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人才成长之路看我国教育文化心理问题

2015-09-07徐欣欣

商业文化 2015年22期
关键词:书本知识高学历学历

文/徐欣欣

从人才成长之路看我国教育文化心理问题

文/徐欣欣

一、学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动态协调,成为人才培育的关键环节

什么是人才,难道拥有一张金灿灿的的文凭就是人才吗?当今社会有一个大误区:唯文凭论。认为只要拥有一张耀眼的文凭,在职场上就可以一帆风顺。

多年来,当今社会十分看重学历,一个个高学历成为职场的“敲门砖”,进入好单位,获得好待遇,至于实际能力如何,人们并不怎么关注。“重学历、轻能力”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也是社会习惯思维方式。“高学历、低能力”的现象,总根源是我国教育文化心理问题,应该将学历教育与能力教育结合起来,将书本知识与创新能力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才是正确的人才成长之路。

二、高学历的反常现象:留学女博士被遣返,说明了什么?

近日,一则关于“留学女博士被回国,学霸变精神病”新闻爆红网络,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来自大西北的女孩儿小兰,初中起一路被保送,在北京最好的一所学府读到博士后,去美国一所著名大学又拿了个博士后,如此骄人的学习成绩按理说应该在国内国外都有非常好的发展前途,但这位双博士后却遭到了美国的遣返。据悉,小兰不仅在中美两国顺利拿到“双博士后”,而且跟着导师在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摸爬滚打搞研究,成绩突出;但到了企业,她缺乏社交与沟通能力的劣势被彻底放大了。她只会学习,就业连连碰壁,因而变成流浪女子,还在美国蹲了监狱,如今在国内人人称颂的学霸变成了神经病,被美国警察遣返回国。她自称:“除了学习,我什么都不会。”

高学历与低能力形成鲜明的对比,根源是什么呢?总的来看,学历只能是学生教育经历的证明,说明书本知识吸收的多少,问题是这些书本知识与现实社会是否脱节呢?是否具备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能力呢?如果仅仅停留在纯粹的书本知识上,就会出现盲人摸象的笑话。

应试教育往往有知识但是没有能力,根源之一是没有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现实能力,眼高手低,根本不能解决现实问题,这样的“知识”往往就会成为毫无价值的东西,这一位留学博士之所以出现可笑的事情,反映了我国教育文化心理的问题,不能将学生变成为“知识工厂”,学校也不能按照工厂规则进行人才培育,学习过程也不是机械的死记硬背,而是将知识学活,将解决现实社会的问题作为知识学习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属,才有可能培育出解决问题的高手。

一分辛劳一分才。“低分”为什么出现“高能”呢?“低分”仅仅是学生考试成绩,况且这些考试本身也只是一种简单的应试检验方式,与知识的真正消化吸收并没有本质的联系,至于进入社会实践中,能力的形成过程往往是长期勤奋的结果。爱迪生有一句名言:成功是99%的汗水加上1%的天才。

三、摆正我国教育文化心理,吸收应试教育的精华,培育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力

1.创新学习效果检验方式。

考试→成绩→学历构成一个内在的逻辑链条,也是应试教育的本质规定性。但是,学历→能力这一逻辑链条上,并不存在着本质的、必然的规定性。

一般来说,只要在学习上用功,完全可以取得高分,因为应试教育的考试方式,往往就是机械的习题检验,死记硬背也可以照样把习题做对,至于书本知识是否真正消化吸收完全是两回事。这是应试教育的一个硬伤,也是高学历造成低能力的总根源之一。

高分的能力其实是一种简单的、机械的应试能力,应试能力不等于实际本领。况且不少人为了应付考试,并没有多少精力和时间进行创造性学习,也没有兴趣探索新鲜课题,基本上成为读书的“机器”。创造性特别强的人都讨厌死板的考试,爱因斯坦在小的时候,因为厌恶德国学校里的清规戒律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在15岁那年辍学。

高分与能力无论是时间和空间上看均出现分离现象。高分数是学生阶段的一个成绩表现方式,高能力则是工作期间的一个实力。这里,从学生阶段过渡到工作阶段,存在着时间与空间的分离性,高分数所证明的书本知识是否可以转化为工作能力,在逻辑上并没有完全等同性,甚至出现了大量的反常现象比如:高学历、低能力。

应试教育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需要创新学习方式和效果检验方式,将书本知识与动手能力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培育出实实在在的能力。

2.能力培育过程是一个自然形成的过程,绝对不能拔苗助长。

大自然有自动调节生态环境的能力,因为大自然具有自动均衡机制,将天、地各种因素形成本质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形成严密的、系统的、功能强大的均衡系统。这是一种自然的力量。例如,树木具有调节气候、保持土壤养分等功能,当然树木的生长过程是漫长的,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才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

如今,不少年轻人“十年寒窗苦”,取得了高学历,这是进入社会的“入场券”,但是并不等于“通行证”。当今社会充满激烈的竞争,而竞争的本质就是实力的较量,谁的本领大,谁就是胜利者,而实力来自日积月累,好比奥运会上的冠军,都有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著名运动员邓亚萍,获得的奥运会冠军最多,当记者采访她时,她说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用自己的汗水换来的。邓亚萍本身并没有什么身体素质的先天优势,但是,勤奋可以弥补这一弱点,每天她要挥拍50万次以上,长年累月的锻炼,最终养成一个职业习惯了,一到比赛场后就会形成一个条件反射,这一职业习惯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并不一定是天生的,后天照样可以养成好习惯,当然,良好习惯的形成过程往往十分辛苦的,如果不付出艰苦的劳动,根本不可能养成好习惯。最近,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大国工匠”的故事,每个大国工匠都是能工巧手,为什么他们能够练就一身的真本领呢?因为他们有强烈的敬业心,十分热爱自己的职业,敢于吃苦,持之以恒,数十年如一日,在实践中锻炼提高,才具备了扎实的能力。

3.现代社会需要创新型学习方式,才有可能培育创造型人才。

人类开创文明时代,一大特点就是创造了海量的新知识,如今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人类财富创造的主要动力源泉。

获得知识是人类的梦想,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是,知识的获取过程并不仅仅在书本上,也不只在学校阶段。知识的一大功能是提供一种先进的思想、思维方式和思路,让人们掌握最基本的道理、规则、规矩,这样的知识往往具有灵活的本能、机动的性质、鲜活的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

知识具有可消化性,但是,是否具备消化能力十分关键,好比人们吃了食物,是否转化为自己的营养,关键是肠胃的消化能力。知识消化力来自实践中的创造力与创新力,将原本枯燥的书本知识应用到现实社会中,并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知识。这是最好的知识消化方式,也是能力形成的最基本路径。有的人脱离了现实社会,长期将自己封锁在书本堆里,从书本到书本,根本没有与现实社会结合起来,这样的知识学习怎么会有真本能呢?有的人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往往就会吸收一些僵化的教条知识,死记硬背一些公式、原理、定义、规则,但是与现实社会出现明显的差异性。这是书本知识的一个天然的缺陷,也是学生为什么考试成绩很好、但是实际能力很差的一个根源。

如何将书本知识读活,关键是学习方式的创新,要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反思式学习、独立分析式学习、消化吸收式学习、应用型学习,才有可能将书本知识转化为一个实实在在的能力。这一过程与人们吃饭过程十分相似,当人们吃饭后要经过肠胃的消化吸收,才有可能转化为营养,学习过程是否具备“肠胃功能”也就是问题的关键环节。

应试教育有功有过,最大功劳就是形式上实现了全社会的教育公平,因为当社会还没有发明出一个比应试教育更好的评选机制,应试教育可以从形式上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分数成为唯一的检验标准。

如今,应试教育的问题十分明显。很多学校和家长,只注重学习成绩和名次,以为成绩好就是有能力,或者说有特长就是有能力。“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个口号喊了几十年依然没有变过。来自家长的压力不得不让学生以成绩为重。

4.考试制度改革,将能力检验作为新的突破口。

现行的考试制度都是为选拔人才而设制的,考试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挥棒,而社会上又往往以升学率高低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为此,无论重点还是一般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都是怎么能够考个好成绩,全力以赴提高“升学率”,不少学霸很主要的特点就是善于应对考试,但知识面狭窄、综合能力太差,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中间存在巨大的差距。在“认分不认能”的应试模式下,大学生实际上是以能力的牺牲去换取了分数。

学历是指学生在学校阶段的学习经历,学历越高,表明教育过程越多,书本知识吸收比较多。当然,不少人盲目追求高学历,忽视对自己实际能力的培养,成了真真正正的书呆子,满腹空论,只会纸上谈兵。这里,最需要创新学习方式,让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长自己的才干,就不会出现教条式学习现象。

能力是一种创造价值的本领,是进入社会所必需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国家和社会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创造型、创新型、创意型的人才非常抢手,可以成为这个时代的开拓者,比如马云、马化腾这些互联网时代的开拓者,正是因为具有巨大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才会在互联网世界里开创伟大的事业。

唯有高能力,才有可能给国家、民族、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21世纪的高科技时代,知识型、研究型、创业型、技能型的人才非常紧缺,其最有可能成为新时代“最吃香”的人才。

5.培育一大批优秀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

现代社会是高科技时代,国际竞争的本质是高科技水平的较量,一个国家的强大,需要一大批“高学历、能力强”的顶尖人才,对人员的综合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会很高,只会纸上谈兵而不会操刀上阵,即使再优秀,也会被无情地淘汰出局。

人才是全社会的稀缺资源。我们要培育一大批人才,关键是矫正国民教育文化心理,端正学习态度,将知识消化吸收为自身的能力,才有可能具备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社会经验和实战能力的累积、自我能力的培养与锻炼都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当然也是一个漫长的自然进程,任何拔苗助长的办法均会遭到失败。

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大特点就是一切都在快速地变化着,一切传统的、保守的、落后的东西均会惨遭淘汰。求新求变的新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也非常高,不是看你学习了什么课本,也不看你考试多少分数,甚至也不看你具有什么学历,而是看你是否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实际能力的追求将是未来社会的主要导向,也是检验人才的主要标准。我们要培育一大批优秀人才,首先要突破人们的传统文化心理和思维习惯方式,消除“重学历、轻能力”这一社会痼疾,才有可能养成重视能力的社会氛围,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将培育实际能力作为人才培育的尺度和标准,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导向,扭转多年来形成的“重学历、轻能力”的不良习惯思维方式。这是一个艰难的、漫长的甚至是痛苦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从文化高度反思问题的根源,从思想高度认识问题的严重程度,才有可能从行动上改变,实实在在追求真学问,练就一身真本事,成为社会最需要的人才。

四、结语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不少人并没有学到什么真本能,又希望获得好的收入,问题是靠什么能力获得更多的收入呢?不少人把希望放在学历上,认为读书越多、学历越高,今后的待遇就一定会最好。其实这是一个误区。高学历也许仅仅是一个“敲门砖”,但是进入以后怎么办呢?如果不能给企业创造价值,这样的“高学历”有什么用呢?总不能将“高学历”拿到市场上去“换利润”吧。高学历如果与高能力匹配,那么将是最完美的事情。因此,从文化高度端正人们的求学心理,老老实实地学到真本能,才有可能为国家、社会培育出最需要的人才。这是一个国家、民族强大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每个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大事情,值得全社会高度关注。

【编者按】:人才战略是一项国家战略,但在人才成长的道路上,往往存在着不少误区,有的人单纯追求文凭,并没有学到真本能,这样的文凭是没什么价值的。其实,人才是需要在生产活动中创造财富的,是需要实实在在的本能的。因此,端正我国教育文化心理,追求真才实学,才有可能培育出一批批优质人才。

猜你喜欢

书本知识高学历学历
汉滨:村干部趋向年轻化、高学历
给作文时思路阻塞的学生开个“处方”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创造物理情境打破知识和应用的瓶颈
“半数富豪没有高学历”
膨胀学历
数学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知识无力感
日本需加强保育措施
日本需加强保育措施促进高学历女性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