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德建设探讨
2015-09-09彭玲
彭玲
内容摘要:仅在2014年,就有几十位高校管理人员被中纪委点名通报。这些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师德丧失、突破“底线师德”、甚至触犯国家法律的行为给高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等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师德建设问题已迫在眉睫,要求高校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行政管理人员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关键词:高校 师德 行政管理人员
师德是指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习总书记在北师大与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合格的老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教育部2014年出台《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将师德作为教师考核条件的重要指标,一旦违反“红线”将进行责任追究。
目前对于师德方面的研究,针对专任教师的较多,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也是高校教育队伍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及各项工作的建设和发展。仅在2014年,就有几十位高校管理人员被中纪委点名通报,涉及到多个高校及科研院所。这些都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师德丧失,个人行为突破“底线师德”,甚至触犯国家法律的表现。因此,对于如何加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师德建设,如何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机制进行探讨很有必要。
一.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师德现状
所谓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师德,是指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作为教育工作者应遵守的道德品质、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包括人力资源、财务、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服务及党群党政等多个部门,总体来说,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有较强的责任感,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有序运行和良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但随着高校教育不断的发展,对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提升要求也越来越高,其师德建设也遇到很多新问题,这些师德建设薄弱的方面值得注意。
1.缺乏“为人师表”的育人意识
师德,可以简单概括为“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教育工作的精髓所在。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多数不直接参与教学,不与学生面对面接触,导致部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定位出现偏差,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办公人员,与育人关系不大,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重要成员,因此未用高校教师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缺乏“为人师表”意识。不注重自身修养,纪律意识淡薄,随意迟到、早退,自由散漫,举止粗俗。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将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意识不到这将会影响社会对高校的整体评价。
2.职业素养缺失
与企业相比,部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表现不够职业。相对稳定宽松的工作环境,使得一些行政管理人员没有象企业员工一样时刻绷紧一根弦,即尽最大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爱岗但不敬业,职业素养缺失。工作中总是以“管理者”的姿态自居,缺乏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基层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的意识。存在“看人下单”现象,原则性不够,法律观念淡漠,对于领导态度热情,甚至可以“特事特办”,而面对普通教职工特别是学生时,面无表情、口气生硬,打着按程序办事的幌子不作为,工作效率低下。此外,在机构设置方面,部分高校存在职能不清,分工不合理等现象,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导致一些工作手续复杂,一旦出现问题,互相推诿、扯皮,推卸责任。
3.专业性不足
目前许多高校领导都是“学而优则仕”或者“研而优则仕”,其教学或者科研能力过硬,但缺乏一些行政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专业性略显不足。一些高校采用中层管理岗位轮换制度,该制度在最大程度地利用人力资源,减轻反腐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高校的行政管理岗位,特别是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中层岗位,除作为中层领导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外,还需要就任者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岗位轮换制度使得一些中层领导从事的岗位与自身专业脱节,心有余而力不足。
4.师德监督缺失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师德意识淡漠和师德监督体系缺失有很大关系。现有的高校教职工评价体系中,对于行政管理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评估时,虽然包括德、能、勤、绩四个部分,但师德部分缺乏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判标准。而且个人考核主要在部门内部进行,与专任教师要接受所有执教学生评价不同,未面向所有被服务对象展开,对外只是以部门为单位进行考核,结果对个人影响不大。
二.师德建设途径
师德建设薄弱带来的各种问题不仅损害高校形象,影响社会对高校的评价,而且给高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等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针对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师德问题频发的现象,研究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行政管理人员师德建设,切实提高师德水平势在必行。
1.转变思想,树立育人意识
教育、科研和行政管理作为学校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为高校教学、科研、日常管理服务的同时,也肩负着“育人”的责任与使命。高校应高度重视行政人员师德建设,引导行政管理人员转变观念,提升育人意识,立足本职工作,以细致认真的服务态度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价值理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增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专业素养
职业道德是行业工作者在职场实践中应遵循的道德情操与道德规范的总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可以提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责任感,明确岗位职责、树立服务意识,做到爱岗敬业。
提高专业素养,注意严把入门关。在进行岗位招聘时,明确所需专业,加强专业能力考核,实现专业对口,人尽其用。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培养职业意识,提高职业敏感性,加强职业规范与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与时俱进,定期展开专项教育,对岗位相关领域最新知识,相关制度的变迁进行培训,提高专业素养。对于专业性较强的中层领导岗位,进行轮换时,必须优先考虑专业需求,慎重把握。
3.完善高校行政人员师德考核与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师德考评制度和激励机制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是提高师德水平,形成良好职业道德与职业行为的有力杠杆,是师德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重视师德建设,针对普通工作人员和各级领导岗位,制定不同层次、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标准。改革行政人员师德考评方式,征询所有被服务对象意见,综合考量部门内部评价与外部声音。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上升渠道太窄,行政职位提升困难。与专任教师相比,行政管理人员没有课时费、科研业务费用等,收入偏低。研究相应的师德激励机制,将师德考核评价结果与行政管理人员的职称评定、评奖评优、职务晋升、工资收入等直接挂钩,可以大幅提高相关人员工作热情,促进行政管理人员师德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结束语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作为一支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队伍,是高校教师队伍中一个重要的组成力量,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及各项工作的建设和发展。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师德建设,既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促进高校各项工作顺利展开,又为广大莘莘学子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通过优秀教职工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为社会贡献正能量。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人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