吧,‘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这首诗要与你共勉。”
作为当年的中文系硕士,她绷不住笑了。那诗是说萍水相逢的恋人的,怎能用来形容母子?咱有牢不可破的血缘,怎么放得下,忘得掉?
不料儿子很严肃,劝她花三分心力在他身上就够了,余下七分心力,应当去成就自己。
儿子回忆起,妈妈辞职前,做那十几年图书编辑的时光。儿子上小学时,妈妈策划设计的一套图书获了全国大奖,得奖的作家,亲手缝制了布艺书架和小布偶来感谢。那时候妈妈多么快乐,能为图书画插图,能写诗,能设计有趣笔记本和明信片。
“既然陪读挺漫长,你为什么不见缝插针做点喜欢的事呢?前两天又有出版社来电话,邀你去做翻译,去做图书策划,你为什么不去呢?”儿子说。
她再次愣了,“你已经到了关键阶段,我需要心无旁骛……”
儿子毫不客气地打断她,“应该心无旁骛的人是我,不是你。我的未来怎样,说到底是自己的事。你常教育我说,时间就像百纳布,一小块一小块拼起来,能做成巨大的床罩和窗帘。这些话,我也回送给你。”
时间的百纳布,重新拼就她的骄傲
这次对话令她吃惊极了,头一次,发现儿子唇上的小绒毛已经变深,个子高过她一头。现在,她端详他时需要仰视。
她像不认识他一样凝望他半晌,忽然热泪盈眶。周围的亲人,包括老公都没觉察到她生活中强烈的缺失,儿子竟觉察到了。儿子觉察到她在异乡的落寞,她埋首家务带来的极大空茫,她机械化平静生活底下汹涌的暗流。
是的,她也期待实现价值。若能成为天才钢琴家的母亲,固然骄傲,但最终能生出根芽来的骄傲,还在于她没虚度四十来岁的黄金时光。
她为什么不在陪读罅隙中,把自己培育成独具慧眼的出版人、有出众潜质的作家和翻译家、有奇思妙想的跨界设计师?
她有节制地退出了“紧逼督导”的职责,意识到输不起的妈妈形象,只能激起青春期儿子的反感。
她约定跟儿子赛一赛,看三年的共同生活,究竟是谁拼出了绚丽的“百纳布”。
她请了钟点工阿姨帮做琐事,也训练儿子做些家务。成效是惊人的。2014年,她完成了4本译著,举办了9场讲座,设计了5本热门图书的衍生产品。儿子的专业课平均成绩由B+升到了A-。
好几次,她外出归来,发现儿子自己动手,在厨房吊柜上安装了曲谱夹子,一边做可乐鸡翅一边背曲谱。他还在家里四处放上了音乐家传记。
时间长了,母子间空洞紧张的相处,有了弹性和汁水;家里少了剑拔弩张的对立情绪,多了幽默与欢笑。
只要调配好,成就自己与协助孩子,这两大目标并不对立。
如今,她可以毫无愧疚感地跟儿子请假,回南京与老公和父母团聚,也可以外出做自己的事。那种孤身在外、独力难支的凛冽之色在她脸上消失了。
在微博上,她承认,现在这段生活不再需要“熬过去”,不再泥泞孤清,而是布满相处时温暖动人的细节,成为她体验母亲这个角色的别致角度。
(编辑 赵莹
zhaoyingno.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