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输血”变成“造血”
2015-09-06杨振海
杨振海
摘 要:如何打破历史考试在学生心目中“背多分”的印象?如何打破老师代替学生总结、学生单纯背资料的固有复习方法,如何跳出老师包办越多、学生能力越差的恶性循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寻找问题、制订方案、交流展示,较好地解决了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问题,增强了学生总结、整合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历史复习;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最近,学者周国平的一番话让我深深震撼:“我认识一个中学校长,他任职的学校是当地最好的中学,他这个学校考上清华北大的多了,考上北师大的算差的。怎么做到的?全封闭管理,两周休息一天。在应试体制下,不这样做,他的学校就会出局。他见我的第一面就说:周老师,我们这些人都是历史的罪人,我们将来是要受历史审判的。”
在以前的期末复习中,我见到过一些令人倍感沉重的现象:学生认为一本书范围太广,于是考试范围压缩为四个学习主题;学生认为内容太多,于是老师给出了复习提纲;学生认为提纲太难背,于是老师又归纳出一张图表,甚至几句话,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背、一次一次地听写。这样一来,老师的专业功底代替了学生的总结思考,文本解读变成了字词听写,鲜活的历史事件变成了“记忆力大比拼”,学生取得成绩后归功于“历史就是死记硬背”。学科知识变了味,学生也丧失了学习的“造血功能”,仅靠“输血”,没有提纲不能复习,没有“题法”无法做题,没有死记硬背得不了高分。
本学期我承担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任务,这次我把早已印刷好的提纲扣在手里,决心和学生一起走一条总结、提炼、思考和迁移的自主复习之路。
基础知识是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石,面对《中国近代史》长达109年的跨度,七个学习主题22课的几十个大知识点和下面无数琐细的小知识点,学生感觉基础知识落实困难较大。于是,我们专门召开研讨会,找出大家面临的困难并且制订解决方案。
方案确定后,进入具体操作阶段,学生按照历史学习小组(大约6~8人一组)为单位,每个小组要在一周内拿出一份“学案”,必须具备的包括时间轴或大事年表一张、思维导图一份、标注全信息的中国地图一张,其他项目选作。各组作品拿到下周的历史课上展出。
在展示课上,学生展现出令人惊讶的热情和创造力:
各组必做的大事年表都非常详尽,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明晰,有的小组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影响都整合在一起,成为一部“自编编年史”。
在思维导图方面,学生展现出丰富多样的视角和知识构建逻辑,其中起突出作用的是把“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的抗争”和“近代化的起步”这些分属两个学习主题,时间又是交叉并行的知识点通过因果联系串联起来。并且将新民主主义革命部分的所有历史事件都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两条线索串联起来。
在地图上,学生将虎门、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南京、天津、北京、俄国侵占中国领土、新疆、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苏州、杭州、沙市、重庆、武昌、南昌、井冈山、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将台堡、沈阳、长春、西安、卢沟桥、台儿庄等地标注在一张图上。同样是上海,《南京条约》通商口岸、青浦打败洋枪队、江南制造总局、《青年杂志》创刊、五四运动后期中心、中共一大、淞沪抗战等事件皆发生于此,学生掌握一张地图就一通百通。
有小组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近代化”等较抽象的历史概念做成名词解释,帮助同学们强化落实。有小组专注于大概念,如“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待能在关注小知识点的同时重视历史的阶段性特征。
在专题方面,各小组关注不同视角,有的以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王铭章、李宗仁等民族英雄为专题,得出他们皆是为抗击外敌而做出重要贡献的结论。有的以“比较不同阶级的救国方略”为专题,对比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救国中的不同表现,不仅将史实串联,而且加深对“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观点的理解。有的小组对比“国共在抗战中的作用”,得出正确的历史观点。
在听取各小组发言的过程中,我一般很少发言,因为史实性的错误会被学生迅速找到,遗漏的知识会迅速得到补充,不合理的归类方式也会得到其他小组的提示和支援。只是在学生提出一些较深入的问题后,我才“挺身而出”,进行一些解读。例如有学生提出:“为何在戊戌变法中康有为作为先进的改革家受到广泛称赞,在袁世凯要称帝时他却支持袁世凯?”又有学生提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完善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为何不能在旧中国推行?”这些问题表明,学生已经超越复习归纳知识的范围,由“是什么”向“为什么”转换。我很欣慰,这是学生自主学习、整合的必然产物,是自主课堂的可喜生成。
原本计划的一节交流展示课持续了两节,并且各组还把本主成果集结成册印发给其他同学交流传阅,学生在海量信息面前各取所需,在通过不同角度呈现知识的反复过程中加深了印象。最可喜的是,原先背得头昏脑涨、令人望而生畏的应考复习被研讨的浪潮和自主总结获取的喜悦所取代。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的基本理念。我认为,上述所做的一些尝试,跳出了“老师强迫、学生强记”的历史复习圈子,较好地把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特别是总结、整合知识的能力)和探究兴趣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有所学、有所思、有所动、有所得。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单纯为了增加分数的应试教育最大缺陷就是教师致力于帮助学生寻找结论,并把这个“结论”原原本本地灌输给他们,从表面上使那些现成的问题得到看似圆满的解决。这种教育的恶果,就是在客观上忽略了学生自己的发现和创造,忽略了学生独立自主的研究和探索,使学生能够得到的东西不但老化而且僵死。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皮亚杰认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相信学生的研究能力,适当加以方向性和研讨方法的引导,学生的能力会和知识一样生长,而这样生长出的知识也是鲜活和可以学以致用的。
参考文献:
[1]皮亚杰.结构主义[M].倪连生,王琳,译.商务印书馆,1984.
[2]徐学福,房慧.名师讲述:如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