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整形修复对烧伤整形患者的影响分析

2015-09-07李勇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烧伤早期影响

李勇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整形修复对烧伤整形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96例手部烧伤患者的I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手术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在烧伤10d内进行早期整形修复,对照组在烧伤1 0d后进行整形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优良率93.75%高于对照组的77.08%,且随访6个月后二次手术发生率0%少于对照组的14.58%,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整形修复对烧伤整形患者具有积极影响,能够促进患者烧伤部位及早恢复外观和功能,且远期疗效较佳,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关键词】早期;整形修复;烧伤;影响

烧伤患者对于通过整形恢复其正常外观的需求强烈,伴随烧伤整形修复技术的日臻成熟,如何加强患者近期与远期疗效是临床研究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将48例在烧伤10d内行整形修复的患者,与48例在烧伤10d后行整形修复的患者进行比较,以期为日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96例手部烧伤患者的资料,按不同手术时间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男女比例25:23,年龄18-60岁,平均(39.12±0.45)岁,全手烧伤23例,手背烧伤10例,手掌烧伤9例,手指烧伤6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6:22,年龄19-60岁,平均(39.52±0.17)岁,全手烧伤21例,手背烧伤13例,手掌烧伤8例,手指烧伤6例。两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确认患者烧伤程度后,若患者指端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则在其入院后尽早予以切痂减张术,术中用手术刀于患者浅筋膜处彻底清除坏死组织(注意保留完好浅静脉),出血点处以电凝止血,同时其他创面予暴露疗法;若患者手部无神经血管损伤则予全厚/中厚皮片覆盖,随后均匀加压包扎,观察6-10d以了解皮片成活情况;若患者手部神经或肌腱外露则予腹部皮瓣修复,断蒂可在术后10-20d。对照组:患者于烧伤10d后行保守治疗,待其创面肉芽长出时予植皮手术。两组患者术后均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补液以纠正酸碱度紊乱、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手部功能恢复。

1.3 观察指标与判断标准

临床疗效判断:皮瓣或皮片成活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问比较用t检验,计数用百分比(%)表示,以X2检验,P<0.05时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随访情况比较

针对全部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后,发现观察组无明显瘢痕增生且无二次手术者,但对照组有7(14.58%)例行二次手术,两组二次手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手部烧伤在人体烧伤部位中约占44%,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不仅会损害其手部外观或者功能,而且易对患者心理造成不良影响。为寻求更佳治疗方案,此次研究主要从临床疗效与远期随访情况两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探究早期整形修复对烧伤患者影响。

促使患者烧伤创面尽早愈合、防止疤痕增生挛缩而引起的关节强直或者僵硬是治疗烧伤整形患者的原则,而及早恢复烧伤患者受伤部位的美观与日常活动功能是关键所在。本次研究数据显示,经治疗后,观察组仅报告3例效果差者,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例,即临床总优良率93.75%比对照组的77.08%更高。由此可知:早期整形修复在增加皮瓣或皮片成活率、减小单个血肿面积及感染方面的疗效较佳。考虑上述结果产生的原因在于:手术时机、方法等与患者治疗效果直接相关,本研究中在确定观察组烧伤患者病情后尽早制定手术方案,能够在最佳手术时机缓解或消除患者烧伤部位肿胀,从而有助于改善其血液循环,降低创面并发感染几率,增强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烧伤整形患者应用早期整形修复的效果良好,医师在坚持整体修复方法及其原则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有利于及早恢复患者烧伤部位美观和功能,满足其心理需求,具备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烧伤早期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纳米晶体银敷料治疗28例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氯乙酸烟雾吸入损伤中毒鼠肺超微结构改变
三次换药法在小儿头面部烧伤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马克思主义早期大众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