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新品种儒麦1号农艺性状分析

2015-09-09高国良陈贵菊王福玉等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农艺性状小麦

高国良 陈贵菊 王福玉等

摘要:儒麦1号是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利用山东省小麦区试多点多年数据对该品种的产量和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儒麦1号年际间稳产性好,666.7m2穗数和穗粒数年际间变化小,说明其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小;千粒重年际间变化较大,但总能维持在较高水平;除最大蘖数外,其它性状(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生育期、成穗率)都与产量呈正相关,其中株高达到显著水平,穗粒数达到极显著水平。生育期稳定,说明其抽穗期和成熟期稳定,可以避开倒春寒,后期安全成熟。生产中应在高肥水地块种植,重施拔节肥、增加穗粒数是提高儒麦1号产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麦;儒麦1号;农艺性状

中图分类号:S512.10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5)08-0014-03

Abstract Rumai 1 was a new wheat variety with high and stable yield bred by Jin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2014. The yield and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Rumai 1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data of multi-point regional trial in several years of Shandong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nual yield was stable, and the spike number per 666.7m2 and grain number per spike changed little annually,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y were less affected by the climate. The 1 000-grain weight changed more largely,but maintained higher level. The yield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effective spike number, grain number per spike, 1 000-grain weight, growth period and ear number, except the largest tiller number. The correlation of yield with plant height and gain number per spike reached the significant and very significant levels respectively. The stable growth period meant the stable heading date and mature stage to avoid the late spring and safe mature later. Rumai 1 should be planted in the high fertilizer-water fields. Application of jointing fertilizer and increasing grain number per spike were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ncrease its yield.

Key words Wheat; Rumai 1; Agronomic character

气候变化特别是暖冬对我国冬小麦的主要影响表现为前期发育快易受冬末和早春寒流危害,后期高温干旱影响其灌浆和质量[1~3]。对此,我们调整育种方向,致力于培育抽穗期稳定、耐高温、灌浆快、抗寒抗旱、适应气候新变化的稳产、广适性小麦新品种,儒麦1号(济宁16号×临麦2号)即具以上特点,2014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鲁农审2014038)。为充分发挥该品种的特点、优势,实现增产增收,本研究对其产量和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今后生产和推广提供技术借鉴。

1 材料与方法

儒麦1号产量和农艺性状统计数据源自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文件,是参加两年(2011~2013)省区试和一年(2013~2014)生产试验多点的平均结果。数据分析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稳产性分析

从表1中可看出,两年度(2011~2013)山东省小麦区域试验,儒麦1号666.7m2平均产量为558.49 kg, 各参试品种平均产量为539.22 kg,高于参试品种平均数19.27 kg,且产量变幅小于后者,说明该品种年际间稳产性较好。从产量构成三要素看,儒麦1号的666.7m2穗数34.06万,要低于大多数参试品种,穗粒数和千粒重高于大多数品种。666.7m2穗数和穗粒数两年变化比参试品种平均数小,比较稳定,千粒重变化幅度比参试品种平均数大,说明其666.7m2穗数和穗粒数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小,千粒重受影响较大。儒麦1号大分蘖优势强,成穗后单茎粗壮,且自身调节能力强,群体稳定;其花药大、花粉量多、花丝长,顶部结实率好,穗粒数多而稳定。儒麦1号属大粒型品种,茎秆和穗光合时间长,尽管千粒重年际间变化较大,但总能维持在较高水平。2012年小麦赤霉病暴发、倒伏严重,2013年生育后期干旱严重,2014年灌浆期长是个丰产年,儒麦1号凭着较好的抗病性、抗倒性和抗旱性,保持了灾年不减产、丰年多增产。

由表2看出,各试验点间儒麦1号的产量、株高和生育期变异系数较小,较稳定。产量构成三要素变异系数的大小依次是666.7m2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可见666.7m2穗数受试点间地力水平影响较大,穗粒数次之,千粒重最小。生育期稳定说明该品种的抽穗期和成熟期稳定,可以避开倒春寒,后期安全成熟。endprint

2.2 农艺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除最大蘖数,其它性状都与产量呈正相关,其中株高达到显著水平,穗粒数达到极显著水平。儒麦1号主要靠冬前三大分蘖成穗,最大分蘖数与产量无关,因此生产上应该注意控制分蘖数,减少无效能量消耗,轻施基肥,重施拔节肥。植株高,通风透光好,光合效率高,同时生物产量也高。多年多点该品种几乎没有倒伏,良好的抗倒性为较高的株高打下良好基础。666.7m2穗数和穗粒数呈负相关且和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穗粒数和千粒重呈正相关,株高和产量、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因而适当提高植株高度是今后育种的趋势。

2.3 产量形成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分析儒麦1号产量增长过程中产量构成因子的变化,对39点次试验结果数据进行线性分析(图1)。图1显示,随着儒麦1号产量水平的提高,三因素都呈现增长的趋势,穗粒数上升幅度最大,所以生产中应在稳定单位面积穗数的基础上,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

3 讨论与结论

全球气候变化异常,极端天气频繁出现,特别是连年暖冬致使冬前麦田生长过旺,发育过快,若遇到冬末或早春寒流的侵袭,会造成大面积的冻害和减产。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应注重选育在不同播期、冬春偶发的阶段性低温或倒春寒等条件下皆表现稳定的广适性品种。温光敏感型的品种年际间稳产性比较好,而温光敏感性又和品种冬春性紧密联系,许多研究表明冬性品种的温光敏感性强[4~7]。儒麦1号匍匐性强,偏冬性,抗冻性好,春季发育稳定,抽穗期稳定在4月20日前后,能很好地规避倒春寒。儒麦1号两年多点试验平均抗寒性在1~2级之间,是参试品种中抗寒性最好的。其大分蘖优势强,基本上靠冬前三大分蘖成穗,茎秆粗壮,抗倒性好。结实率高是稳产的重要体现,儒麦1号花丝长,花药大,花粉量多,挂花到顶,结实到顶。其茎秆和穗光合时间长,后期高温条件下灌浆稳定,千粒重稳定。儒麦1号株高平均在80 cm左右,且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大量研究指出提高植株高度是下一步育种的趋势,株高与生物产量、抗旱性、抗逆性有紧密联系[8~12]。参加省区试的两年度(2011~2013)正遇典型灾年,2012年赤霉病、倒伏严重,2013年倒春寒和后期干旱,儒麦1号表现出良好的抗病性、抗倒性和结实性,这为广适稳产奠定了基础。

基肥中氮肥比例越高,冬前分蘖和最大分蘖数越多,但成穗率和单位面积穗数并不一定高,应延期施肥,并重施拔节肥,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13,14]。大量的研究表明穗粒数对产量提升贡献最大,可调控的空间也最大[15~17]。本研究中穗粒数的提升也对儒麦1号产量提升最大,而且穗粒数和千粒重呈正相关。该品种抗寒抗倒、发育稳定、避倒春寒,后期耐高温,是典型的稳产抗灾型新品种,适宜在地力水平高的秸秆还田地栽培。栽培关键是保证单位面积穗数,前期控制无效分蘖,拔节中后期重施追肥,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

参 考 文 献:

[1]申玉香,陶红,王海洋,等. 气候变暖对沿海地区小麦生长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1999(6):18-21.

[2] 冯玉香,何维勋,孙忠富,等. 我国冬小麦霜冻害的气候分析[J]. 作物学报,1999, 25(3):335-340.

[3] 宋健民,戴双,李豪圣,等. 山东省近年来审定小麦品种农艺和品质性状演变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3,46(6):1114-1126.

[4] 孙道杰,王辉,闵东红,等. 广适性小麦品种的重要性状指标[J]. 中国农学通报,2002,18(6):83-85.

[5] 孙道杰,冯毅,王辉,等. 广适性小麦品种选育探讨[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107-109.

[6] 龚绍先. 粮食作物与气象[M].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88.

[7] 胡承霖,罗春梅. 小麦通过春化的形态指标及温、光组合效应[J]. 北京农学院学报, 1988,3(2):1-7.

[8] 杨学举,彭俊英,李宗智. 小麦株高与早衰及倒伏关系的研究[J].农业新技术,1990(1): 17-18.

[9] 何中虎,张树榛,刘录详.小麦矮秆育种中性状间关系的多元分析[J]. 华北农学报,1992,7(1):1-7.

[10]宋荷仙,李跃建,冯天铭.收获指数在小麦高产育种中的应用[J]. 西南农业学报,1989,2(2):27-31.

[11]行翠平,韩东翠,史明芳,等.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临汾8050选育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8,36(7):24-26.

[12]刘兆晔,于经川,辛庆国. 小麦株高问题的探讨[J].山东农业科学,2014,46(3): 130-134.

[13]封超年,朱新开,王龙俊,等.小麦茎蘖成穗率与产量关系及其调控[J]. 江苏农业研究,1999,20(3):1-7.

[14]赵广才,常旭虹,王德梅,等. 小麦高产创建技术参考[J]. 作物杂志,2012(5):159-160.

[15]王兆龙,曹卫星,戴廷波. 小麦穗粒数形成的基因型差异及增粒途径分析[J]. 作物学报,2001,27(2):236-242.

[16]高书国,乔亚科,毕艳娟. 冀东北麦区小麦超高产育种潜力及对策[J]. 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7,11(2):48-52.

[17]胡延吉,赵檀方. 小麦高产育种中产量性状的相关及其改良[J]. 华北农学报,1997,12(3):17-21.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艺性状小麦
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种植密度对伊犁河谷移栽橡胶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茄子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从农艺性状及化学成分测定分析远志药材商品品规和良种选育的合理性
兄弟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