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回忆录》
2015-09-07
红岩春秋 2015年8期
80年代末,木心客居纽约时期,亦自他恢复写作、持续出书以来,在纽约的大陆和台湾同行于异国谋饭之中,居然促成木心开讲“世界文学史”,开启了长达5年的“文学的远征”——从1989年1月15日开课,到1994年1月9日最后一课,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菜单”开出来,大家选。从古希腊神话、新旧约,到诗经、楚辞,从中世纪欧洲文学,到20世纪世界文学,东方西方通讲,知识灵感并作。
木心爱先秦典籍,只为诸子的文学才华;他以为今日所有伪君子身上,仍然活着孔丘;他想对他爱敬的尼采说:从哲学跑出来吧;他激赏拜伦、雪莱、海涅,却说他们其实不太会作诗;他说托尔斯泰可惜“头脑不行”,但讲到托翁坟头不设十字架,不设墓碑,忽而语音低弱了,颤声说:“伟大!”而谈及萨特的葬礼,木心脸色一正,引尼采的话:唯有戏子才能唤起群众巨大的兴奋。
木心开讲时62岁。他的一生,密集伴随愈演愈烈的文化断层。他不肯断,而居然也不曾断。如今,听课学生陈丹青整理那几年的听课笔记,结集成这本大书,这也是木心留给世界的礼物,文学的福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