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的就业初探
2015-09-06王瑾
摘 要:本文深入分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背景下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以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等教育;普及化;就业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大踏步向普及化迈进。按照国际通行的指数,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15%—30%即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据统计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以从1998年的9%上升为2003年的17%,2010年,上海、北京、天津等直辖市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过50%,浙江江苏等省达到40%左右,我国已有一些省市迈进或者接近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1998年我国共有1022所高校,在校生人数340.90万人,毕业生人数为不到90万;到2010年,全国高等院校的数量增加到2358所,在校生人数达到2231.80万人,毕业生人数达631万人,2015年全国毕业生人数将达749万人。那么,在高等教育向普及化发展过程中,会对高校就业工作产生哪些影响呢?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使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开始出现
2013、2014、2015三年全国毕业生总数分别是700万、727万、749万。随着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使毕业生初次失业率较高。2013年全国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1.9%、2014年全国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70%以上,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在今后若干年内,我国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将难以看好,就业难问题不易解决。著名教育家潘懋元认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困难很多,最大的困难是资金投入不足和毕业生就业困难,前一个问题还好解决,而就业问题较难解决”。今后高校就业指导实践将成为重点和难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的就业环境影响,也是高等教育结构以及毕业生个人和用人单位等多种因素所致,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社会对劳动力需求速度与社会劳动力增长速度不相适应
作为就业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毕业生市场,无疑受到所处社会经济结构和劳动力供需关系的影响。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7.5%、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7.7%、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7.4%,这三年的全国新增就业岗位分别为:574万、488万、473万,结合前面讲到的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年度就业岗位缺口较大,再加上现有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复转军人、海外留学生回国就业(这三年留学回国人数分别为23万、35万、27万),总体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因此,高校毕业生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市场条件下,肯定会遇到重重困难和障碍。
2.毕业生择业观念陈旧,影响学生顺利就业
在精英教育阶段,由于高等教育是稀缺资源,受教育者的地位较高,被称为“天之骄子”,就业不存在任何问题。多数大学毕业生认为大学毕业就得当“白领”,大学毕业就得找个“铁饭碗”,旱涝保收,衣食无忧。把就业单位的性质看得过重,缺乏艰苦奋斗,建功立业的思想准备;受“学而优则仕”的影响,不愿意从基层做起。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尤其是普及化教育阶段,接受高等教育将成为多数人的权利,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就同普通老百姓找工作一样,必须进入市场进行公平竞争。面对新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错位问题突出,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自己不积极应聘,同时存在严重的“等、靠、要”观念,被动对待就业。挑来拣去,错过很多符合自身的职位。另从市场的总体需求来看,我国目前大量急需的是“高素质、技能型”的劳动者。据统计全国高级以上技工只占3.5%,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40%的比例相差甚远。部分大学生就业单位单一,“非沿海、大城市、垄断企业”不去,将自己的工作瞄准在这些人才密集、流动性小的行业,缩小了自己的选择范围,而那些本来很需要人才的农村、内陆地区、基层单位、不发达区域,每年引进不了多少大学生,这就导致了需用人才的地方缺少人才,不需要人才的地方却出现人才剩余,造成了人才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3.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足
大学生素质不断提升的同时,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甚至已经超过当前大学生的平均素质。近几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从而导致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不同岗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又有不同侧重。一些大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创新意识不强,专业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不够,尤其是缺乏思想政治觉悟、敬业精神、吃苦精神、团队精神、职业操守,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求职技能缺乏,不善于“推销”自我等。结果必然是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
4.高校的学科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首先是学科设置不尽合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模式与社会需要在许多方面不相匹配,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未能有效地围绕市场进行调适。虽然教育部对高校学科专业进行了调整,但由于各高校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学科调整、专业设置仍然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通常是有什么样的老师、有什么样的条件、就开什么专业。近年来,许多高校急功近利,设置了投资少、见效快的经济、管理、外贸和金融等热门专业,引起专业失衡,高校的一些“长线专业”改造力度不大。另一方面,在招生过程中,各高等学校都是根据政府分配的招生计划来招生的,但具体到学校开设的专业及各专业计划招生的数量,实际应由校方自己决定。目前的状况是什么专业最热,就招什么专业的学生。学生及家长通常只根据当时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构来决定所选择的专业。而一旦决定,便是3—4年不易改变,可3至4年后市场是否能完全吸纳,都是未知数。从而导致了就业市场匹配与实际需求的偏离,产生了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的供需矛盾。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逐步缓解就业压力。
二、通过教育改革、强化自主创业意识等促进大学生就业
1.在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诸多因素中,高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乃至人才培养模式上缺乏市场意识是重要的原因之一endprint
随着毕业生就业进一步推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的毕业生就业机制已初步形成,以培养人才为目的的高校如不能顺应市场的需求,必将无立足之地。高校作为独立的办学实体,人才是自己的产品,只有“适销对路”,学校才能生存和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结构将面临重大调整,因此,必然导致不同行业对人才需求此消彼长的新变化。高校要根据整个经济环境大背景,积极研究预测未来人才的需求状况,调整专业结构,确定招生专业和规模。增强专业内部知识的更新速度,在课程设置上,增强实践教学和生产实践的结合,有组织有目标的改革教学环节,真正实现“学中做、做中学”,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用以弥补大学毕业生缺少经验,实践能力差的缺陷。改革完善教学评价,包括学生成绩评价和教师教学评价,逐步建立由偏重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转向注重能力的评价机制,鼓励毕业生从被动就业转向积极创业。另外,随着社会的变化,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以及职业流动性的增加,高校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学、教材改革,保证课程和教学安排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应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使毕业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2.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提升择业能力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工作已不是一项临时性、阶段性、局部性的工作,而是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因此一定要建立有学校领导统筹,职能部门牵头,院系班层层落实的就业工作运行机制。在就业指导方面重点做好四件事:一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发展的就业观。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普及化教育,这不仅仅是一种教育形式的更换,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观念的变化,大学生必须要改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传统观念,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动态就业观。二是运用新媒体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充分利用网络和微信平台,实现毕业生就业管理与服务的自动化,建立就业信息库,提高信息的规范性和准确度,让更多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掌握对方的供需信息。三是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通过开展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职业适应性测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使大学生的就业过程更具针对性,可以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四是加强学生面试技巧指导,由于大学生社会阅历浅,在就业供需见面过程中难免拘谨,从而错失良机。面试技巧指导包括求职简历制作、面试技巧培训,着装礼仪示范等,以提升学生择业能力,提高就业成功率。
3.加强学生创业能力教育,积极鼓励并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激活学生就业潜力
创业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提出的新的理念,大会通过的《世界宣言》和《行动框架》强调:“毕业生将愈来愈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总共有八次提到“创业”和“创业精神”。大学毕业生从就业走向创业,一要学生个体在思想观念上做出调整、改变保守和依赖思想,树立创新和创业精神。大学生需要树立自救意识和使命意识,通过创业来推广中国的就业扩展,大学生应从培养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长期效应着想,而政府也应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降低创业门槛、创业成本和创业风险等,真正让大学生创业精神得到落实。2015年4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促进就业鼓励创业,以稳就业惠民生助发展;会议认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富民之道、强国之举,有利于产业、企业、分配等多方面结构优化。面对今年就业压力加大的形势,必须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创业和就业结合起来,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具体举措有:将小额担保贷款调整为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由10万元或不足10万元统一调为10万元,个人贷款比基础利率上浮3%以内的部分由财政贴息并简化手续。将企业吸纳就业税收优惠的人员范围由失业一年以上调整为失业半年以上,把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创办个体工商户的税收减免政策扩展到个人独资企业。
4.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用人观
作为就业大军吸纳的主体——企业,应该转变用人观念,看到大学生对企业长期发展的潜在贡献率和长久竞争力,建起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一个人的才能是不能靠出身来衡量的,名牌大学、重点大学出来的大学生,有时候并不比一般大学出来的大学生能力强。生源地、性别、年龄都不应该成为企业用来决定用才与否的硬性标准,也缺乏法律支撑。21世纪的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在知识经济社会里,创造财富的力量已不完全在于机器、设备和原料而在于一种更为有效的因素,知识的价值更为有效地更直接地体现出来。用人单位如果忽视了这一点,不尊重科学、不尊重人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将遭遇瓶颈。积极接受大学毕业生,去掉种种偏见,给他们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更有利于单位工作和事业的发展。因此,有远见的单位应抓住当前有利的时机,积极吸纳大学毕业生,促进本单位人才升级和知识升级,从而增强本单位发展的后劲。
总之,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为此,全面并长期应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采用社会多元治理模式。我们应通过优化教育环境、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增强大学生自身能力等措施来共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正东 胡桂贤“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分析与对策” 〔J〕.《东方企业文化·策略》2010.7.
[2]戴树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
[3]许艳“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J〕.《现代教育管理》2013.6.
[4]钟丽萍 李舒怡 卓献荣“大学生就业难自身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
作者简介:王瑾 (1964-), 女,籍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现任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经营管理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经济师,研究方向:审计、财税、思政等。endprint