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活动是联系知识与能力的纽带

2015-09-06王少军

新课程·中旬 2015年7期
关键词:广口橡皮塞塑料管

王少军

“不迈开科技活动的步伐,就走不出素质教育的新路”,这是当前各级各类学校达成的共识。科技活动与实验学科的有机结合,可有效地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爱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其观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在实处。

笔者在一所农村中学教授生物学,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多次组织了各种生物科技活动,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因陋就简,制作了多种生物教学模型,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膈肌活动与呼吸运动关系示意模型”就是指导学生制作的较典型的一个。

一、活动目的

1.膈肌活动与呼吸运动的关系历来是《呼吸运动》一章中难掌握的一个问题,仅靠教师的“一支粉笔一张嘴”远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一个直观生动形象的全新教学模型来演示呼吸运动时膈肌与肺泡活动的规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2.制作过程中,为了充分挖掘科技活动小组成员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我提出了两点要求:尽可能地利用最常见的材料及工具,并具有创新思维。

二、初步制作方案

根据预定指导思想,经过反复讨论后,科技活动小组初步确定了制作所需要的材料和制作工序,如下:

1.材料:广口瓶(500 mL)、硬塑料管、橡皮膜、气球2个、橡皮塞、玻璃刀、密封胶。

2.制作工序:

(1)广口瓶去底。

(2)制作“Y”型三通管。

(3)给橡皮塞打孔。

(4)照上图组装。

三、制作方案的修正

在具体的制作过程中,活动小组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他们凭借顽强的毅力,勇于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一步工序:即广口瓶去底,原计划用玻璃刀切割去底,但是由于广口瓶径较大,瓶壁较厚加之技术不熟练,连续几次切割都不成功,有的学生便提出是否还有更简便的方法,经过几天的思考,活动小组收集了五种方案,经过认真论证,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最后决定采用“水炸去底法”。即:

(1)在广口瓶外壁系细棉线,细线距瓶底半厘米左右;

(2)广口瓶细线及细线以下部分涂上煤油;

(3)左手拿住广口瓶口,右手执点燃的火柴,点燃涂上的煤油;

(4)燃烧正旺时,快速浸入冰冷的水中,即可得到炸掉瓶底的广口瓶。

第二步工序:“Y”形三通管的制备过程中,小组成员在多次直接黏合塑料管不成功的情况下设计了一个利用废弃空清凉油盒进行加工制作的简便方法,即:

(1)用量角器在盒外侧壁上量出3个位点,其中2个位点内侧角度为60度左右,另一个位点与这两个位点的角度为150度左右。

(2)根据硬塑料管的粗细程度选取合适的打孔器,分别在3个点上打3个孔。

(3)把3支塑料管分别插进3个孔中,用密封胶密封好,并把清凉油盒与盒盖密封好。

经过小组成员的努力,模型终于制成(见右图),但演示效果不明显,我又发动大家找原因,经过反复分析,终于确定原因在于管与橡皮塞之间密封不好,导致瓶内气压变化不明显,因而演示效果差。经过密封后,终于演示成功。

四、活动总结

模型制作成功后,为了让学生扩大知识面,充分地认识活动过程中一些现象的“庐山真面目”,我请物理老师给小组成员详细地解释了“水炸去底法”和瓶内气压变化对肺泡体积的影响这两种现象所涉及的物理原理,并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表扬了积极参与活动并献计献策的学生,将表现突出的学生记入活动记录。

总之,通过科技活动引导学生因陋就简解决实际困难,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使其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毅力和创造能力。

猜你喜欢

广口橡皮塞塑料管
◆ 塑料管
塑料管
新型保温复合塑料管的应用研究
精析“一器多用”和“多器一用”
一次性注射器代替电动吸痰瓶橡皮塞通气管
自制角动量守恒演示仪
稀硝酸与铜反应的改进
手掌里的喷泉
塑料管套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