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认知冲突,建构学习意义

2015-09-07张铭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认知冲突小学数学

张铭

[摘 要] 数学学习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如何让学生实现对数学意义的理解?本文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实践为例,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建构这个宏大的主题.

[关键词] 认知;冲突;学习意义;小学数学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是学生在特定的情境即人文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同伴),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最终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也就是说,整个学习建构的过程包括四大要素:情境创设,他人协作,学习资料,意义建构. 那么何谓情境创设?何谓意义建构呢?笔者认为,情境创设必须基于学生的认知冲突,因为冲突的出现导致求知探索欲望的自然生发,从而引发学生的自主突破和思考,这才是建构主义意义上的情境创设. 何为学习意义的建构呢?不言而喻,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由求知的需求—探索求知的过程—满足求知的欲望—实践运用所求得的知识,在这整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基于自我探索的求知历程,实现了独立的个体思维,这时候就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学习意义. 笔者现根据自己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寓新于旧,诱导认知冲突

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相当紧密,教师要紧扣前后知识的关联,认真分析和设计,发现学生的认知矛盾,找准新知的生长点,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顺应、迁移的方式达到新的平衡.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内容的教学重点,是要学生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难点是要引导学生将平行四边形割补拼接为长方形,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长方形的面积求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由此渗透转化的思想.

基于此,在进行教学时笔者先从猜想引入,建立学生的思维链接:求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学生认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此时我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学生由此认为,长方形两组对边相等并平行,所以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此时,笔者将同一个长方形拉成为一般的平行四边形,并要求学生求出这个拉出来的一般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边为9厘米,邻边为5厘米,高为4厘米),学生提出三种方案:方案1,底乘高9×4=36(平方厘米);方案2,底边和邻边相乘9×5=45平方厘米;方案3,(9+5)×2=28(平方厘米),那么到底哪一种是正确的呢?经过讨论,学生发现长边加短边乘以2求的是周长,不是面积. 由此,现在剩下两种猜想结果,一个是45平方厘米2(即底边乘邻边),另一个是36平方厘米(即底边乘高),到底哪个才是正确的结果呢?这就让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 此时学生用数方格的办法进行验证,把方格纸放在平行四边形上,看看有多少个方格,一个方格为1厘米2,此时出现了不满一格的情况,不满一格的按照半格算,拼成了6格,这样就数出总共有36个方格. 由此,学生认为,数格子的方法是很准确的,得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 说明第一种猜想的长边乘短边是错误的.

以上教学,教师将新知和旧知有机融合,从已经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入手,诱导学生进行猜想,并由此展开验证实践,让学生通过错误的猜想,有效突破旧知,获得了思维的平衡,完成第一次自主探究.

制造陷阱,暗设认知冲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知识结构中的模糊点、易错点,进行精心设计,制造相应的错误问题,使学生的困惑日益加深,此时教师再插手进行引导,带领学生进行自救.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有没有同学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长边乘邻边,即9×5=45平方厘米?说说你的理由.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是可以的. 这个问题是学生认知的关键点,也是较为模糊的节点. 为此,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陷阱,引发了学生的困惑:为什么数格子的面积和长边乘邻边相差9平方厘米?面对这一困惑点,我带领学生展开探究:我们将方格纸放在上面,看看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拉动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变化?到底面积有没有变化?你发现了什么?(如图1)

学生动手操作,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把右边那个三角形剪下来,移到左边,拼成长方形,但还剩下几个方格,发现在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拉动的过程中,左边有个三角形到了右边,同时还多了几个方格. 也就是说,面积增大了,正好大了上面那9个方格,正好就是9平方厘米. 由此,学生发现,底边乘邻边之所以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因为求出来的面积比原来的面积大,而不是相等.

那么如何才能使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呢?此时笔者引导学生操作,学生继续展开探究,发现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剪开,然后将这个图形移动到右边,拼成一个长方形(出示动态过程,如图1),我进行了这样的引导:为什么要将这个平行四边形拼接为长方形?

学生认为,长方形的面积是已经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等于长乘宽. 可以通过转化,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由此,学生根据这一转化,认为这里的9是长方形的长,也是平行四边形的底边,4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也就是长方形的宽. 因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9×4=36厘米2,由此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以上教学,教师巧妙制造陷阱,诱导学生产生困惑,并由此产生了“要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面积相等的长方形”的心理动机,实现了对错误的成功自救,突破了思维误区,拓展了思维空间.

变式问题角度,强化认知冲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课堂练习是进行新知巩固和运用的必要手段,也是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教师要通过对问题的变式设计,帮助学生掌握新概念和规律,对所学旧知进行巩固,并建立解决问题的思路,促进知识技能的内化和发展,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那么,如何在练习中变式问题角度,强化认知冲突,及时巩固新的知识平衡呢?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习题:

(1)如图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78厘米,BC是24厘米,求CD是多少厘米.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78厘米,BC是24厘米,以CD为底边时,它的高是18厘米,求它的面积.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78厘米,BC是24厘米,以CD为底边时,它的高是18厘米,BC边上的高是多少厘米?

针对这些习题,笔者进行层层引导:要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题目中已经给出了什么?学生从题目中找到已知条件,而后展开思考,认为要先求出CD的边长,为什么?因为根据面积计算公式底边乘高,已知CD底边的高是18厘米,那就要求出底边CD的长度. 针对习题(3),笔者引导学生思考:要求出BC底边的高,需要知道什么?你认为要先求什么?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认为已知底边BC的长度,那就需要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根据面积计算出BC底边的高. 由此,学生在习题练习中,一步步找到问题解决的步骤,通过层层突破,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周长知识有了深刻理解和运用.

以上练习,笔者围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周长,变换问题的部分条件和设问方式,让学生在原有认知冲突的基础上,不断出现新的认知,经历了平衡→失衡→平衡→失衡的发展过程,使得学生的思维处于紧张状态,对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既巩固了新的知识平衡,也使学生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优化了课堂教学.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设置一些问题,诱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产生不平衡,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思维品质. 可见,学生学习意义的建构来自学生本身的认知需求. 作为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心理,并且深入挖掘学生对理想课堂的需求,创设认知冲突,让学生从自己的问题出发,真真实实地与数学思维相遇,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而这才是学生学习的本质意义所在.endprint

猜你喜欢

认知冲突小学数学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
一次冲突引发的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