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民规模和结构对网络舆情的驱动影响

2015-09-08杨威张秋波兰月新师喆

现代情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网络舆情

杨威 张秋波 兰月新 师喆

[摘要]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升高,网络拓宽了传媒渠道并打破了信息中心辐射、单向流通的格局,因此,更具活力的网络舆情在社会舆情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本文对网络舆情的制造与传播主体网民进行探究,通过数据分析研究网民群体的规模和属性对网络舆情传播规律产生的驱动影响,分析阐述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支撑对策,为网络监管部门决策也提供依据。营造和谐健康的网络舆情环境。

[关键词]网民规模;网民结构;网络舆情

[中图分类号]C91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5)04-0145-05

1 现状分析

根据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所提供的数据,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人数已达到6.32亿,手机网民人数为5.27亿,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46.9%。在创建和谐网络环境的进程中,对于如此大规模网民进行网络舆情的管理,维护安全有序的网络舆情环境,就必须要研究网民规模及属性给网络舆情广度和层次上带来的驱动影响。

目前,国内已有一些学者就网民规模和属性对网络舆情的影响问题进行研究。吴艳等(2006)通过中美网民的规模发展情况和行为特征的比较和分析,验证了网络发展趋势;曾润喜(2009)通过分析网民所表现出的五大主体属性阐述我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及预测发展前景;牛新权(2009)则结合了网民主体的心理属性和网络的传播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喻国明(2010)从网民属性角度分析了网络舆情意见领袖和网络搬运工的性质和特点;孙静(2010)从网络群体性事件出发,研究不同属性特征的人群交流造成其发生和扩大;李彪等(2014)以孙志刚案为例,研究了年轻人和“双低”人群网络话语表达的特征。

随着网民规模的日益扩大,手机网民也迅速崛起,并对网络舆情产生了新的影响。学者对于网民属性没有细致的分类,缺乏研究逐一变量对网络舆情造成的影响。本文将网民规模和属性进行了细致划分并分析了网民规模和不同属性对网络舆情的驱动影响,为网络监管部门对网络舆情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2 网民规模对网络舆情的影响及分析

2.1总体网民规模的影响及分析

截至2013年12月,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升为45.8%,较前年提升3.7个百分点。纵观2005-2013年共9年的网民增长趋势,平均每年增长网民6332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24.8%,相比于近九年的平均增长趋势,现在我国的网民规模增长人数和平均速度都低于平均水平,说明网民规模增长速度放缓,我国网民规模正趋近饱和。

我国网民规模增长的原因除了政策支持、运营发展和认知提升外,网络社交和即时通讯的便捷性也扩大了对非网民的连带影响,由此,网民的网络行为也在逐步丰富。《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将网民应用互联网的行为分为商务交易、信息获取、网络娱乐、交流沟通4个大类,其中4个大类又分为17个小类,分别是:网络新闻、即时通信、网络音乐、搜索引擎、网络视频、博客/个人空间、网络购物、网络游戏、社交网站、微博、网上支付、网络文学、网上银行、电子邮件、团购、旅行预订、论坛/BBS。很多网民需要从即时便利的信息交换中获取信息,而网络功能和数据的扩充吸引了各个需求层次的人们,网络和网民相互促进和推动,使得我国总体网民规模不断扩大。

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舆情更加活跃,数量的变化同时决定了网民的多样性。不同层级、不同视角、不同领悟的网民对于热点问题的理解千差万别,网民的不同认知情况又使得网络舆情的发展更加丰富且更加难以把握,这不仅是网络舆情范围的扩大,同时也是其程度的加深。

2.2手机网民规模的影响及分析

截至2013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经达到5亿,较2012年增加了8009万人,而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依然在扩增,已由2012年底的74.5%跨至81.0%。纵观2007-2013年共7年的手机网民增长趋势,平均每年增长手机网民7494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52.65%,相比于7年的平均增长趋势,现在我国手机网民的增长人数8009万人高于平均水平7494万人,而平均速度19.1%则远低于平均水平52.65%,这说明我国手机网民的基数已经十分庞大,并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其原因一方面是手机与网联网端口接入的实现;另一方面是手机应用服务的便捷性和人性化。

由数据看出,手机网民数量将会逐年扩大。3G甚至4G手机通讯时代的到来,使手机用户可以高速地浏览网站和论坛、发表微博和照片、观看或上传视频,手机网络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时事新闻并发表评论或转发,也可以随手上传所见所闻,这些手机应用可以产生大量更具广泛性和随意性的网络舆情。不少社会热点事件是由手机网络用户将路过时所拍摄的社会事件照片或视频上传于网络,引发大量网民的热议和转载。手机网民如同社会的监视者,其手机就是社会的监控器,可以曝光社会上正在发生的、其他人或媒体尚未在场的事件。除此之外,手机网络给网民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评论和参与的机会,对于违背社会道德的社会事件的曝光常常在几十分钟内就可以突破过万的评论和转发,例如“洋小伙撞中国大妈”的事件在新浪微博上迅速得到过万的评论和转发,其中大部分是手机网民,并且手机网民评论的立场更为鲜明。

根据对2012-2013年手机网民各类手机应用使用率的调查,虽然手机微博、手机社交网站和手机论坛的使用率都略有下降,但是手机即时通信从83.0%上升到86.1%,手机网络新闻从67.6上升到73.3%,手机搜索从69.4%上升到73.0%,手机网络视频甚至从32.0%上升到49.3%。手机微博、手机社交网站和手机论坛代表传统的舆情网站,汇聚了各类网民庞杂的各抒己见式的舆情言论,过于海量分散的网络言论使不少用户失去了兴趣。同时,新潮的手机即时通信软件中也添加了舆情功能,例如微信中朋友圈的风靡拉拢了更多用户,另外信息渠道更为正规的手机网络新闻、搜索和视频为手机网民提供了更为真实确凿的信息。据此看来,网民在由传统舆情平台转向更为新潮的、有正规来源的舆情平台,同时各大新闻、视频网站也扩大了网民在本站讨论留言的平台,对新闻关注度的增加逐步取代了打发时间的手机休闲,形成了更为理智和透明的网络舆情浪潮。endprint

网络舆情中手机网民的加入一方面让社会信息更为开放透明,让广大公众直面时事、新闻、焦点的真相和内幕,并打破了与政府、传媒间信息的不对称性,引导网络舆情的民主化。但是另一方面,手机网民所关注的多为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和突发事件,其言论可能会导致舆论负能量的传播,此类事件过于随意的发表可能会使网络充斥低质量的言论,并有可能大大压缩公众隐私空间。所以,在手机网民成为网络舆情主流的时代,要积极强化对手机网民的舆论引导工作。

3 网民属性对网络舆情的影响

网民属性是指网民主体的年龄、学历、职业和收入等个体特征。具有不同属性的网民对于网络舆情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不尽相同,因此可以根据对网民不同属性的统计划分来研究其对网络舆情的影响。

3.1年龄属性

3.1.1年龄结构

大众对于互联网用户年龄的区间大致设定在20~35岁之间,认为这个年龄段的人们是最早接触网络的年轻人,对于网络有更大的依赖和推动作用,但是实际数据表明年龄区间应该更为广泛。近几年,我国20~29岁的青年网民依旧保持最大比重,而较2012年各年龄段的比例顺序,2013年10~19岁年龄段的少年网民取代30~39岁年龄段的中年网民,跃居第二。除了低龄网民,高龄网民也有小幅度提升,这代表网络渗透的范围有所扩大。而纵观2009-2013年共5年的网民年龄结构,10岁以下以及加岁以上都相对平稳,10~39岁的网民比例变化相对明显。而10~19岁的网民则逐渐减少,这个年龄段多为学生,当下学生学习压力较大致使该年龄段网民数量逐渐减少;20~29多为大学生以及毕业工作的年轻人,这些人对于网络资源和网络社交更为热衷和敏感,所以呈逐年上升趋势;30~39岁的网民比例趋势为先升后降,说明这个年龄段的中年人在网络流行之初较被吸引,随后由于工作压力以及生活压力增大,对于网络的吸引力有所降低。

3.1.2年龄结构影响分析

20~29岁网民一直是网络舆情的主体,这个年龄段的网民具有一定的思想,形成自我对世界和社会的一定认知,或已步入社会形成人际交往圈,这个年龄段的人们更想通过自己的行动或言论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关注,渴望成为社会的一份子,并更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去深入解剖观察社会,更有正义感去抒发“社会最强音”。所以这个年龄段的网民也是网络舆情的主体,其对于社会热点更加关注,更加关心所处的社会,对于网络舆情有着极大的推动和牵引作用,尤其会怀着较为高亢的情绪对国际争端问题、社会阴暗面的曝光和个人前途方面有着较深的参与并持续关注,使得网络舆情很大程度带有个人感情色彩。

10~19岁年龄段的网民跃居第二,这个年龄段多为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尚未步入社会,缺乏社会经验,对于事物的认知比较单纯且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未知,处于校园生活阶段对社会更充满向往。这个年龄段的网民对于网络热点事件往往缺乏独立严谨的判断,更多是情绪上宣泄,没有实际的见解,这样较容易形成舆情跟风,推动正负网络舆情向着更为正确或错误的方向发展,形成网络舆情的“马太效应”。

30~39岁年龄段的网民退居第三位,这个年龄段的网民大多本身有着固定工作,有自己的事业,积攒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对于事物的发展有着更为成熟和独立的见解,做事更为谨慎踏实。该年龄段的网民大部分已为人父母,对于社会更有归属感,对社会的动态更为敏锐,同时尚未失去对话语权使用的热情,仍在网络中发表着较为稳妥的言论和态度。该年龄的网民如同扮演着“网民兄长”的角色,对于网络舆情更加注重对事实真相的还原,其网络舆情驱动力更为稳重和积极。

40~49岁年龄段网民数量略有下降,而10岁以下以及50岁以上的网民都略有增加,这说明互联网用户的年龄跨度有所增加,年幼和年老的网络用户都有所增加,但是这两个年龄区间的用户多是阅览网页和其他辅助动能,网络参与感不强,对于网络舆情驱动力不大。

3.2学历属性

3.2.1学历结构

在高中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的普及率已达峰值,未来上升空间有限,而初中及以下学历人群的互联网普及率有所上升,并保持增长趋势。纵观2009-2013年共5年的学历结构,大专以及大学本科的网民比例相对稳定,而小学以及初中都有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而高中/中专/技校的网民比例相对减少。这是因为高中/中专/技校的学习压力逐渐加大,而小学、初中学习压力相对较小且对于网络有着更大的吸引力,大专以及大学本科的网络生活则相对稳定,由此可见,我国互联网正持续向低学历人群扩散。

3.2.2学历结构影响分析

网络舆情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民的素质,而网民的学历是其中的一条衡量标准。高中及以上学历网民受到的教育更为高级,具有一定的文化涵养和逻辑能力,对于网络舆情的表达更为通畅有序,对于社会热点舆论导向的判断具有一定的文化和学识支撑,尤其是大学学历的网民,更能够辨别是非,追随并引导正确的网络舆情潮流。相比之下,初中及以下学历网民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相对不够成熟,易受主流网络舆论的引导而缺乏独立的思考,且对于社会事件认识不够深刻,易形成盲目跟风,助推恶性网络舆情的发展。2012-2013年网民学历结构的数据表明,高中及以上学历网民数量已接近饱和,上升空间不大,而初中及以下学历网民数量有所增长,并持稳定增长趋势,这样的学历结构的转变将会大大影响网络舆情的质量,网络舆情视角的广度、叙述的多面性、内容的深刻度以及意义的深远度都将会有所下降。例如“泉州婴儿烤死”事件中,高学历网民群体更相信医院及官方医师所提供的医学解释,能够接受真相,而低学历网民更青睐这是医学事故,这种学历结构的转变可能会影响网络舆情走向。

3.3职业属性

3.3.1职业结构

在我国网民中,学生作为最大职业群体,之后依次是个体户、自由职业者、企业或公司中的一般职员。纵观2009-2013年共5年的职业结构,学生先涨后落,个体户/自由职业者逐步提升,企业/公司职员以及无业/下岗/失业的网民比例大幅度下降后又略有提升。这说明个体户/自由职业者以及无业/下岗/失业的网民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上网,而学生以及企业/公司职员则相对忙碌,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所以该职业的网民比例相对降低。endprint

3.3.2职业属性影响分析

学生群体向来是最具有民族正义感和使命感的群体,历史上许多社会性运动都是由学生群体牵头进行的,网络舆情领域也如此,学生群体常常成为网络舆情的意见领袖。各个层级的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其所接触的爱国教育和荣辱观使得他们对于社会中所暴露的问题有着独到的嗅觉和热情而且不能容忍社会和国际的不公平,抒发的言论常常更为敏锐或激进,代表着一个国家新生代力量的声音。并且由于学生网民数量庞大且个体间相互沟通较为频繁和畅通,可以在短时间内引发某一社会热点的大量关注和转载,并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态度,是网络舆情领域最为活跃的主体。例如在“钓鱼岛主权争端”舆论中,学生群体一直保持强势积极的网络舆情势头。

个体户、自由职业者工作时间都更为随意,相对空闲时间较多,且自身经营常常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但是工作地点相对固定,所以个体户和自由职业者的社会融合度并不高,所以更多的人需要通过网络连接社会,一方面获取信息;一方面表达观点,这就会产生较为丰富的网络舆情。个体户及自由职业者由于相对工作压力小,工作方式更为率性,且接触的圈子较为广泛,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所以对于社会热点事件往往有着独到的见解,既不会盲目地跟风,也不会发表过激言论,其产生的网络舆情中的态度大致较为平和。

企业、公司一般职员工作压力相对较大,工作时间和环境较为固定,每日工作重复性高,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容易让一般职员有想逃离工作放松一下的情绪,但工作性质不允许,企业、公司一般职员可以在网络上释放压力、缓解情绪,在网络中得到放松。在工作压力之下,往往更能在网络中直接的抒发自己对于社会热点的看法,并附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3.4收入属性

3.4.1收入结构

根据数据表明,2013年的月收入为2001~3000元和3000~5000元的上网群体所占规模最大,分别占17.8%和15.8%。而2009-2013年间,无收入以及5001~8000元以上的网民比例持续升高;501~2000元的网民比例先降,在2013年时略有提升;2001~3000元的网民比例保持稳定;而3001~5000元的网民大幅增长过后,在2013年有所回落。中等收入的网民一直是网民大军的中流砥柱,虽略有降低但仍占有绝大部分的比例,5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群比例大幅度降低,而中高收入、高收入以及无收入的网民数量也在逐步上升。

3.4.2收入属性影响分析

2001~5000元之间的收入水平属于全国的中等水平,大致是通过个人脑力或体力劳动换取,这个收入水平的人们多为普通工作者,生活空间相对较大,压力适中,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网络舆情的传播。在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状态下,该收入水平的网民更贴近社会,有着一定的生活经济保障,同时希望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整体状态更为积极,这种生活状态也会体现在网络舆情中,他们对于社会热点事件尤其是社会高层曝光事件所表达的观点和态度更为鲜明直接,对于网络舆情的发展有着较为强劲的推动作用。

4 网民规模和结构对网络舆情的驱动引导对策

网民规模的扩大化和网民属性的复杂化使得网络公共空间逐渐成为公民发声的主战场,借助着网络的全覆盖,每一位网民甚至是手机用户都成了“公民报道者”。因此,正确认识网民,严格管理网民,合理利用网民,有效控制网民成了政府等社会管理部门应对网络舆情的关键。

4.1健全网络规范体系

鉴于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突发事件和网络热点事件,尤其是网络谣言的散步与传播,大都与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等规范体系不健全相关。应对网络舆情的基础,健全的法律法规不仅能够确保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网民的合法权益,也能够依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目前国家各个层级出台的相关法律和法规证明国家与政府已经逐渐认识到网民规模扩大所带来的一系列法律空白与管理困境,但是目前关于网络舆情管理的法律法规存在立法上不健全,落实上不深入,惩戒上不彻底的问题。

4.2发挥意见领袖作用

现实生活中的青年人较成年人幼稚且易冲动,网民群体的趋于年轻化将这种不成熟性也带入到网络舆情中。大部分网民,尤其是其中的青年群体在面对突发事件或热点事件时往往容易冲动、跟风,经常被他人的意见所主导,因此发挥网络舆情中意见领袖的作用至关重要。意见领袖是网络舆情中的重要群体,在舆情的传播与导向方面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在舆情的衍生过程中成为中介或者过滤的角色,具有能够影响甚至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他人对事件态度的作用,这种意见领袖的“光环作用”若是能够被政府等管理部门充分利用,在舆情事件中赢得其中部门或者大部分青年的支持,那么继而就会产生“从众效应”,有更多网民的观点及言论会走向正面,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许多在网络舆情中爆发出来的社会矛盾,互联网其实并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要平息网络舆论的风波,意见领袖的作用必不可少,所以应当要充分发挥好网络舆情环境中意见领袖的“偶像效应”。

4.3加强情绪引导疏通

在应对网络舆情,尤其是负面舆情的危机公关战中,情绪引导是一项十分有效且可行的方法,而网民群体的职业特点也决定了对于网民群体的情绪引导是可行的。由数据显示,网民中的“学生党”占据了很大部分占据了最大部分并且还在处在增长的趋势中,他们不仅具有民族正义感和使命感,而且还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与沟通能力,简单地说就是比较通情达理,一旦给予其通道进行合理的情绪宣泄或对其产生的不良情绪进行及时的疏通,他们的言论与观点就会快速地由负面转向正面。因此政府或者管理部门在面对网络舆情中,要注重与广大的网民进行良性沟通,以实现有效的情绪引导。具体地来说,就是在要在公开舆情消息的基础上与网民进行多渠道的对话,对于网民的质疑,可以通过在线互动的方式做出及时的正面回复,并解释事实的真相;对于受害者、家属等相关人员提出的利益诉求与主张,应当及时做出回应。

4.4构建网络情报力量

网民群体构成的扩大化与复杂化对政府与社会管理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挑战,将维持网络秩序的问题放在了社会管理的范畴,因此政府或管理部门可以效仿现实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培养专门的情报力量以应对网络舆情。一方面可以利用情报人员进行日常维护,培养专门的情报力量在舆情热点事件出现时采用跟帖、参与论坛评论、发布有利的讨论主题等维护网络秩序,同时可以利用这些力量对网络舆情的萌芽与走势进行人工的监测与控制,也可以对网络推手进行辨认与识别。另一方面,还要利用情报人员对已经发生的负面舆情采取危机公关,可以通过制造新的网络舆论主题,分散网民的注意力,但是要注意这种方法的恰当使用,否则会引起网民的逆反心理从而使舆情升级,同时情报力量也可以由一些有话语权的权威机构或领导人来担当,他们可以通过各个网络社交平台向公众宣布真相或者向网民呼吁,切勿偏听偏信。

5 结束语

研究网络舆情的走向首要先研究网民的规模和主体属性,掌握网民的自变量,才能够掌握和预测网络舆情的因变量。由于网民群体一直处于变化的状态,每一个时间段都有着网民规模和属性变化的社会与时代特征,使得网络舆情也处于不断变化和调整的动态发展。实时了解网民规模和结构特征对网络舆情的驱动影响能够帮助相关部门调整网络环境,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管与引导,营造一个绿色、健康、和谐、积极的网络舆情环境,为我国的社会稳定提供网络支撑和保障,迎合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需求,推动全社会进一步提升。

(本文责任编辑:郭沫含)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络舆情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预警体系研究
试论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方略
网络舆情编辑能力构成因素浅析
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舆情管理中的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