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怡平:历史也应该是她故事
2015-09-09明前茶
明前茶
台湾纪录片主创者、旅行作家与摄影师彭怡平,当年在台大历史系读书时,就疑惑:为什么“历史”的英文是“history(his story,他的故事)”,而非“her story(她的故事)”?
之后的游历让这疑问越来越尖锐。她开始用镜头记录一个个“她的故事”,立志为痛苦着、纠结着、追寻着、幸福着的女性勾勒人生群像。
一开始,镜头就在诉说自由灵魂
看到彭怡平摄影作品的人,第一印象就是“她不仅仅在追求美”。
刚健、凝聚、粗朴自然的风范,好像把被摄者灵魂拎出来的强悍。这种风格,带有法国自由艺术家的特质,酝酿自彭怡平在巴黎学习和工作的18年。
早在她还是台大学生时,凭借聪颖天资,她学会了德文、法文、日文、拉丁文,正期待出国深造。一次,她应邀去台北一家咖啡馆做客,尝到了店主自制的苹果派、苹果鸡尾酒。
店主是留法画家。他说,在法国,一只苹果,就能凭借超凡脱俗的想象力,幻化成300余种料理。可想而知,那个国度的文化深奥莫测。
彭怡平对法国文化的独立思考、自在表达心向往之。一毕业,她就背起行囊,从台湾眷村走向法国巴黎。
彭怡平的留学生涯刚开始,台湾一家媒体要找人写一组“巴黎印象”的文章。她的文章角度新颖、观点独到,从上千份征稿中脱颖而出。
《商业周刊》的编辑看中她的才华,约她写书。
这本《隐藏的美味》讲的是法国饮食文化,是彭怡平的处女作,也是她第一次尝试“以拍纪录片的方式写书”。用一幅影像讲一个故事,让照片主人公的过去、现在、将来,让他的所思所想、瞬间情绪,都浓缩在一次生活定格中。
她更忙了。专攻电影的她,不仅涉足剧本创作、纪录片拍摄,还广泛涉猎日本、法国文化的深度研究,经常在国内外知名艺廊举办摄影展。
因为不断关注他人的生活状态,她的视野从浅表走向深邃,人生也积淀出智慧。
妈妈自杀,让她发誓要了解女性
十几年前,彭怡平在日本游学时,目睹了社会对女性司空见惯的歧视与制约。年轻女子被教导只要上短期大学,只要当前台小姐和女秘书,终生理想就是找有钱且靠得住的丈夫,做家庭主妇了此一生。
日本女性的身心被束缚在各种社会符号里。彭怡平决定用直击人心的影像,表达出她们说不出的丰富。
她上路了。从1998年到2005年,彭怡平一直在外拍摄、游历。这时,老家传来噩耗:母亲因忧郁症自杀未遂,成了植物人。
彭怡平痛彻心腑,作为女儿,她都不了解母亲的挣扎,罔论其他?
在外人眼里,母亲活得风平浪静,家境殷实,丈夫写得一手好书法,脾气温和,孩子也有出息。可事实上,母亲一生都不快乐,从没有机会实践梦想。
其中,当然有个人原因,但迫使她走上寂寂长途的,也是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框范。在一个视无条件牺牲为美德的社会里,有多少女性像母亲一样强颜欢笑,为了家人牺牲了自己?
女人的沉默是否能换得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彭怡平渴望去拍摄“有倔强灵魂的女性”,说出她们的不安、不平、不满与不甘,让周围人理解她们,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至2007年,彭怡平游历超过40个国家,她出版的摄影书,记述了12个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国度的女性故事。书名就叫《她的故事》。
从穿着纱丽投身社会运动的印度女星,到荷兰养老院中的独居老妇,从红灯区里的人权捍卫者,到深信爱情的俄罗斯“结婚狂”,再到终生饱受怀孕梦魇的犹太女子,彭怡平像一个雕刻家,用镜头,将世界女性群像塑造出来。
用镜头把她们释放,成为蝴蝶
深入现实,彭怡平发现与想象有不小出入。
俄罗斯女人看重爱情和婚姻,但不认为幸福维系在“一个好男人”身上。不少单身的俄罗斯祖母都打扮俏丽,思想开放。
法国人的婚姻相对短暂,但法国女性非常懂得文学艺术,并勇于展示自己身体的魅力。
在韩国,类似野蛮女友的偶像剧颠覆了僵尸般的妇道教条,让女性勇于表现自我。
埃及是率先喊出“女性有受教育、不戴头巾与离婚自由”的伊斯兰国家,她们一直没有停止,现在依旧举办各种“不戴头巾”的舞会与茶聚,抗争继续在进行。
荷兰、泰国的女性幸福指数较高,宽容的社会环境,让她们更易悦纳自己,与自身弱点和平共处……
彭怡平审视着各国女人的神态、举止、穿着,敏锐地发现,生活中,她们多在“扮演”某种言不由衷的角色。照这个样子,拍摄她们美化过的状态,实在没意思,需要通过“撞击”的方式走近她们。
彭怡平说,不自觉的“扮演”,就像人囚禁在茧子里。拍摄前,她得用一些出其不意的方式,“让她们破茧而出”。
2007年,为了拍摄荷兰在红灯区工作的女性,她在阿姆斯特丹的红灯区连住了几个星期。为接触那些橱窗里的女子, 她的脑袋不知被啤酒罐砸过多少回,才终于让被摄者敞开心扉。
她来到某信息中心,想方设法与创办者玛丽斯卡·马鸠见面。玛丽斯卡说,仅在阿姆斯特丹的红灯区,就有来自50余个国家的女性,每个人都有一段辛酸往事。才36岁的玛丽斯卡看上去已饱经风霜。1994年,在没有任何援助的情况下,她创立了这个信息中心,独自苦撑了十几年。她希望借由这个组织,帮助女性身体从业者维护权益、保护自己。
临别,玛丽斯卡提到对未来的期望,“请给我们更多的尊重,我们也是人。”虽然玛丽斯卡选择了一条异常崎岖的路,却勇于承担后果,并将其转化为积极、正面的能量。彭怡平很敬佩这样的女性。
彭怡平的镜头中,也有很多阳光女性。比如52岁的泰国克伦族女子玛楠。彭怡平之所以将镜头对准她,不仅因为她脖子上足足套了17圈亮灿灿的铜圈,重达2公斤,还因为她博学多闻,会说多国语言。
玛楠出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有个好吃懒做的丈夫,还生了一样游手好闲的儿子。但幸运的是,她从没有埋没自己的才能。20年前,她开始学习多国语言,为了不依靠翻译,就能为游客服务。10年前,玛楠学习木雕,向游客售卖自己夸张诙谐的木雕作品。她还学习吉他弹唱,加入为游人表演的队伍。她像太阳一样,照耀整个家族,为侄女儿们树立了自爱自强的榜样。当彭怡平找到她,说明来意,她立即取出口红、胭脂与梳子,悉心打扮。为的是“完美展现克伦族女子的美”。
在火车上,一位独饮伏特加的俄罗斯少妇告诉彭怡平,她计划远行数千里,到开罗和心爱的男人结婚;一位新加坡的印度裔妇女称,自己老公愿做居家“煮夫”,这在印度绝对不可思议……
彭怡平说, 这些都是她追寻的——还原女性真实的样貌。在她眼里,女人都是蝴蝶,生而拥有绚烂的翅膀。尽管身处的环境把她们束缚了,但只要有觉悟的可能,总会破茧而出。
摄影,打开了被蒙蔽的“第三只眼”
有意思的是,出版了这么多摄影图书的彭怡平,摄影完全是自学的。
上大学时,她用当家教赚的钱买了第一台相机。她玩街拍,拍完后挑出满意底片,送到学校暗房冲洗。
第一张照片,是一个小女孩从台大校园一个陡坡小巷子里,雀跃跑下来的镜头。被彭怡平抓拍到之后,竟被她的比利时女老师收藏。老师说,台湾人的活力与勇气,他们对女孩寄予的某种期待,都洋溢在这个镜头里。彭怡平自此走上摄影路。
游走世界的过程中,她意识到,摄影对她来说,就像原创音乐一样迷人,“拍照时,我灌注了所有情感和思考,拍摄的流畅性就像旋律,布满脑海。也就是在这时,我才按动快门。”
彭怡平形容说,平时,她的“第三只眼睛”仿佛被不干胶覆盖住,遇到感兴趣的事物,不干胶就会自动脱落。这就是拍摄的最佳时机。
她不轻易按快门,有的照片等了15年,才有把握捕捉到女主人公的霎那灵魂展现。比如《她的故事》中的每一帧影像,她都做足访谈工作,結合对拍摄对象几十年故事的了解,以及对她们状态的反省与思考,然后透过特殊场景来浓缩。
因此,小说家看过她的照片,能写一部小说,音乐家能谱写一部音乐剧,画家能画出女主人公的前世今生。也就是说,这些照片富有延展性,展现了个体的隐忍、彷徨、痛楚与坚定。而彭怡平本人,也从这绵密、持久的观察中,活出了人生的意义。
彭怡平的短发被大风掠起,此刻,她如一只逆风飞翔的蝴蝶,翱翔在自由的天空。她最骄傲的一件事,是“提醒我的拍摄者,她们每个人都有翅翼——完全可以飞得更高”。
(图片由CFP提供 编辑 赵莹
zhaoyingno.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