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寂静,穿透这噪音世界
2015-09-09美媛
美媛
《莫愁·智慧女性》语汇新解——抢救寂静
7月15日凌晨,北京三里屯优衣库视频事件火遍网络。很多人一边骂这是优衣库无底线的营销手段,一边在各大群里吆喝:视频在哪里?谁有视频网址发一个。微信朋友圈更是被各种段子覆盖: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优衣库;众里寻她千百度,他们却在优衣库……
而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事发地在这天迎来众多顾客,大家纷纷跑去拍照。甚至有一些女孩成群结队站在优衣库大大的商标下,一起呼喊:“我在优衣库,约吗?”而据说,这个一分多钟的视频,被賣到55元。随后某购物网站立马打出“优衣库女主角同款鞋子”“优衣库女主角同款包包”。很多品牌也借助此事开展营销活动。
全民为此狂欢。
一个朋友说,从网上到网下,都找不到一片清凉之地。公交、地铁上,很多人都在大声打电话、训孩子;出租车上,司机一边开车,一边忙着应付各种打车软件,滴滴答答的提示音,各种腔调的叫车声,塞满脑袋;就连晚上回到家,物业还会开着喇叭,一遍遍地叫“关好门窗,小心火灾”……被无处不在的噪音侵蚀,我们无处可逃。
人人都在制造噪音,导致心灵听力丧失。心灵不再敏锐,直接引发的是不再思考,平庸的恶随之产生。
好在,有不少人注意到噪音对人的侵害,开始抢救寂静。台湾的范钦慧就是其中一位。
她无法忍受城市的噪音,更在无处不在的噪音里,看到信仰的缺失,于是,她辞职自费成立了广播节目《自然笔记》,呼吁大众成为聆听自然的人,并在这聆听中,寻回内心的安然,寻回真实的自己。
失去的,早晚会被唤醒
30岁那年,时任台北《天下杂志》记者的范钦慧辞职了。她买了录音笔和麦克风,走进山林、大海,收集各种大自然的声音,成为台湾教育广播电台《自然笔记》节目的独立制作人。很多人觉得她胆子很大,辞去固定工作,自费做节目,一切充满风险和不确定。
起因是那年夏天,范钦慧没有听到蝉鸣。等到秋风起,立秋了,范钦慧为那个已经远去的夏天而失落——儿时的夏夜,她时常听着蛙鸣、蛐叫和知了的高音三重奏入眠,夜夜都是好觉。等到知了最后余音袅袅地消失了,秋天准时来了,无需翻日历。
下班路上,范钦慧去了台北的关渡公园,想让那里的鸟叫声洗洗耳朵。可公园里有电动车行道,鸟儿们在电动车90分贝之上的声响里,选择了沉默。
当晚,范钦慧给美国声音生态学家戈登·汉普顿写了一封信。戈登是自然野地录音师,2005年4月22日,他独自到奥林匹克国家公园的霍河雨林,在距离游客中心约三英里的地方,把一块小红石放在圆木上,将那里命名为“一平方英寸的寂静”。
戈登的逻辑很简单:“保护这一平方英寸的土地,让它不受噪音污染,就能让寂静蔓延到这座公园的更广大地区。”他希望这个简单又便捷的做法“能够成为管理声境自然资源的机制,激励和协助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做到先前已纳入法典、却没有充分达成的目标,也就是保存与保护国家公园现有完好的自然声境,同时让已遭人类噪音破坏的声境得以复原”。
范钦慧在给戈登的信中写道:“我想成为像你一样的人,抢救寂静。”
很快,范钦慧收到回信。戈登鼓励她去做这件事情,让她找一个台湾现存的宁静之处,取一块石头,他会将其放在霍河雨林,激励她的行为。寻寻觅觅,范钦慧在秀姑峦溪找到了那块象征着宁静的石头,它在美国霍河雨林停留了一段时间后,回到了秀姑峦溪。而范钦慧辞去工作,将人生归零,将自己交给自然,成了一名自然天籁的保护者与收集者。
这一切,仿佛都是天意。范钦慧记得儿时,大家常玩看手相的游戏,有人跟范钦慧说:你的生命线好短,大概活不过30岁。虽是游戏,可这个暗示一直都在范钦慧的心里。儿时的她时常这样安慰自己:30岁,够了够了,已经很老了。长大后当然知道这是无稽之谈,可无形中潜移默化影响了她对生命的态度:人生苦短,要证明自己曾经活过,就要热爱自己的工作。什么东西是我热爱的?她不断询问内心,要成为聆听自然的人。
一个母亲的生态教养
《自然笔记》是一档独立制作的广播节目,在台湾教育广播电台以每周一个小时的形式播出,18年来不曾中断,多次获得金钟奖。
微薄的收入几乎可以看成是做义工,可是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范钦慧非常兴奋。一双登山鞋、一个录音机,走进山林,布谷鸟在远处“咕咕”,一个叫不上名字的小虫在她脚旁,“吱吱”地跟她打招呼,山涧里的泉水用“哗哗”声来回应。范钦慧蹑手蹑脚,生怕脚步声打扰了它们之间美好的交流。
为了录一个瀑布飞溅的大合声,她不小心从半山腰滚到了山底,开着的录音机记录了她先是惊叫、接着大笑的声音,还有山谷的回音。最为惊奇的是,她在那些声音里听到了猴子的叫声,是那种迫切的求救声。
她请教专家,专家说:“人类的声音在一定的频率上接近猴子的语言,所以,你尖叫时的恐惧,它们听懂了。它们发出类似的声音,表示回应。知道了有险情发生,它们在互相通知。”范钦慧觉得这一幕神奇又可爱。
所有人都觉得,范钦慧的上山下水不过是给繁忙的工作一个缓冲,可她一投入便是18年。她说她终于体会到什么是天外有天,然而人们大部分时间却被自己有限的感官,封锁在极为狭隘的视野中。比起自然中大部分的生物而言,人类是充满瑕疵的产品设计,我们看不见也听不到,却往往自以为是地去制定世界的游戏规则。
范钦慧透过对其他生命的认识,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走进自然的举动,开启了她很多觉察,修复了她生命中的迷惘和不确定。
曾经,她一直在考虑到底要不要成为一名母亲,害怕母职会占据很多时间,成为生命的包袱。可走进自然一年后的冬天,完整地感受到了万物为了生命所做的堪称伟大的努力,她决定做一个母亲。
1999年,范钦慧怀上了大女儿荳荳。当了妈妈之后,她想尽办法带嗷嗷待哺的孩子走进山林。在山野里,荳荳的眼睛似乎不够用了,耳朵也格外灵敏,鸟儿叫,她也叫。风吹树叶,她就仰起头,一直看着。一旦有树叶落下来,她就做出要哭的表情。远处的泉水叮咚,她捕捉到了,小手指着声音的来源。范钦慧背着她去看那条小溪,她足足看了五分钟,小嘴张得大大的,流了许多口水……在山林里,孩子的午睡那么香甜,不需要音乐,不需要故事,自然界的声音是最好的催眠曲。人与自然完美地各不相扰,让范钦慧感动得快要哭了。
1999年到2009年,范钦慧生养了两个女儿,写了三本书,拍了四部纪录片。在做自然教育的过程中,女儿荳荳和芽芽常常跟着她,奔跑在大自然里。她把自己和女儿共享自然的故事,写成《跟着节气去旅行》《离家出走,一起去森林》《没有墙壁的教室》。
“24节气是一年的时序,就好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物候不同的氛围,自然不断启发我,带给我生命能量,如同我自己孕育而出的生命。带着孩子走进自然的过程,是个人生命和大自然时序及生命的呼应和对照。”范钦慧说。
而她的生态教养正在孩子身上硕果初现,她们分辨得出上千种自然界的声音,认识上万种生物。上高一的荳荳会在旅行时,因宾馆提供“安静楼层”而跟宾馆经理交涉,“您这样提供安静楼层,就是暗示大家在非安静楼层可以大声喧哗,这是不对的。只要是在公共场所,制造噪音就是对别人的打扰。”看着经理最后取消了“安静楼层”的营销招牌,范钦慧向女儿伸出两只大拇指。
在寂静中寻求力量
2015年年初,范钦慧的书《抢救寂静》上市。这本书除了分享她走进大自然进行田野录音的经验外,还有她在世界各地访问同路人的见闻。
她跑到西西里岛参与关于海底生物学的学术会议,到日本观赏关于声景的展览,与其他录音师研讨录音方法,亦跟饲养昆虫的朋友学习辨别虫鸣。
在范钦慧看来,万籁也包括人类文明制造的声音──城市声音亦可以很动听。因此她找到黑胶唱片收藏家,一同聆听台湾变迁中的城市声音。而她的《自然笔记》广播节目以多年的坚持,终于让台湾民众意识到:原来保护荒野的天籁,就跟保护荒野中的动植物一样重要。这档广播节目最终孵化出了“台湾声景协会”,一个民间公益组织,一个关心环境声音的团体。他们的目标是让台湾不仅拥有自己的地标,更拥有自己的“音标”,让更多自然的声音覆盖噪音对生活的入侵。
范钦慧被大家尊称为“环境教育工作者。”她总是在开场白中对大家说:“我想要追求的‘寂静’,并非无声,而是生命的本然,人类对影像远比声音敏感,我们能够轻而易举地辨认‘地标’(landmark),通常却无法指出该处独特的‘声标’(soundmark)。换句话说,抢救寂静除了保护生命的本然,也是认识各地的声标。而万籁有声,隔绝城市的噪音后,是流水潺潺、鸟儿飞鸣、猛兽在森林中咆哮、雨水滴落在湖上,以及狂风吹过树叶等,只需细心倾听,到处都是有待记录及认识的声标。”
编后语:
范钦慧说:“在某个部分,我可能是有信仰的人。所谓信仰,并不是说我是哪个宗教的教徒,而是我觉得自己是个信息的传道者,只不过我传的是大自然的教,那個教义是我生命当中的见证和体会。同时我又是一个创作者,创作本身并没有设限,也没有教义约束,在追寻大自然的教义的过程中,我受到很多改造,获得很多力量,让我去聆听它。”
我们不能期望人人都是范钦慧,只是,如果我们能意识到噪音带来的危害,自觉减少制造噪音,在网络上尽量不传播混淆视听的喧嚣,在路上少摁喇叭,在公共场合降低音量说话,那么,心灵会有不同的感受。
无论身在何处,为自己、为别人,都在心里树一块声标。
(编辑 张秀格 gegeprett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