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从众心理对未来职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2015-09-07周张莉
周张莉
摘要: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在就业上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抑制了大学生独特性、创新性的发展,并对大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学校应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运用科学的手段加以引导,促进大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
关键词:就业从众;从众心理;影响;对策
从众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行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表现尤为突出。例如,大学生购物从众、学习从众、恋爱从众,等等,这些从众行为体现了大学生在一些事情处理上的不成熟和盲目性。就业是人生大事,对于未来职业的发展影响甚远,只有抛开从众心理,才能科学地、客观地认知自己,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道路。
1.大学生就业从众的具体表现
第一,就业信息从众。一方面,从众心理使大学生忽视了创业机遇,一心跟着就业大军获知就业信息、选择就业方向,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的从众心理导致部分区域、部分行业就业压力大,就业岗位竞争激烈,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的成功和事业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在就业岗位上持续地进步。第二,职业选择从众。毕业生之间存在着强烈的攀比心理,导致部分职业的应聘供大于求,致使岗位竞争压力加剧,就业失败概率提升,影响了学生的顺利就业和职业发展。第三,就业区域从众。大多数毕业生会选择大城市、发达地区就业,往往会忽略小城市、发展中地区的就业机会。一方面,导致了大城市过大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一些学生会错失良好的创业机会,使自身所学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甚至埋没于大都市的车水马龙之中,致使壮志难酬。第四,违约行为从众。该行为的发生与大学生对自身能力认识的不足和社会经验的欠缺有关,在就业中过于重视职位、福利待遇等的攀比,而忽略了自身条件和职业的未来发展,一味地追求表层的“平等”,想取得与大众一样的薪资待遇、岗位职业等,致使大学生就业后离职率高、违约行为频发。
2.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未来职业的不利影响
大学生从众心理对未来职业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从众心理使部分区域、部分城市、部分岗位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大,学生在就业中的压力、挫折感随之增加,其心理要承受更多的压力,不利于个人的健康和理性的职业选择,对未来职业的发展程度也有很大影响;第二,从众心理增加了大学生的惰性,使其懒于思考、懒于发现,在职业规划、选择中只知道随波逐流,不能全面地、客观地认识自身的优势,埋没了自身才华,增加了其就业后对岗位的失落感,不利于个人就业后的持续发展;第三,从众心理往往会使学生在就业后产生失落感,因为社会的职业岗位不可能完全一样,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而“从众”中的落差就会影响到大学生对职业的认可,造成频繁地违约、离职、更换职位等现象,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创业,亦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业意识的培养。
3.克服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对策
针对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及其对大学生未来职业的影响,首先,学校应做好就业指导:①将就业指导系统化、规范化,从学生进入校门就引导其树立职业规划理念,促进学生就业理想与就业实践的并轨;②完善就业指导的服务功能,为学生提供多方位的就业服务援助,帮助学生理性择业、成功就业、持续发展;③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结合自身个体特点进行择业、就业,不要盲目从众。其次,重视学生就业心理指导,使其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使其能扬长避短,在社会中得到最理想的发展,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再次,鼓励学生发展个性,提倡学生自主创业,结合当前社会形势和学生情况,培养学生科学的创新意识,使其理想能够得以实现,事业有所成就。最后,注重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宿舍文化对学生思想情感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使学生对就业、岗位等有一个客观的、理智的看法,避免学生个人的随波逐流、盲目从众,要求学生结合自身条件、环境等进行择业、就业、创业,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铺平道路。
4.结语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发展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而大学生的从众心理无疑使其未来职业发展更为艰难。每一个大学生都有其发展的空间和存在的特殊价值,关键是要找对人生坐标。因此,一定要避免盲从,选择有利于自身才华施展的职业,才能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得到更长远的发展,才能将职业当作事业一样热爱,使个人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更出色、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张瑞雪.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从众心理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2011(04):176—177.[2]余磊.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02):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