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火纷飞年代的情书

2015-09-06李良旭

情感读本·道德篇 2015年7期
关键词:秀英游击队教员

李良旭

1944年3月,父亲在沂蒙山区新四军第七师任排长。父亲是穷苦人家出身,到了部队才开始识文断字。战斗间隙,在树林里、小河边、山凹里,找块小空地席地而坐:树枝上,挂着一块小黑板,跟部队里有文化的人在黑板前学文化。战士常常戏称这是“露天教室”。

可是,你别小看这“露天教室”,战士们学习可认真了,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眼睛里流露的是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许多战士,就是在这里,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懂得了许多革命的道理。

当时,在一起学习的,还有一些当地的游击队队员。这些游击队队员中还有一些女同志,她们都是十七八岁的女孩子。这些女孩子,经过战火的洗礼,显得更加英姿飒爽,活泼大胆,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一次,教员在黑板上写上:爱祖国、爱人民。在解释“爱”字时,那位戴着眼镜的教员解释道,这个“爱”字,也是男女之间爱情的爱,就像《诗经》里所说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里面就包含着一个“爱”字。

当教员解释到这里时,战士们的脸都红了,有几个胆大的战士还偷偷地用眼光瞟向身边那些女孩子。弄得那些女孩子个个羞红了脸,像熟透了的苹果,空气中弥漫着一缕爱的暖流和气息。

在这里,父亲认识了一个叫姚秀英的女孩子。当时,她是村子里的妇女主任。别看她的年纪20岁不到,但是,却已经是一名老练的游击队队员了。站岗、放哨、救护伤员、与新四军并肩作战,英勇顽强,胆大心细,早已令人刮目相看。

学习中,父亲经常和这些游击队队员在一起交流学习体会,场面活泼生动、有趣。常常用一根树枝在地上互相考着新学的字,写错了,用脚将地上的灰抹平,再接着写。有次,父亲用枝条在地上写了一个“爱”字,问姚秀英这个字怎么读。姚秀英不假思索地张口说了出来,再一看,姚秀英弄了个大红脸。见状,父亲也慌里慌张地不知所措,但有一种坏坏的味道。

当一颗爱的种子在彼此心田内悄悄萌动后,父亲再也无法平静。他用了几个晚上,在一个废香烟盒的背面,写下了这样一封信:

姚秀英同志:

我们相识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你的勇敢、坚强给了我难忘的印象,这就是我要向你表白的那个字:爱。如果你愿意,等到打败日本鬼子,让我们共同建设我们的幸福生活。

李  林

1945年3月20日

没几天,父亲也收到姚秀英用一个废香烟盒背面写的一封信,只见上面写道:

李排长:

你的信我已看过。现在,战争条件还很艰苦,等赶走了日本鬼子,全国解放的那一天,再谈那个“爱”字也不迟。

姚秀英

1945年3月29日

这封传递在战火纷飞年代的情书,成为父亲和母亲同仇敌忾,英勇杀敌的信心和力量。父亲常常说,那时,他们没有海誓山盟、花前月下,甚至,没有过一次牵手的亲密举动。但是,他们彼此却始终怀揣着那封用香烟盒写的几行字的情书。这封情书,在内心里化作一缕温馨和浪漫,给人一种美好和向往。

就这样,这封用香烟盒写出的情书,经受了战争中血与火严酷的考验。解放后,父亲与母亲实现了当年写在香烟盒上的美好愿望,共结连理,组成了幸福美满的家庭。

如今,他们的爱情已携手走过60多年。也许,在父母的爱情词典里,从来没有说过“我爱你”,但这并不重要。他们将“我爱你”这3个字,早已浸透在战火的考验和锻炼上了。这种爱的考验和锻炼,绽放出别样的温馨和浪漫。

刘晓慧摘自《沂蒙小调》(山东人民出版社)

猜你喜欢

秀英游击队教员
晚上好, 教员先生
第八章 超声游击队 ——声能
同期听力(六)
消极认同到积极认同
校长问题
晚安,教员先生
晚安,教员先生
误解
把饺子当钻石卖
指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